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206章 官四代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206章 官四代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7:39 来源:笔趣阁

这日,百思不得其解的铁纲靖私下拉来尉迟恭喝酒,酒过三巡后问道:“久闻尉迟将军忠肝义胆,今日才有机会相聚,在下实感荣幸。”

尉迟恭道:“刘参谋过谦了,我一直想找机会感谢您在秦王面前的力保、力荐之情。”

刘树义虽死,但铁纲靖永远活在刘树义这个名字的阴影之下。除了李世民和李玄霸知道铁纲靖的真实面目,其他人都不知道,一律当他是刘树义。

不过铁纲靖早已看开,并不在意,名字而已,就是一个符号,顶在谁的头上都行,说他是刘树义就是刘树义,说他是铁纲靖就是铁纲靖,重要的是他还好好活着,享用着这具归他独有的身体。

铁纲靖道:“尉迟将军客气了,不过我有个疑问,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刘参谋有话但说无妨。”

铁纲靖这才道:“宋金刚军虽然败了,但得以身免,而且刘武周大军还占据并州,在这样的情形,尉迟将军为何如此轻易归附我朝?”

尉迟恭道:“介休已成一座孤城,而且宋金刚连吃败仗,断不会回来救援,刘武周所依靠的是宋金刚,如今宋金刚败走,预计刘武周也不敢据守并州。在这种情形下,选择归附唐朝,不仅将士百姓免遭伤亡,也是明智之举。”

这话听得是实话又不是实话,铁纲靖不甘心,又问道:“前些日子圣上亲临蒲州慰劳,多亏将军放回刘世让,使其得以及时告知圣上关于独孤怀恩的叛逆之谋,可说为我朝立了大功,想来将军早有亲近我朝之心。”

“知我者刘参谋也!”尉迟敬德毕竟是武将,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一口喝干手中的酒,爽快道:“当初天下群雄并起,我误投刘武周,其为人令我颇为反感。我本想投李唐,便向最近的太原打听了一下李唐的情况,结果听闻齐王李元吉践踏百姓庄稼,公开掠夺百姓财物,大路上随意放箭射人,穷凶极恶、残暴的程度远远超过刘武周。”

铁纲靖接过话头,道:“因此你对我朝颇为失望,断了投唐的心。”

看来电视剧上尉迟敬德第一次投唐被拒不算是空穴来风,还是有一点影子事实依据的。

“没错,投唐为李元吉这种人打仗,我可不愿意。”

“那什么时候又起了投唐的心?”

“是在见到秦王殿下后。”尉迟恭感叹道:“我驰骋沙场多年,在刘武周军中时,跟李唐对战是所向披靡,未曾输过,却在秦王殿下手下连吃败仗,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用兵如神的能力,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当然,我也知道背后少不了刘参谋出谋划策。”

最后还不忘补一句夸夸铁纲靖。

这不是NBA里面典型的“打不过对方就加入对方”的作风吗?

铁纲靖认为尉迟恭是一条汉子,不应该是这种作风,便又问道:“仅此一个原因吗?”

尉迟敬德笑了笑,道:“刘老弟,我算是服你了。我真正投唐的原因,是被秦王殿下的仁德和威望所折服。”

原来当秦王驻扎在柏壁时,周边郡县均已被劫掠多次,唐军无处筹集粮草,陷入粮荒。但他仅仅通过发布命令和慰谕百姓,各郡县纷纷送粮草来,周边百姓听闻秦王率兵平乱,皆欢欣鼓舞,无论远近竞相归附,自愿献出家中备粮,补给军需。

而尉迟敬德审时度势,发现天下群雄无一人能有李世民的号召力。

铁纲靖问:“连王世充、窦建德之流也不行?”他熟读电视剧,清楚这两股势力是李唐横扫天下最顽固的势力。

尉迟恭道:“王世充任人唯亲,刚愎自用,爱猜忌,成不了大事;至于窦建德,仁义有余,大气不足,也难成大事。”

铁纲靖点点头,没想到尉迟恭对天下形势看得如此透彻,对他的打铁匠身世越发怀疑了,问道:“将军眼界如此高明,想来也是名门世家。”

尉迟恭道:“虽比不上豪门望族,但从曾祖开始,到我父亲,均是朝中重臣。”

铁纲靖听后咋舌不已,这要算起来,尉迟恭是官四代了,小说中编的打铁匠又是骗人的,用来激励他这等底层百姓的。

他后来找人一打听,才知道尉迟恭曾祖是北魏中郎将,授渔阳郡开国公;爷爷是北齐金紫光禄大夫,到北周时为济州刺史;父亲是隋朝的仪同三司。作为官四代的尉迟恭也如此见识也就不足为奇了。

却说刘武周听闻宋金刚惨败,甚是害怕。他没想到对唐军所向披靡的宋金刚在李世民面前好无还手之力,心想李世民紧接着必然是来攻并州,吓得他连并州也不敢守了,打开城门,领着大军逃奔塞外,投靠突厥去了。

收下介休城后,李世民领军直奔并州,见城门大开,入城后,不杀一人,安排人接管,并州城一切如常。

转而进军晋阳,刘武周留下的守将见刘武周已逃,也没有人敢拒守,一起举城投降。

此前被抓的唐俭等人,被囚禁在晋阳,直到此时才得以释放。

只有李孝基当日因逃跑被刘武周所杀,曝尸荒野,由李世民收尸敛葬。

随着刘武周逃奔塞外,原来刘武周所占据的郡县一一被李世民分兵收服,李唐不仅把原来丢失的太原、河东等地收回,还有离石、娄烦等州也悉数纳入李唐领土之下。

而兵败的宋金刚收拾残兵败将后,不甘心的他原本还想与唐军再决战一次,但是手下部众没有一人跟随。无奈之下,听闻刘武周已投奔突厥,他便率领百余轻骑去塞外投奔突厥,后又不满突厥安排,逃向上古,被突厥派兵追杀,腰斩而死。

刘武周在塞外也耐不住寂寞,在突厥处住了几个月,谋划逃归马邑,偏又被突厥获知消息,便也将他杀死。

死前,刘武周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早在他计划南侵太原之时,其手下谋臣苑君璋就劝道,唐以一州的兵力,直捣关中,所向披靡,此乃天命,非人力所能与唐争的。太原多险阻,入侵太原,等于是悬军深入,后方无法援应,一旦失败,必会前功尽弃。不如北连突厥,南连唐朝,南面称孤,最为上策。

可惜刘武周不听,走上了不归路,最终败走突厥,最后为突厥所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