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72章 李逵到此一游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72章 李逵到此一游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3:53:15 来源:笔趣阁

航行在运河,坐在船上的李逵一直嘟嘟囔囔,道:“要不是你拉着,我非教训教训姓单的那个小子。”

铁纲靖道:“得了,单雄信也不是吃素的,人称‘飞将军’,在当世罕有敌手,你跟他谁教训谁还一定。”

“哼,我两板斧就把他大卸八块。”

“铁牛兄弟,别见人就要打要杀,瓦岗寨的人以后是自己兄弟。你在梁山的时候,总不能看谁不顺眼就砍谁吧?”

李逵道:“那哪能啊,都是兄弟,况且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这就是了,你都是四十岁的人了,要给年轻人树立榜样。”

到了雍丘,苏老汉找了一处码头,让乌骓马上到船上。

据苏老汉所说,过了雍丘,后面的水路就平静安全许多,不会有什么危险。

通济渠是杨广三下江都的御河,运河深而宽,可以行走巨型龙船,航行非常顺畅。

经过三天的晓行夜宿,到达了洪泽湖。

正逢蟹肥膏黄的金秋时节,苏老汉作为老渔夫,当然不会错过湖中美味,非常熟练捕捞了一网大闸蟹,把半斤左右大小的留下,其余的放生。

都是原生态的大闸蟹,没有掺一点假,绝对不会比后世吹嘘的阳澄湖大闸蟹差。

铁纲靖小时候是抓河蟹高手,村边小河的河蟹经常遭他毒手。他吃过不少河蟹,但是大闸蟹是第一次,而且是如此大只的大闸蟹。

刘树义到底是世家子弟,吃多见多,但也是第一次在原产地见到如此多的大闸蟹,非常兴奋,叫道:“吃大闸蟹,岂能少得了花雕酒?我上岸买酒去。”

苏老汉指点了酒家所在,刘树义带上李逵,跳上岸,好不容易找到一处酒家,要了四坛花雕酒,打包了几个菜,还有一些佐料,兴致跑回船上。

苏老汉也已完成了清蒸大闸蟹,肉香四溢。李逵最是嘴馋,率先剥开一只大闸蟹,自顾自吃起来。

众人围坐一起,喝着甘香醇厚的花雕酒,吃着肥嫩鲜美的蟹肉,以及回味无穷的蟹黄蟹膏,你争我抢,丝毫不讲客气。

远处的夕阳祥和地照在广阔的湖面上,光波粼粼。洪泽湖微波轻荡,轻轻摇晃着船只,仿佛在唱着一首摇篮曲。

铁纲靖等人享受着大闸蟹的美味,笑声荡漾,融入到洪泽湖的夕阳美景中。

洪泽湖离山阳很近,睡过一晚后,船只航行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山阳。铁纲靖让苏老汉等他们回来,计划等李逵的心事一了,再坐他们的船上瓦岗。

李逵上了岸买了一匹马,然后在城内逮着人就问“蓼儿洼在哪?”但是城中的百姓都摇头表示没有听说过。若不是铁纲靖拦住,李逵这暴脾气就要打人,吓得周围的人都躲得远远的。

铁纲靖拉住李逵,道:“铁牛兄弟,不要着急。你想一想,蓼儿洼是五百年后的地名,现在隋朝的人没听过很正常。你之前问楚州在哪,不也没有人知道吗?是我看地图,才确认楚州城在山阳。”

李逵道:“那怎么办?到了这里又没有详细地图。”

铁纲靖道:“你不是说蓼儿洼在楚州南么?我们出城,去找找看。”

李逵没办法,只能跟着铁纲靖出了山阳城南门,用最笨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到城外进行实地考察。

城外山清水秀,但是没有人烟,两人纵马驰骋了一阵,也没有找到地。

铁纲靖问道:“铁牛兄弟,你当初去楚州看你的公明哥哥时,有没有到蓼儿洼看过?”

“没有。当时公明哥哥告诉我喝了毒酒,第二天我就回润州等死了。公明哥哥只说蓼儿洼与梁山泊的风景无异,但我在这里没有看到。”李逵四处张望,寻找梁山泊的影子。

“那就慢慢找,不急。”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只能信马由缰,马到哪算哪。只有李逵一脸焦躁地查看四周环境,寻找梁山泊的影子。

寻找了大半天,天色将黑,铁纲靖催促李逵回山阳城住宿,但是李逵抓狂了,不同意,一直在找寻蓼儿洼,直到天黑。

没办法,两人只能沿着一条河流,找到一个村庄,找了户人家借宿。

这里没有山贼侵扰,民风淳朴,村庄多数人姓刘,叫做刘湾村。两人借宿的人家是三代同堂,对他们非常和气。

李逵是着魔了,还没等人家安顿好,抓着刘老汉的手就问道:“刘大爷,附近可有一个叫蓼儿洼的地方?”

刘老汉略作思考,道:“没有,没听说这个地方。”

李逵一脸悲痛,一拳捶在就近的桌子上,道:“怎么就没有人听过蓼儿洼?”

好在农家的桌子颇为结实,经受住了李逵这一拳,没有散架。

铁纲靖解释:“刘大爷,你不要见怪,我这位兄弟的一个哥哥说在蓼儿洼等他。他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有些着急。”

刘老汉很理解李逵的情绪,道:“不怪不怪。”

李逵的问法,只怕问遍整个隋朝的人也是徒劳无功,铁纲靖变换方式问:“刘大爷,你可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中间一处高山,四面被水环绕。”

在铁纲靖简单的大脑中,梁山泊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幅简单图画。

刘老汉笑道:“你说这个,我还真见过有一处地方跟你说的差不多。”

李逵听后,大喜,瞪大眼睛问:“刘大爷,你说的这个地方在哪里?”

刘老汉道:“就在刘湾村西面数里外。”

“多谢大爷指点。”李逵抓着铁纲靖的手,道:“老铁兄弟,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铁纲靖很无奈,道:“铁牛兄弟,我理解你的心情,但现在是晚上,黑灯瞎火的,你没办法印证。”

刘老汉也劝道:“是啊,而且那里地形复杂,河沟又多,一不小心会掉河沟里去,明天我让儿子带你们去看就是了。”

“多谢刘大爷!”铁纲靖道。

当晚,两人借宿在刘老汉家,李逵是一整个晚上没有睡,辗转反侧,就没老实过,闹腾得很,害得铁纲靖一晚上迷迷糊糊,没有睡沉过。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李逵就在前院喊:“刘大哥,快起床!”

刘家大哥被李逵这急性子搞得哭笑不得,又拗不过,只能带着他和铁纲靖去刘老汉说的地方。

走了数里地,果然见到一个好去处,四面都是水港,中间有高山一座。其山秀丽,松柏森然,一看就是风水宝地。

再细看高山,山峰环绕,龙虎踞盘,曲折峰峦,陂阶台砌。四围港汊,前后湖荡,俨然是梁山泊水浒寨一般。

李逵大喜道:“一定是这里了,跟梁山泊几乎一样,公明哥哥说得一点没错,真有这样一处宝地。”

然后死皮赖脸央求刘家大哥给他找了一个木筏,带上铁纲靖就划到高山脚下。

下了木筏,就一路狂奔,还一边高喊:“公明哥哥!公明哥哥……”

乌骓马没跟着过来,铁纲靖哪里跟上,跑了一段路后,就放弃了,任由李逵自己去跑。他则是散步在山间,跟个游人一样,欣赏起风景来了。

作为现代人的他,到隋末的任何一个地方,都等于是名胜古迹,以这样一种心态游玩,觉得自己省下了一大笔门票费,占了大便宜。而且这里的名胜古迹都是原汁原味,比起现代翻新的好多了。

李逵找了大半天,一座坟茔也没有看见,更别说是宋江、吴用等人的坟墓了。铁纲靖劝他回去,但他不死心,一直找到天黑看不见才罢休。

又过了一晚,他再次拉着铁纲靖撑着木筏到这里找了一天,毫无线索后,总算放弃了。

他赌气道:“我要在这里等公明哥哥。”

铁纲靖一听,头都大了,道:“你的公明哥哥要五百年后才会死,你就是等成了望兄石也等不到。”

李逵不管,道:“那我也要等。”

“铁牛铁牛,脾气倔如牛。”铁纲靖拿李逵没办法,皱着眉头走来走去,良久才道:“铁牛兄弟,你难道忘了,只要我陪你到蓼儿洼,你以后都听我的。如今,你这样做就是背信弃义,玷污了梁山好汉的威名。”

“我……”李逵哑口无言。

铁纲靖心疼道:“铁牛兄弟,不用担心,我们在这里立一块石碑,刻上‘黑旋风李逵到此一游’,你的公明哥哥看到,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妙,这个办法不错。”李逵大喜,抡着两个板斧左砍右削,很快在一处山石上砍出了光滑的面。

他不识字,刻字的事情只能交给铁纲靖。

刻刀和小铁锤是刘家大哥提供的,正当铁纲靖要刻字时,李逵脑瓜子一闪,道:“还是不行,我要是离开蓼儿洼,公明哥哥去哪里找我呢?”

“放心吧,我会告诉你的公明哥哥去哪找你。”铁纲靖让李逵去旁边安静待着。

手工刻字是真的慢,刻了一个多时辰,铁纲靖才算完工。

李逵急忙问道:“老铁兄弟,上面刻的是什么?”

铁纲靖道:“我念给你听,石碑上刻的是‘黑旋风李逵前往蓼儿洼寻公明哥哥不见,转投入李世民麾下,随其建功立业。公明哥哥若见此碑,可前往李世民大营中寻铁牛’。”

为了照顾李逵面子,他终究没有刻上“黑旋风李逵到此一游”的字眼。等过个一千多年,这里多半可能成为名胜古迹,若是游客看到“黑旋风李逵到此一游”的字眼,顿时觉得大煞风景,那他可就成为此名胜古迹的罪人了。

而且,他已经把李逵当兄弟,当然要顾及李逵的名誉,若因此让李逵遗臭万年,那他可就罪过了。

对于铁纲靖刻的字,李逵不解,道:“我们不是去瓦岗寨吗?怎么变成投入李世民麾下了?”

铁纲靖解释:“哎,李世民才是天命之子,瓦岗寨成不了事,最终的天下归属是大唐,那我们的归属当然也是大唐。”

李逵这才心满意足,道:“这下不用担心公明哥哥找不到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