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零六章 定政之宪章

节度江山 第一百零六章 定政之宪章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家在京城的营州军营监百里桐,也在年节之时赶回了京城。

自当年跟随都帅出征辽东,百里桐便转署于新扩编的营州军,累官至提尉营监。只是因为路途遥远,六年来他只回京探看过一次。这一回,是协防山东的营州军第二师,预备要返回辽东,百里桐遂向巡检和旅监告假,趁此良机返京探看父母和妹妹。

第二师驻屯于青州、临淄等处地方,帮着本处百姓做了不少事情。他们撤离之时,士绅乡民皆来相送,百里桐与同袍们一道,与大家依依惜别,然后各自返回。

他离开队伍,转向西面,经济南进入河北境,真个是归心似箭,一路行色匆匆,当他自崇文门进入燕京城,已经是申初之时。眼见天色将暮,百里桐便叫了一辆人力车,赶往教忠坊而去。

燕京城内的街道,俱已从青石板路改造为水泥马路。饶是如此,人力车的铁皮木轮还是发出了不小的声响。车夫穿着摞满补丁的粗布衣衫,拉车不紧不慢,与百里桐闲话说道:“小的听旁人读报,说是官府预备新造甚么三轮车,跑起来要轻松许多,只是不知道是如何模样,想必与马车相似罢?”

“这个么,某也不大清楚。”百里桐贪看道路两旁楼房,和次第被人点亮的煤气路灯,心不在焉答道,“军营里使用的,要么是马,要么便是四轮马车。”

“这等说来,军爷想必还不知道如今京城有了铁路?”

“不知道。”百里桐嘴里敷衍着,眼神惊奇地瞧着一幢正在兴建的五层楼房。

终于到了教忠坊的家门口,百里桐付了车资匆匆上前敲门,虚掩的门却一下就被他推开了。

庭院之中,一个年级比百里桐稍大些的陌生年轻男子,正要过来开门,这人穿着七品文官的青袍,有些愕然地瞧着他。

百里桐也愕然瞅着这人:“此处,可是换了主人了么?”

“是哥哥回来了。”百里樱从屋子里跑了出来,穿一件银红色缎面冬衣,神色十分惊喜,“这回可好,咱们一家人都聚齐啦。”

百里桐瞧见妹妹,这才长松了口气。那个男子连忙躬身作揖道:“原来是内兄回来了,在下祝琅,见过兄长。”

百里青云的身子依旧不大好,但是还能下床走动半个时辰,儿子突然回来,也令他十分高兴。说起这些年的生活,他也觉得满意:“老夫也就这样了,只要能自己进食,走动,便不算是拖累你们两个。樱儿在纺织公司,做得也很好,屡得夸赞。你寄回来的俸钱,为父都教你娘亲收着了,往后便是你要娶亲,咱们也算是有些家底。”

百里桐搀扶着父亲,心下歉疚:“孩儿军职在身,不能回京侍奉双亲,教父母劳累,这都是儿子的过失。”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百里青云摆手道,“你如今也是朝廷的人,为父岂能误了你的前程。便是你这位妹夫,常年奔波于大河之旁,老夫也只嘱咐樱儿,务要体谅他的不易。”

望着祝琅跟在妹妹身旁忙碌的模样,百里桐总觉得有些怪异,但他没有说出来,只是问道:“听妹妹说,这位乃是河东人氏?”

祝琅过来殷勤说道:“酒菜已经备好,请爹爹、内兄过来入席罢。”

百里青云正色告诉儿子:“祝公子可是朝廷之中挂了名的议政卿,非是一般人物。”

百里桐大吃一惊:“议政卿么,这个的确极是难得。”

“不敢当,在下不过叨陪末座,附之骥尾而已。”祝琅神色依然谦恭。

元宵节过后,议政集议如期举行。霍启明受郭继恩委派,向众位议政卿、各报纸访事宣读了一份《国之宪章》:“国之主权者,归于亿万之民。民者无分胡汉,皆当平等以待之…”

每一位议政卿手中,都被分发了一份小册子,里面印着宪章全文。有的人不明所以,有的人却神色肃然。

智识深远之士,已经察觉到,这份粗糙的文稿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尤其是,霍启明在宣读之后,正色吩咐前来旁听采写的访事们,务必一字不漏地刊载于所有报纸之上。

他环视会堂,加重语气说道:“诸位若是无有异议,宪章便为国家根本之法,就此议定。”

执笔中书令周思忠详述了官府去岁所推行的各项大政,以及赋税度支情形。参与集议的祝琅与许多人一样,都注目督政大人,他与杨龄、朱斌荣两位仆射坐在一处旁听,低声议论,打着手势比划,三人神色都很是专注。

纺织公司总办王鲁宗这回没有前来,被副总办秦东虎所取代,祝琅心下奇怪,便悄悄问道:“可是贵处去岁换了议政卿之人选?”

秦东虎摇头叹气:“非也,其实是因为师父他在年节之时,与家人用饭之际突然病倒,不能理事,只好报与工部,由在下替之也。”

祝琅闻言,不觉愕然,回过神之后忙道:“王总办如今是在医院,还是在宅中安养?在下当前往探视才是。”

“他如今还在医院病榻躺着,”秦东虎想了想,又仔细嘱咐道,“总之,酒虽佳物,万勿过量,谨记。”

祝琅默然点头,心情很是沉重。

集议之中,被大家议论得最为热烈的,便是铁路和轮船等事。来自山东道的议政卿聂霈、江南东道的荣肃全等人,都吵着要在本处地方修建铁路,哪怕资金自筹,也要促成此事。

第一天的集议结束之时,郭继恩、霍启明两人一道步出议政院,郭继恩低声说道:“到今年这景象,才多少有些共商国是的意思了。”

霍启明尚未答话,却撇见了并未跟随众人离去,而是候在一旁的都里城刺史拉巴迪亚,便诧异问道:“你何时回京的,为何也不先见拜见贫道和郭元帅?”

“在下是乘坐蒸汽船,从海津登岸。”拉巴迪亚瞅着郭继恩说道,“元帅,宪章很好,可是在下还是那句话,当年的罗马,先有元老院与执政官,然而后来,终究还是有了皇帝,有了暴君。”

“此事非汝所知,”郭继恩沉下脸来,“除了这个,你就没有别的可说了吗?”

“有,下官提议,将蒸汽机、轮船等物,货卖与新卢、东倭等藩国。”

郭、霍二人皆皱起眉头,沉默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