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绝底深渊 > 第一百二十四章 账本无错

绝底深渊 第一百二十四章 账本无错

作者:公仪雪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19:31:51 来源:笔趣阁

史可求又看了两遍账本,心里依然还是不相信:

“每个县的土地数量,每一年的赋税收入工工整整,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并不怪他一定要扣毛病,他如此这般仔细,主要还是听到姚岩和他说的这次的账目审查,很有可能与自己的仕途有关。

而且这也是薛大人安排的第一份任务,他打心眼里面非常重视,起初他就是抱着找毛病的想法一页一页审查的,但现在得出这个结果真的出乎人的意料——

账目清晰,赋税明了,如果谣言说的准确,这个结果可能并不是薛大人想要的,但也没有办法,事宜至此,只能如实禀报。

姚岩接过账本,发现上面的记录确实是用了心:

每页的目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比如苍河县作为下等县,要么交五百两银子,要么交五百石粮食(一石200斤),现在的老百姓根本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能交上,大多数县城都是用银子来抵粮税的,如果按银子来计算——

一个苍河县有1000人左右,缴纳500两银子,便是每人每年十文钱,这个并不算太高,实在没钱的村子可以打猎砍柴去集市上换,一个村儿紧巴巴的也能凑上。

但是粮食却不是每一个村子都能种的,像石寨村方圆二三里,能种庄稼的田地少的可怜,便不可能交的出粮食。

三级县城中,中等县上等县的征收标准各不相同。下等县可以在税银和粮食中选择其一,但中等和上等县却是钱粮都要,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级别的县城,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不像下等县土地贫瘠,资源匮乏。

中等县除了每年上交400两碎银之外,还要交400石粮食,这是朝廷的要求。

如果县城都交了银子,反而没了粮食,前线士兵打仗就要饿肚子,要想让朝廷拿了银子再去集市上换成粮食,就太耽误事儿了,万一贻误战机,后勤跟不上,谁也担待不起。

上等县上缴500两银和500石袋粮食,每年年末上交府道衙门。

姚岩看了看府道下辖的13个县城,其中5个是中等县,其余8个都是下等县。

上等县竟然一个都没有!

姚岩刚开始并没有细看,现在一盘算:

府道衙门这一年共收税银6000两,粮食2000石,真是少的可以!

苍凉府处于北元帝国西南,本来就山地居多,良田更是屈指可数。

其实这个账册审查起来非常简单,但为何史可求三天才盘算出来结果,并不是因为账本繁杂琐碎,很大原因是因为他太认真了,每一页都有看上好几遍,确定没有毛病才放心。

谣言也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只好安慰老师说:

“和薛大人如实禀报吧!看大人怎么说?”

史可求无奈的叹了口气:

“也只能如此了。”

看老师如此沮丧,姚岩安慰道:

“老师不要灰心。一切都是咱们的猜测,可能是大人只是想看看老师做事儿的态度呢?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了。”

“呵呵。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愿如此吧。”

整理完之后史可求便去了后院儿,薛大人是坐堂时间不便打扰,薛管家正在整理书房,他便把这次查询的结果报于薛老。

老管家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把账本放到了书桌上,等待薛大人回来再定夺。

申时末(下午五点),薛仁一脸疲倦的从前堂回到后院。

薛老早就起好了茶,由于账本竹册摊开放在书桌前,所以薛仁一眼便看到了,他指了指说道:

“史大人已经审核完了吗?”

薛老点点头。

“结果如何?”

“和预想一样,一文钱都不少。”薛老回答道。

“哈哈!果然是一群老狐狸,不过我原本就没有打算依靠审核账本就能打倒他们。”

“原来少爷心中早就已经谋划好了,老奴瞎操心了。”

薛仁站起身把账册放回书架,拍了拍桌子说道:

“我是把账本给到他的第二天才想到的,要是我做府官这么多年一直大权在握,轻易掌握一府13县的所有税收,我也一定会小心翼翼,毕竟账本就是最直接的证明,所以这里面的东西是不会出错的。”

“那可怎么办?少爷可有更好的办法能办到他们吗?”薛老上前一步,轻声问道。

“唉,只能另辟蹊径了。”

薛管家听完沉默不语,但也没有更好的主意能帮到自家少爷,他起初并没有想到,现在想想:

再傻的人都知道账本儿这东西是要公示出来的,有些时候朝廷派来官员巡查地方官,首当其冲第一个要看的便是它,所以根本没有查看的必要。

周围寂静以后,薛仁又拿出账目看了看,苍梁府贫瘠之地,有些部分县城里面的村庄连一口粮食都吃不到,像姚岩所在的石寨村便是如此艰苦,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每天到林子里抓捕猎物换生活所需,还好整个府道山林密布,不至于把人饿死。

府衙门外强林高耸,青石铺路,整个是一片虚假繁荣,富则更富,穷者愈穷,这样下去帝国迟早变成一个贫弱的内陆小国,任他国欺凌!

薛仁看着账本,联想到帝国每年的赋税收入:

按帝国13个府道,每个辅导在有10到15个县城,这样结合每一个县城赋税收入大概盘算出一个结果:

每年朝廷大概可得碎银十几万了,粮食10万担,当然,这并不能满足边境每天打仗所消耗的供应,所以朝廷一般还会用盐铁铜和商税中技术一部分用于战事,剩余一部分别用于朝廷日常开支和赈灾,万一赶上战事不断,便需要把朝廷开支缩减,供前方战事所需。

这样一来皇帝要想修庙堂就需要额外想办法,不能动国库里的储备。

他在帝国南方所想不到的是,他现在时时刻刻所忧心的帝国税收情况,也正是京都衙门工部主事所面临的困境。

他也万万想不到,明天朝廷班朝,一个影响帝国几十年的敛财手段正式浮出水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