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三国有些乱 > 第一百七十一章,中山风云(十九)

那怕副亲卫长拍着胸口说没事,徐晃还是安排随军军医为众检查了一遍。军医检查后得出的结果是一众亲卫皆无大碍,稍作休歇即可,也无任何后遗症。

让一众亲卫无奈的是,刚刚明明已觉得修为瓶颈有所松动,战斗中也发挥出了更高层次的战斗力。可是现在感觉并没有什么不同,似乎刚才只是一场梦,并没有留下什么。

军医不能为他们释疑解惑,身为主将的徐晃对此也无能为力,一切还得靠他们自己去领悟和体会。一个军团或一支军队就是在不断的战斗中成长成熟,从来没有一躇而蹴的捷径可走。

徐晃交待好东门的城防,又来到了南门巡视一遍,最后才来到北门。北门虽然说近期没有发生战斗,但是北门附近就集中了二万余袁军的俘虏。

“公明将军,今天袁军为何如此早就收兵?”一直驻守北门及看守北门俘兵营的樊刚,很是不解地问过来的徐晃。

“今天袁军使用了投石机,虽然杀伤力不足,但是也给我军守城造成了一些麻烦。好在将士们用命,才让袁军无功而返。”徐晃将东门的战事简单说了下。

“好险!”樊刚咋舌地说:“还别说,之前东南两门战况正烈时,袁军俘兵就有些不冷静的表现,好在袁军被我军击退,俘兵营也安静了下来。”

卢奴城内二万余袁军俘兵,在两军交战期间,就是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一旦爆炸,卢奴城必定陷落,徐晃在中山郡的所有努力都化为乌有,甚至徐晃本人都为会之陪葬。

徐晃知道,樊刚也知道,连城外的沮授也将其计算在内。这也是徐晃让樊刚主守俘兵营兼策应北门的原因。更是徐晃不顾身体状况欠佳,刚指挥一战防卫战,也过北门来看看的原因。

“这真是麻烦!”徐晃浓眉紧锁,无比纠结地说:“放又不能放,用又不敢用,如之奈何?”

别人不知道,徐晃自己心中清楚得很。袁军数日强攻以来,卢奴城里的情况一点也不乐观。首先是兵力伤亡近二万余,守城兵力已不足三万。其次是城里粮草物资日益紧缺,尤其是守城用的材料,都快要折民房应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袁军这二万余俘虏稍有异动,局面就无法收拾。任徐晃有通天之能,也只有败亡一途。

“公明兄身体如何?”樊刚亦愁眉不展,叹了口气说:“我们还能坚持多久?城里的情况我也心中有数,虽说袁军还没攻破城池,但也旦夕可破!”

樊刚虽非守城主将,却也对城内情况及当前局势了如指掌。若非徐晃一直淡定从容,樊刚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下去。

“我身体恢复得还行!”徐晃扬了扬浓眉说:“坚持就是胜利!我们难,袁军也不好受。就算卢奴城不保,我也要让袁军崩掉几颗门牙。”

徐晃的身体素质好得很,药粉也功效神奇,几天下来,徐晃已恢复得七七八八。最重要的徐晃心志坚定,些许伤痛已不影响徐晃现在就可以抡斧砍人。至于说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都不在徐晃考虑之中。

万一袁军此刻攻上城头,徐晃绝对会持斧而上,这毫无疑问。徐晃现在要做的,能做的,也只有坚持再坚持,能守城多久算多久。

樊刚看了眼态度坚决的徐晃,一些劝说的话语再度咽了回去,点着头笑了笑说:“坚持就是胜利!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这句话是徐晃曾对樊刚说过的,樊刚这时候说出来,不外表示愿意与徐晃一道并肩作战,战斗至一息尚存就不放弃!

“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徐晃亦笑了笑说:“我也坚信我军的援兵会及时赶到,定能将袁军打个落花流水。”

……

之后的数天,沮授和高览每天都进行了高强度,长时间的攻城。每天双方都有不少人倒下,袁军更是数度攻上了东南两门的城头。若非徐晃部顽强,卢奴城几度都差点易主。

又是一天激烈的战斗,直打到日落西山,袁军才收兵罢战。徐晃这才拖着无比沉重的身躯和宣花大斧回到主帐,可来不及坐下,就见副亲卫长慌慌张张闯进帐中。

“慌什么!”徐晃叱喝道:“难道袁军不用进食,又来攻城?”

“将军,这倒没有。”副亲卫长扬了扬手中一块有字迹的信筏说:“请将军过目。”

徐晃接过信筏,快速扫了一遍,心头一沉,闷声地问:“致卢奴城内军民书!这样的书信有多少?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将军离开城头后,袁军从城外四门射进来的。”副亲卫长躬身道:“将军,要不要全部搜集消毁?”

“没用的!”徐晃摆了下手说:“袁军明显是预谋的,我们一旦那样做,只会正中了他们的奸计,就真的无法收场了。”

“将军,那我们怎么办?”副亲卫长有点不知所措地说:“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而不为所动吧?捡到这些书信的人很多。”

这封叫致卢奴城内军民书,是沮授所使的攻心计谋,之前关羽攻打南皮城也用过。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沮授也是将实情写在纸上,如卢奴城是座孤城,如徐晃身受重伤,如打开城门者重重有赏等。

还别说,此计不高明,却十分管用。徐晃就对此计伤透了脑筋,一时之间无以应对。此等攻心之计,识破简单,要破解就千难万难。

“堵不如疏!”徐晃沉吟半响,自言自语地念叨着:“现在要将所有的书信收集销毁是不可能,就算全部销毁,也难掩悠悠众口。”

“将军,怎么堵又怎么疏呢?”副亲卫长不知徐晃是什么意思,急得有点抓耳挠腮。

“没什么,你去将樊大人请过来。”徐晃故作镇定地说:“你们要做的就是加强城防,连晚上也不可懈怠,明白吗?”

“喏!”副亲卫长恭声应诺,小跑而去北门请郡太守樊刚。

“沮授厉害啊!”樊刚很快被徐晃的副亲卫长请了过来,樊刚人还没进帐,就嚷着道:“袁军的俘虏又开始躁动不安起来,真让人头痛!”

“是啊,明知是攻心之计,也无法可破!”徐晃接口道:“所以我急请德怀兄过来,共商对应之策。”

徐晃将樊刚迎进帐内坐下,挥了挥手,副亲卫长带人去城头加强防卫工作去了。徐晃才再次开口道:“德怀兄,实不相瞒,两军对战,明刀明枪,我不惧袁军。可是说到奇谋诡计,我心里真有点犯憷。”

“就如沮授今天所使的攻心之计,我知道是攻心之计,苦于无法破解。”徐晃苦笑着说:“德怀兄可有良策以对?”

“除非我军援兵来了,不然卢奴城沦陷就是近几天的事。”樊刚亦苦笑着说:“就在袁军从城外射进书信不久,不但袁军俘虏躁动不安,而且连城内民众也人心浮动起来。”

攻心之计的是从心理上,精神上分析对方,从而瓦解对方,达到目的的一种心理战术。攻心之计的目的不外是让敌人懈怠,疏于防范,或扰乱敌人军心,常常有事半功倍之奇效。

如沮授这次就是扰乱城内军民的心,以达到卢奴城不攻自破的目的。此计最无解的就是射入城内的书信内容真实无比,让人无法否认和辩驳。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自己说出来和敌人说出来完全是两码事。那怕事实上人人都知道是如何,一旦敌人说出来,总是会让人们人心慌慌。

“堵不如疏,我准备开诚布公跟城内所有人说,让他们自行选择。”徐晃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愿意与我一起战斗的,欢迎,另有打算的,我绝不为难。”

“也好!”樊刚并没有反对地说:“就是袁军俘虏也不妨去谈一谈,最少不能成为包袝,那怕是放虎归山。”

“好!”徐晃点头,两人就具体如何跟城内所有人如何说讨论了一番,很快就联袂出了主帐,聚集城内军民,准备开诚布公地说明当前卢奴城的形势。

“麴将军太见外了!”张郃霍地站起身,不顾荀谌扯着袍角和打着眼色,十分仗义地说:“别说什么押阵的话,我们轮流攻打便是!我也十分不爽徐晃那个家伙。”

“多谢!”麴义拱手为礼道:“明日一早,还请张将军助我一臂之力,好好与徐晃较量一番!来人,将所获野味分一半给张将军。”

张郃承诺了次日助战,也就不客气地将麴义所送的一太堆野味笑纳了。好在已是秋未冬初,天气微凉,这些野味可以留上数天。吃上数天味道也是又鲜又美。

“儁乂将军,你真糊涂呀!”回到自家营帐,荀谌忍不住地对张郃说:“你怎么就这么轻易答应麴将军了呢?”

“友若先生,我等武夫不比你们,除了冲锋陷阵,上阵杀敌,实不能为主公分忧解难。”张郃淡然地说:“麴将军虽然说为人有点狂傲,但是绝无私心。我愿意与他分担风险。”

“哎!”荀谌叹了口气,苦笑道:“既然儁乂将军此战有风险,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胜,无功,败,有过。”张郃摇了摇头说:“麴将军又与沮大人之前有隙,我焉能不知明天一战胜负都不讨好。不过身为将者,岂有避而不战之理!”

荀谌默然之,有心再劝吧,张郃心中清楚得很,不劝吧,荀谌总觉得没尽到一个谋士的本份。矛盾纠结都不足以形容荀谌的心情。

“友若先生,别为难了,我都明白的。”张郃反倒安慰起荀谌道:“我想沮大人不会是个斤斤计较的人,主公从来都是恢宏大气,无论明天一战胜负如何,都应该无妨。再说试探性的攻击是必不可少的!”

“话虽如此!”荀谌忍不住还是说道:“不遵号令,擅自出战的罪名是逃不脱的。攻城战不比两军对阵,折损在所难免。”

“我也知道明天一战不可能攻破卢奴城,肯定我军折损会更大。徐晃乃大将之才,城内亦兵精粮足。”张郃扪儿清地说:“人生之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常有啊!”

张郃都这么说,荀谌还能说什么,只好绞尽脑汁为明天一战谋划一番。然并卵,设计来设计去,除了鼓舞士气,别无他途。

次日,天刚一亮,麴义和张郃并马联袂来到城下,身后是黑压压的一片抬着云梯,扛着盾牌的将士们。袁军摆出一副强攻的态势,让城内开始骚动不安起来。

“徐晃,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打开城门投降,可免全城人的性命。”麴义策马往前,距城一箭远近处大叫:“城内人听着,打开城门者赏千金,负隅顽抗者杀全家诛九族!”

“麴义!”徐晃出现在城头,按剑傲立,手指麴义道:“你何必危言耸听,昔长平一战,数十万赵国大好男儿其结果如何?投降!笑话!”

长平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之间。还有一说是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更有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间。

时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

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20万降兵。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

期间秦国用离间之计,赵国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秦将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也是后来领兵作战常常研究和提及的战役。徐晃之所提及长平之战,就是表明绝不投降之意,也有说自己非纸上谈兵的赵括。

“徐晃,我劝你不要执迷不悟。卢奴城可不是虎牢关,我一声令下,我身后十万将士堆也可以堆平卢奴城!”麴义意气风发地扬手说:“到时可悔之晚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