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三国有些乱 > 第二百一十二章,威逼利诱

我的三国有些乱 第二百一十二章,威逼利诱

作者:木子小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02:35:24 来源:笔趣阁

“先生,就算我有所算计,那张太守也忒不厚道了吧?”刘备没有否认,而是正义凛然地说:“两郡通商利在万民,这才是根本。”

蔡邕还真没猜错,广阳郡通县所发生的一幕确实是刘备有所算计的。从涿郡到通县有关羽严防死守,从渔阳到通县由徐晃全力布控,只有通县这一带是由暗探监视。刘备是只等有人出手,果不其然,徐晃和龚龙就很巧就逮个正着。

“算了,从结果来看是利民,虽然说铜臭味重点,也就不计较你这点花花肠子!”蔡邕扯了扯口角说:“可是你知道广阳郡张太守是何许人么?”

蔡邕可不止一次说刘备这个太守铜臭味十足。太守之职是买的,主政后又大力推行商业,不是铜臭味十足又是什么?刘备也没反对,事实胜于雄辩嘛。

不过蔡邕在涿郡已经很清楚金钱的重要性。更明白万民丰衣足食才是根本。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一切都没有意义。以致蔡邕口里哗哗,却不反对刘备的施政主张。

不反对事小,蔡邕实际上是大力支持刘备的。最多是不爽刘备勾走了他的小棉袄。不过自家小才女愿意上勾,蔡邕也没办法不是。

“先生,这大汉就有能难倒先生的人事。自然还望先生说道说道。”刘备嘻皮笑脸地给蔡邕戴上顶高帽子。

蔡邕一副理所当然的神色坦然而受,饮了口香茶,吃了块点心才不无嘲讽地说:“广阳郡张太守乃十常侍张让的族侄。张太守张阳,字光明,今年应该三十有五。从一介县吏至如今一郡太守,不过五年光阴,官场奇才啊!”

张阳读了不少书,说不上满腹经纶,却有一肚子坏水。凭借族叔十常侍张让之势,用五年时间走完别人用五十年也未必走到的一郡太守之位。平步青云事小,还每到一处必搜刮一处。

治下之民越告,这货升得越快。因为这货会来事呀,搜刮的民脂民膏有一半用于贿赂十常侍。十常侍一句耳边风,可比官声政绩管用得多。

就算张阳有些破事直接被捅到灵帝刘宏案头,灵帝一笑置之。用灵帝的话来说:“不遭人嫉是庸才!如此孝敬的奴才还是留着吧!”

因此张阳更是肆无忌惮,有人不服,这家伙说奉旨而为!人至贱则无敌,张阳也算个中翘楚了。这家伙最狡猾的是,在贪婪的同时,却知道那些人能惹,那些人不能得罪。

这也是张阳能一路滔滔的另一个原因。能搞翻张阳的不屑为之,或者说得不偿失,搞不翻张阳的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弄不好还搭上自己。

“果然是官场奇才!想不佩服都不行呀!”刘备也阴阳怪气地说:“这回一个这么大的把柄在我手中,张太守不会搬出他族叔吧?”

“就看侯爷你是想搬倒他,还是仅仅想打通两郡的商道?”一直郁闷得低头饮茶吃点心的小鬼才郭嘉郭奉孝忍不住开口道:“张太守肯定会先来探侯爷的口风。”

田丰也点头说:“主公最少可以从张太守那儿获得通县的行商权。如果说要把他揪下来,就会恶了阉党,心中是痛快了,却于大局不利。”

“玄德,如今涿郡和渔阳两郡的形势来之不易,你得为两郡几十万民众考虑。”蔡邕想了想说:“虽然很不想承认,十常侍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不过呢,不论你如何做,我都支持你!”

蔡邕说完,所有大佬们都表示刘备放手去做,全都力挺!这让刘备很感动,什么叫志同道合,在坐的都是好同志。

刘备在再三感谢之余,又问郭嘉:“奉孝,依你之见呢?”

“依我之见?”郭嘉滑头地说:“侯爷心中已有定数,又何必问我?如不出我所料,张大人已经在来涿郡的路上。不外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罢了!”

“哈哈!”刘备开心地笑道:“奉孝呀,你倒快点把身体调理好,就算没有战事,去干个县吏什么也行呀!我可忙昏了。”

“你忙?”郭嘉翻着两只白眼说:“田夫子和班头才能说这句话!”

“奉孝!”一直只带耳朵和眼睛的荀彧终于用到了嘴巴:“侯爷是劳心!而且还有颗七巧玲珑心!”

“是,是,侯爷还是天命所归之人!”郭嘉举起双手说:“二将军,制造异象的家伙是什么来路?”

“哦!”关羽被郭嘉的神转移弄得半天也反应不过。应该说仪式过后,所有武将都处于兴奋失常状态,心不在焉什么太正常了。

反正这次临时会议也开得差不多了。一群人就开始打屁聊天起来。关羽愣了一下才说:“是两个仙人,应该很早就在这附近。不过这次动作有点大。”

“二将军说得没错,酒窖里经常丢酒就是他们所为。只是他们没有什么恶意,所以也没管他们。”黄忠点了点头说:“仙人还是人,只不过是远离俗世凡尘的另类修练者。”

“他们该不是因为逍遥醇酿而留于此地吧?”典韦也搔了搔头说:“上次失火,就酒窖,藏书楼,四合院三处连烟也避而飘过。”

“非也!这两个仙人是因为玄德这个人才滞留此地。”郑玄也忍不住加入了聊天行列说:“仙人讲究因果,应该是玄德牵扯着什么大的因果。”

“啧啧啧!天命所归不外如是,连仙人看不清参不透!”郭嘉啧啧称奇地说:“这仙人也快现身了!”

“喂!你们离题了呀!”田丰收回了话题说:“渔阳可还扣押着三十几个拦路抢劫的狂徒,也得给个准信,下个定论,我和公明才好处置啊!”

“关着,严加看管。等我这里谈妥再说。”刘备挥手道:“有人说情什么的,都推给我。”

……

这次临时会议在欢乐中结束,会后就是所有与会之人好吃好喝一顿,然后各自回归岗位。

在众人刚散去,就有情报人员送来情报,广阳郡张太守率百余人已进入涿郡境内。刘备磨刀霍霍,准备痛宰张太守。

“刘侯爷,刘大人!”张太守很快见到了在涿郡郡府忙碌的刘备,开始自报家门:“我是广阳郡的张阳呀!”

“张大人,什么风把张大人吹了过来?”刘备似乎十分惊讶地说:“张大人驾临,未曾远迎,真是我之罪也,请坐请坐,上茶上茶!”

张阳坐定之后,有点左顾右盼地说:“常听人说侯爷乃是天纵奇才,文韬武略不在话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张大人谬赞,些许虚名罢了!”刘备是一点儿也不急,准备陪这货瞎扯:“张大人才是为官有道呀!平步青云圣眷正隆不是。”

“侯爷,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我们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手下有人不懂事,冲撞了侯爷,还请侯爷高抬贵手!”张阳有点扛不住地拱手为礼道:“叔父大人有言,侯爷是个大方之人。”

刘备一听,心里就有点不高兴了。如果说三十几个蒙面人来对付自己,刘备说放过也就放过。但是拦路抢劫治下子民,刘备可不答应。

也许对于张阳之流来说,欺负个商贾这也是事?而对于刘备而言,欺负我治下之子民就是大事,比欺负本人还严重。不给个说法,不惩处下是不可能的。

张阳不以为意事小,把张让抬出来吓人就不对了。最少刘备心中十分不爽。张让怎么啦?明明自个儿做事不厚道,还真准备仗势欺人!

“有人冲撞了我?不应该啊,我怎么不知道?”刘备不高兴,就开始装聋作哑地说:“广阳和涿郡乃友邻之郡,两郡之间也没什么冲突事件发生呀?”

“侯爷,前几天发生通县之事你不会不知道吧?”张阳眯着三角眼说:“可还有三十几个人关在渔阳军营啊!”

刘备看了眼张阳这厮,还别说,这厮除了眼睛小点,倒也一表斯文,尤其是三络山羊胡须,不知底细的人,都以为这厮人畜无害。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侯爷,你什么意思?”张阳被刘备看得心中发慌,不由有点虚地问:“侯爷准备怎么办?能给个话么?”

“怎么?张大人准备为那伙在朗朗乾坤下拦路抢劫的狂徒说情?”刘备声音有点大,还义正严辞地说:“杀,不杀不足以泄民愤!”

“渔阳和涿郡两郡民众都不容易,尤其是渔阳,已经被张纯和张举两个贼子祸害得不浅。”刘备又换作一幅身不由己的样子说:“数十万子民在看着呢,我又能如何?还望张大人凉解一二。”

“侯爷说笑了吧?要杀要剐还不是侯爷一句话。”张阳有点冷地说:“再者而言,他们劫财不伤人性命,也罪不致死吧?”

“是吗?”刘备拉着长音问道:“在别的地方我不管,也不知道,反正在涿郡或渔阳,就是我刘备犯法,也一样治罪!”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这是法治的一个前题。那怕实际上操作的可能性不大。最少刘备是这样希望和规划的。就涿郡目前而言,上至官吏,下至黎庶,一旦犯法就按律处置。

“既然张大人说这些狂徒都是你的人,那么就是明知故犯,该罪加一等。”刘备意味莫名地问:“张大人你以为呢?”

张阳之前对刘备就有所听闻,这次来涿郡见刘备之前,更是了解了一下刘备的其人其事。知道刘备主政涿郡和渔阳都杀得人头滚滚。张阳认为刘备这是排除异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不管说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重典,还是说排除异己的手段,都无不说明刘备是个杀伐果决之人,更不是一个易与之辈。张阳还清楚刘备还有一支凶残的人马,这都是让张阳不敢乱来,反而亲自来找刘备的原因。

张阳在亲自来涿郡之前,已经想过了无数办法准备解决通县之事,似乎都行不通。主要还是刘备在平定渔阳之乱中表现得过于凶残。张阳不敢直面刘备的兵锋。

“侯爷,我属下这些人不懂事,无意冒犯了侯爷,我也是事后才知道。”张阳似乎很无辜地说:“这不,我知道后马上就马不停蹄地来面见侯爷。我一定会好好训斥这群不懂事的手下,带他们当面向侯爷请罪!”

“无意冒犯?”刘备不由气结地说:“明知故犯,明显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行动。连真面目都不敢示人,还不是针对我刘备而来?”

“侯爷说笑了,怎么会针对侯爷呢?谁有这么大的胆?”张阳陪着笑脸,心中却在咒骂着:“好你个刘备,为了区区几个商贾贱民,在这里大做文章,还不是为了捞足好处。”

在张阳之辈的认知中,天下万民都是贱民,只是他们牧守的奴役,万万不及他们的利益。张阳却不知刘备是真把治下子民当人,当亲人,当家人。当然,刘备想通过这件事在张阳这里捞足好处是真的。

“算了,看在张大人的面子上,这伙狂徒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刘备也不想再绕弯子,很直白地说:“为了给两郡民众一个交待,也为日后三郡和平共处,我有这么几个提议,或者说处置通县这事件的建议。”

“侯爷高瞻远瞩,心怀天下万民,实在让我敬佩!”张阳浮夸地表演了一番,才本着大出血的心里说:“侯爷请说,我洗耳恭听,只要是我力所能及,无不一一照办!”

“张大人过誉了,我没这么高大。不过是身在其位而谋其政罢了。”刘备摇了摇手,直接进入了主题。

刘备提了几点,第一是对这伙蒙面人的处理。刘备既没让这伙人入狱,也不罚钱,而是劳改三个月。这个劳改的措施是刘备早想施行的,正好拿这伙试行一下。

劳改是针对一些罪不致死,罚钱又力度不够,关押也是浪费粮食和人力资源。还不如让这些人一边劳动一边改造。既惩罚了,又创造了价值,一举两得岂不正好!

第二是开放通县为渔阳和涿郡的商品中转站,或者说是一个商务点。两郡的商贾只要把商品运至通县进行交易,省时省力还省心。刘备相信只要通县开放或加入这商业链中,就等于三郡一体了。

“劳改?把通县设为商品交易点?”张阳一时之间不解地问:“就这么简单?”

“没错!就这么简单。让这伙狂徒在管制下劳动三个月,在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和错误后,张大人就可以领回他们。”刘备肯定地说:“他们不需要入狱,也不需要交钱。前提是开放通县为商品交易点。”

“通县的商品交易具体事宜由我指派人来做。等弄好之后,每个月会上交一定的商税到广阳郡郡府。我想不会比通县以前的赋税少。”刘备笑眯眯地说:“事情不需要张大人费心,张大人只管每个月进钱。”

“真有这样的好事?郡府在通县的进帐不会比以前的赋税少?”张阳已经满脑子尽是钱,那里会深层次思考。嗯,就是他想爆脑壳也想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商业的入侵就不是这个年代的人所能想象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张阳一点头,就等于把通县送给了刘备。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连广阳郡也会拱手相让。

当然,张阳的腰包也会鼓涨起来。用两郡一县的商税喂饱一个贪官,相对而言就是九牛一毛。不,应该是说三郡人们的幸福,只要喂饱张阳这个贪婪之人。多划算的事!刘备都有点佩服自己。

“好事自然是好事,不过还是有条件的!不然还是把那群家伙一砍了事。”刘备知道威逼利诱之下,张阳只有答应一途。不过该拿捏还得拿捏。

“不能砍,不能砍!”张阳吞了口口水说:“侯爷你说,我尽力而为!”

“好,张大人痛快!我就说说。”刘备张口就来:“其一,在广阳郡范围内,张大人必须保证两郡商贾人身及其财物的绝对安全。其二,张大人及所有广阳郡官吏不能无故为难或插手通县商业活动。做得到吗?”

“做得到!不过这上交广阳郡郡府的商税怎么算?”张阳满口答应,他最在意的不是条件,而是小钱钱呀。

“这个好说,这商税的上交有两种算法。一种是按通县的赋税基础上加一点点,另外一种是按两郡商贾在通县的商品交易情况来算。”刘备成竹在胸地说:“前者稳定,张大人只需每月收钱即可,别的什么都不要操心。后者就不稳定,也许有的月份多点,也许一个月没有也可能。”

“让我想想!”张阳一时拿不定主意,他总觉得刘备在下套,以乎答不答应都是一个坑。可是他又想不到那里有问题。

“张大人,不如这样吧。”刘备似乎一副为张阳着想的语气说:“张大人先回去,仔细想想,或者和人商量下,一人智短嘛!”

在张阳连连点头中,刘备又是语气一变地说:“反正这事对张大人有百利而无一害!既解决了手下的问题,还有不小的一笔收入。当然,张大人想提三十几人头回去也行,我没什么意见。”

“那能呢?”张阳有点迟疑地说:“侯爷,我三天后再来,我们再决定怎么弄好吗?”

“好!”刘备爽快地说:“三天后张大人不必来涿郡,我们在通县谈即可。不过那时可给我一准信,我好处理也好交待。”

“那,那我就先告辞了!”张阳很想找人参谋参谋,不由心急火燎地准备走人。

“等一下!张大人急什么?”刘备笑着对门外叫道:“来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