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三国有些乱 > 第一百三十六章,青州问题(一)

我的三国有些乱 第一百三十六章,青州问题(一)

作者:木子小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02:35:24 来源:笔趣阁

青州的问题很多,如黄巾军泛滥成灾,号称数百万。如政令不统一,各地郡守强豪自行其事。如田土荒废民众苦不堪言等。

自从刘备入主青州后,除了黄巾军之事悬而未决,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不遵号令的,拥兵自重的各地官员或强豪,都已经从青州地面上消失掉了。如今青州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刘备乃青州之主。

对青州地界各地官员和强豪下手的,不是刘备,而恰恰是以褚燕为首的黄巾军。这都是早已打入褚燕部内部的荀攸与刘备联手而为之。

刘备在暗地里掌控青州之后,并没有及时容纳和收编青州黄巾军。在荀攸,荀彧,郭嘉的建议下,维持着青州黄巾军泛滥成灾的局面,以天下诸侯都以为刘备无暇他顾,而暗自积蓄力量以图天下。

刘备知道乱世争雄,莫不是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极。既有黄巾军为幌子,而让天下诸侯对自己掉以轻心,自然采纳了三大重谋的建议,明面上对青州泛滥成灾的黄巾军叫苦不迭,实际上在大刀阔斧治理青州。

在此不得不说下青州黄巾军的现状。刘备早年率兵救青州之时,不但承诺过褚燕,而且还指点过褚燕可占山为王。褚燕也相信刘备,还就真的就占山为王。

因此褚燕部算是受损最小,声势最大的一股黄巾军。尤其在张角兄弟死了之后,褚燕以明其心,改名张燕,更是让青州黄巾军隐约成了全天下黄巾军的标杆。

标杆就有凝聚力,就有号召力,以致全国各地战斗失败的黄巾军都不约而同地辗转来了到青州,都来投靠褚燕。这就让本就势大的褚燕部更加人多势众。

当年张角死时,从广宗城突围而的黄巾军分两部。其中张宁率一部十几万北上幽州,由关羽和徐晃接应,基本无损进入幽州归了刘备。

其中另外一部分十几万人由陈败和万秉两个渠帅带领去青州,被朱儁歼灭了一半。陈败和万秉也就率万余残兵来到青州投奔褚燕。

还有从宛城率十几万青壮突围的孙仲和赵弘部,其中大部分由赵弘带领也来到青州投奔褚燕。最神奇的是孙仲带领小部分走到了幽州投奔黄巾军大小姐张宁。

相对于历史同期,青州黄巾军可多了好几倍。如果说历史上曹操征讨青州黄巾军,组建了三十万青州兵,那么现如今刘备分分钟可以组建百万青州兵。

嗯,只要有这么多装备,只要后勤有保障,刘备现在就可以收编百余万青州黄巾军的青壮,还都是见过血,经历过大小战斗无数的青壮。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说没有这么装备,也没有充裕的粮草物资供养百万军队,更没有必要。招人防备嫉恨不说,训练和管理百万军队也不是常人可为,刘备自己及麾下就没人做得到。

目前刘备对青州黄巾军处理的设想是,屯田。最多筛选抽调五十万左右的青州老兵作为预备军,平日一边种田一边训练,万一有突发状况,武装起来就能打仗。

收编和改造青州黄巾军是个复杂漫长,工作量非常大的事儿,刘备准备三到五年时间做好。嗯,刘备就负责思想工作,其他的由荀攸主持,荀彧和赵云等协助。

换而言之,青州黄巾军人数众多,都已经是刘备的人。或者说当众黄巾军人数最多,实力最大的一个就是刘备。无论麾下的兵力,还是治下的人口,黄巾军占了一大半。

还是那句话,只要归入刘备名下,黄巾军就洗白了。刘备可是实至名归的汉室宗亲,是逍遥侯,是青州牧,是得到先帝金口认可的。就算别人心中不认同,口里必须承认。

除了青州黄巾军,当今天下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黄巾军残余势力。青州的褚燕部自然是人数最多声势最大的一股,号称数百万,包括男女老幼还真有四百余万,其中中青壮若一百五十万左右。

其次是青州,豫州,兖州交界处活动的波才部,也有百余万众,其中青壮若四十万到五十万之间。波才当年也是仿效褚燕,在打不过朱儁和皇甫嵩的情况下,率部一头钻进了大行山中。

其后也有不少黄巾军残部投奔波才。如管亥部,孙观部,臧霸部等等,许多不知从什么地方跑过来的大小渠帅及其部。

当然,全国各地还有不少势力大小不一的黄巾军,不过都差不多转型成了山匪什么,基本上由明转暗成不了气候。还是那一句话,当张角一死,黄巾军名存实亡,已经是昨日黄花。

就算青州黄巾军号称数百万,比历史同期翻了好几倍,也只是潜伏于山中之中,龟缩于几个邻山的城镇之内,再也不复昔日张角领导时那黄巾军的一战定鼎之势。

青州的问题,说到底还是黄巾军的问题。不是说黄巾军不归附刘备,而是如何很好地安置这数百万人。

在外人看来如何剿灭数百万黄巾军的问题,对于刘备来说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借这青州数百万黄巾军演出大戏给天下人看。

刘备和荀彧,荀攸,郭嘉四人之前的计划是,由荀攸和赵云主导黄巾军,一边屯田,一边假装与刘备为敌,甚至不时上演一场十万人往上的战斗。让刘备状似困在青州,置身于天下纷争之外,到天下形势分明时可以一锤定音。

计划很好,想法很妙。可是世事从来不由人,不论天下形势,还是黄巾军内部,都是风云变幻莫测。就如吕布打冀州四郡,这就是刘备等人预料不到的。这也是荀彧对刘备说青州问题到了该断则断之时。

“文若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大举改编青州的黄巾军?”刘备心头念转之后说:“可是一旦如此就会成众矢之的,不利于我们以后发展和宏伟蓝图。”

如果说刘备现在和平接纳数百万黄巾军,那么兖州的曹操和冀州的袁绍必不会坐视刘备坐大,联手是必然。也许以刘备的军势不惧这两个枭雄的联手,可是不利于刘备以少死人一统天下的目的。

就算刘备胜,也是惨胜。弄不好是个两败俱伤的局面,一统天下会遥遥无期。甚至出现历史中一样长达个多世纪的三国混战局面。

最让刘备担心的是,在如今世家还掌控天下绝大部分的资源情况下,自己惨胜都可能做不到。一旦兵败身死,发生了历史中五胡乱华一样惨状,那怕刘备身为一个穿越者,一个历史过客,也不会原谅自己。

关于这些,只有刘备自己明了,智高于王佐之才的荀彧也无法看透未来。刘备不可能说东汉分三国,三国归两晋,以及诸胡祸乱我中原,而只能远远地引导着。

“我知道侯爷的担心。”荀彧虚敲着案几说:“黄巾军人数太多,人心人性又变化多端难以捉摸。再说并不是黄巾军所有人都知道与我们的关系,时间一久,只怕有诸多变数。”

“黄巾军良莠不齐这是肯定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可以纯净队伍呢?”刘备点了点头说:“褚燕是没有异心,光公达和子龙两人要做到纯净队伍这点可能力有不逮。”

有刘备和褚燕之间的承诺,有刘备给荀攸的张角令牌,以及赵云和张宁的关系。如今荀攸和赵云已经是青州黄巾军的军师和第二顺位的统帅。

荀攸,赵云,褚燕三人足以左右青州黄巾军,却无法做到纯净队伍。实在青州黄巾军太多太多,其中大小渠帅就以万计。

人一多,就千奇百怪,派别山头林立。何况各自率部来投的黄巾军,不可能什么都听褚燕等人的。

也就是说青州黄巾军大局是稳定的,其中不稳定因素也不少。最多是有些表现出来了,有些隐而未发。

这么说并不是说荀攸和赵云做得不好。相对而言,已经做得够好了。这可是数百万人,要收编和改造真不是口里说说那么容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