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三国有些乱 > 第五十一章,竹林贤才

我的三国有些乱 第五十一章,竹林贤才

作者:木子小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02:35:24 来源:笔趣阁

洛阳城内没有可以随意砍伐的竹子,只有人家园林里才有作为景致的观赏性竹类。刘备最终还是决定用竹片制作麻将,于是一太早就和典韦出了洛阳城。

其实来讲,就是洛阳城外也没来无主野生的竹子。不过只要不是一片一片砍伐,应该没有问题。制作副麻将也要不了几根竹子,刘备如是想。

这次典韦倒是带了把明晃晃的柴刀。其实刘备想说的是竹子明显比巨型的梓树要好拨得多,也不会破坏洛阳城的街道卫生。

当然这话刘备说不出口,万一典韦生气,这砂锅大的拳头可不是闹着玩的。更何况刘备牵着一个洋娃娃。对了,一代才女小蔡琰也跟来了。

看着洛阳城东这片生长得原生态的树竹林,刘备再次震撼对比于后世的生态环境。在不排除后世人口爆涨的因素外,后世将生态环境破坏得有如自杀。

“傻师兄,你来伐竹是假,来赏竹是真吧?”小蔡琰看见刘备牵着自己满竹林的钻,就是不提砍伐之事,甚至还在走神,不由不解地问。

“琰儿,你不觉得这里一草一木都有生命么?这又让师兄如何下得去手!”刘备文青病大发地说:“这空气多清新,风景多优美。”

蔡琰明显地被刘备毒到了,伸手白嫩的小手儿掩口轻笑道:“就当琰儿没说好了!”

“公子,按你的说法,就是等下俺要砍那根竹子之前,都必须问声竹子肯不肯?”典韦这时认真地说。

典韦这家伙冷不防说个冷笑话。倒让刘备和蔡琰两个有病的人不药而愈。三个人有说有笑地穿巡在树竹林中。

典韦实在是对游山玩水没什么兴趣,一双铜铃大的黑眼看向天上,却发现一根老竹子尾上结了几株花状物,有点惊奇地问:“公子,你看,这是竹花吗?竹子也开花吗?”

“竹子开花,饿死千家!”刘备没有直接回答典韦,而是若有所感地叹道。

刘备在后世常听老人言,竹子开花就预示着有天灾发生。这个的依据是久旱之下竹子才会开花。

一般来讲平常我们很难看到竹子开花。甚至有人以为竹子是不开花的。竹子只开一次花,花后竹萎。

“傻大个,竹子当然开花。据《山海经》里记载,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蔡琰嘟起小嘴儿说。

蔡琰说完又抬头瞄了眼刘备道:“傻师兄说的有一定道理,竹子开花除了正常的生命周期,还有水灾,旱灾,虫害的情况也会让竹子提前开花枯萎。就当前天下而言,又何止饿死千家!”

典韦搔着头呵呵傻笑。而刘备却再次被小蔡琰超强的记忆和才气惊到了。自己知道这些正常,这小蔡琰知道这些就真有不让人活的压力。

“琰儿真聪明,竹子也算是一生才风光一次,却也花开实落。”刘备捏了捏蔡琰粉嫩的小手儿赞道:“竹,兰,梅,菊人称四君子,竹,松,梅又谓之岁寒三友。相对来讲文人墨客们对竹算偏爱了。”

“师兄不也偏爱,都逛了这么久都舍不得痛下杀手。不如为见节的劲竹赋诗一首如何?”蔡琰歪着小脸,萌萌哒地说。

“这个可以有!”刘备点点头。其实在进入竹中,刘备就在回想后世有名的写竹诗文,不过合适的不多。

刘备想了一会儿,一首唐代诗人李必的咏竹被吟出:“《咏竹》,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谁!”不待蔡琰反应,只见典韦护在刘备两个面前,举着明晃晃的柴刀对着竹林深处吼道:“谁?给俺出来!”

“典壮士莫急,在下是被刘玄德的《咏竹》诗声所吸引而来。”随着声音,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锦衣青年从林中缓缓而出。

刘备松开蔡琰的小手,抱拳作揖道:“敢问兄台尊姓大名,又如何识得刘玄德与我典兄弟?”

“区区不才乃广陵张纮张子纲见过玄德大诗人!”张纮回礼道:“在下游学京师,久闻玄德诗名,亦知双戟典壮士!”

刘备本就名传天下,最近由于曹操和荀攸爱托宣传,整个洛阳城都人尽皆知。尤其在文人士子中更是声名大振。

本来众文人士子是看好刘备的诗,不看好其出身。不过看在卢植和蔡邕两个大儒的面子上,也不太计较刘备的平民出身。

不料近日京师疯传,当今圣上已经把刘备归入族谱,甚至会诏告天下封赐其爵位。这下所有人都选择性忘记刘备出身这点不足。

应该说刘备到今天才算摆脱贩席织鞋这一个身份。那怕穿越后的刘备一点儿也不在乎,劳动最光荣啊!不过在这汉代,对出身成份讲究得很,根本没劳动最光荣这个概念。

对于汉代的士族来讲,广大劳动人民都是黔首遮民。何为牧守一方?就是把这群黔首遮民当牛羊一样管好!在他们眼中,百姓就是这些有来由的百多个姓的族人。

连概念都不一样,谁敢奢望士族会善待黎民百姓。他们只会善待他们自己。最好的也只不过如后面的袁术袁公路一样,不屑于剥削黎民百姓就顶好。

“呵呵,竹林有贤才呀!备见过子纲兄。”刘备双眼放光,整个人都有点小激动。心思也在飞扬。

刘备知道广陵人张纮张子纲在历史上是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是个能审时度势的战略人才,也是个内政大才,还是一位文学家。

他曾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见过一面。张纮称陈琳的文章写得好,陈琳说道:“我的文章比起你的来,就好比小巫见到大巫一样。”成语小巫见大巫也由此而来。

刘备个人认为张纮是被忽略或局限了的大才。张纮绝对强过张昭,最少在东吴张昭是主和的。无论其目的是什么,在这点上张纮强。

再者来说,整个东吴集团就一直求安于一隅。舞台限制发挥,眼界决定成就。张纮身处其中又能发挥才智的几成?

而曹魏集团就不同,无论形势如何,都一直是为一统天下而努力。换句话说,如果给张纮一个更宽广的舞台,张纮必定会给人一个惊喜。

最重要的是张纮才高人忠。张纮曾为孙策求官,而被曹老板截留在许都做官。可是张纮最终还是回到了孙老板处。这是刘备最想要的人才,更是刘备一听是张纮有点小激动的原因。

“贤才?玄德才是贤才,纮断不敢当呀!”张纮白净的脸上满是矜持地说:“玄德应该没见过在下,又何以推断为贤才?难道说玄德还有相面之能?”

刘备一听,心中吐槽着。别说相面了,你张纮什么时候死的我都知道。不过,就算不争霸天下什么,做一个神棍真的有前途。

刘备这样想,开口却道:“子纲兄诸子百家,圣学经典无一不精。能写绵秀文章,亦可书不俗书法。伯喈先生多有誉资,言小弟学习之楷模!”

“原来如此,承蒙伯喈先生抬爱,真是愧不敢当。”张纮白净的脸部升起了一丝妖艳的炫红。能被当今大儒蔡邕提上一句,也是年轻士子的追求。

刘备一见把蔡老大抬出来百试不爽,正想和张纮套近乎。不料身边的小蔡琰在嘀咕:“怎么琰儿没听爹提起过这家伙!”

“呃!”刘备有种被人捏住脖子的窒息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