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世民找我当大官 > 第123章 震惊了众人

大唐:李世民找我当大官 第123章 震惊了众人

作者:风中之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10:28:58 来源:笔趣阁

“哦,这事啊,你看二哈兄弟,这苏大人正为他丈人六十大寿准备,这府上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吃的喝的都得招待不是?你这工钱得缓两日,再缓两日。”

当真是欠钱的是大爷,要钱的是孙子。二哈加倍的恭顺了:“这个阿福兄弟啊,你看我这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人还等着这吃饭呢,工钱必须结清。”

阿福叉着腰,愤怒加跋扈的姿势他也是驾轻就熟。

“哟呵,你知道这是哪儿吗?这是邢国公府!你一个小小的木匠,敢跟我这么说话?还必须结清,老子就是不给你结清,你能奈我何?”

这狗东西阿福在狗仗人势了,不管人家二哈凭手艺吃饭。你不给钱,人家也不惧你。

当下他背起箱子,也跟着怒道:“你们邢国公府仗势欺人,这几贯钱我不要便是,不过日后邢国公府再找小人,那就恕不奉陪了。”

二哈是个名家,拆家的名家。这些木制的门窗,对于这些大户人家来说都是需要保养的。而二哈在城里又是出名的好手艺,经过他保养的门窗,简直和新的一模一样。

这邢国公府得罪了他,之后府上再找他来做保养,他定然是不肯的了。

这一下阿福慌了神,慌忙上前拦住他。

“我说二哈兄弟啊,你这人怎么这么不经逗呢。适才我不过是跟你说笑,我们邢国公府家大业大,岂能缺了你这点工钱?我们少爷早就吩咐了,不但把工钱给你结了,还有赏的。”

二哈的眼睛立刻亮了:“赏,赏钱自是好说,只要把工钱结了,小人就感激不尽了。”

这次阿福很痛快的将工钱给二哈结清了,二哈拿了钱,欢天喜地的揣进了怀里。

他刚要对阿福施礼谢去,突然想到,这不对啊,不是说好了有赏钱的吗,赏钱呢,进狗肚子里去了?

看着愣在当地的二哈,阿福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哦,二哈兄弟啊,忘了少爷还有赏钱。”

说着,阿福也从袖子里摸出两个铜板,塞进了二哈手里。

二哈一愣,看着手心里的两枚大钱出了神,两个铜板,这也叫赏钱?

这打发叫花子都得给一个铜板,你个堂堂邢国公府,居然赏了两个铜板,这是侮辱人吧?

看着二哈愤怒的表情,阿福加倍尴尬:“有点少哈,我再、再给你三文。”

一共五文钱的赏钱,阿福却心疼的龇牙咧嘴,老子都不知道多久没拿到赏钱了,这下全给你薅了去了!

二哈看着手里的五文钱,却抓起阿福的手掌,“啪”的一声把钱还给了他:“多谢邢国公的赏赐,小人无福消受,告辞!”

说罢,二哈背着工具箱,头也不回的就走了,爷还得赶往下一处呢。

阿福不以为恼反而窃喜,看着二哈远去的背影,还不忘嚎一嗓子:“二哈,常来常往啊!”

捏着手里的五个铜板,阿福笑眯眯的走到了院子。

此时苏府的下人们一片忙碌,李氏的六十大寿马上就要到了。长安城会来不少的达官显贵,一定要大操大办。

手头紧归手头紧,好歹自己还是个邢国公,吃的喝的不能怠慢了,否则,会被同僚耻笑。

陛下钦点的宴会,一般这种宴会十八道菜起。

但苏定方打着节俭的幌子,削减到了十二道,上的都是一些寻常中产家庭宴会的普通菜品,当下最重要的就是省钱。

此时的苏定方,正在吩咐那些家丁如何上菜。就连这些普通的菜系,苏定方还想从这上面做下文章。

看到阿福过来,苏定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阿福,死哪儿去了!滚过来,快点。”

阿福得了五个铜板,屁颠的跑到了苏定方跟前,笑眯眯的叫了声:“苏大人!”

苏定方将他一把抓到身边,他是一个国公,对待一个下人如此亲近,实在是有失体统的一件事。

不过苏定方顾不得这许多了,他拽着阿福的衣襟,躲到一个没人的角落睁大了眼睛低声说道:“我不是让你最近省点钱了吗?谁让你雇来这么多厨子的,这得多少钱?”

阿福有些懵逼:“苏大人啊,这、这一百多桌客人呢,若是没有这么多厨子,若何做得出来?到时候上不去菜,您就是砍了小人脑袋,也无济于事啊。”

“谁让你!”

苏定方愤怒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他看了看院子里忙碌的众人,好在没有人关注自己,当下他松开了阿福,压低了声音恨恨的道:

“谁让你找醉仙楼、悦香楼这些酒楼的厨子了,你去寻一些小酒楼饭馆的厨子岂不是一样?上的都是寻常菜系,找这么贵的厨子作甚!”

苏定方其实也很懊恼,堂堂邢国公这般精打细算,还是史上头一遭。

苏府请这些厨子来,确实花了不少钱,苏定方正为这事心疼,阿福却倍觉委屈。

“苏大人啊,这些菜着实稀松平常,咱再不请点高明的厨子,做出来的菜不好吃,岂不被人耻笑?”

阿福的这句话,大概是击中了苏定方的软肋。

他沉吟了一下:“嗯,好罢,不过这菜不能这么上,酒也不能这么上。”

阿福一愣:“苏大人,那该怎么上?”

“先上茶,让客人喝个够,反正开水不要钱,茶喝的多了酒就少了。菜先上素菜,素菜吃的多了,肉就吃的少了。”

“像是烤鸭用不着一桌一只,两只烤鸭片成片儿分三盘。像是这清蒸鲤鱼,完全可以把鲤鱼一劈两半,分作两盘。还有羊腿,盘子底下多垫些葱丝。这些人都脑大肠肥的,吃的不会太多……”

阿福满脸敬佩,伸出大拇指:“苏大人威武!”

“爹,你这也太抠了!这鲤鱼一条怎能分两桌?两只烤鸭分三盘儿,那只有两只鸭头又如何分?”

苏定方大惊回头,只见苏庆节一脸鄙视的看着自己。

苏定方大怒:“还不是你这个逆子,把老子家产都输光了!”

尽管声音不大,还是被不少人听到了,这真是让人尴尬,苏定方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那些下人们都不敢笑,只好拼命低着头。

偏偏这么巧,这个时候太子殿下李承乾走进来了,作为罪魁祸首他真没想到自己竟然把邢国公府搞得这么狼狈。

好在他身后跟着不少人,手里抱着大缸小缸的,装的都是李洛让他带的礼物。

“庆节,这是你老师给你准备的贺礼,都是他精心准备的菜系,连厨师都带来了。”

苏庆节一看,全都是猪肉,猪头肉、猪蹄膀、猪肚子、猪耳朵、猪血、猪五花……

这下齐全了,苏庆节感动的简直要落泪。

李承乾是被李洛派来的,他来,是想看看苏府准备的怎么样了。

如今,整个苏府简直就是焕然一新,明亮的玻璃,在这个相对落后的时代显得如此的清新脱俗。

李承乾很满意:“不错啊小苏,这客人一来,见了这一尘不染窗明几净的玻璃,本宫就不信他们不心动。”

苏庆节洋洋得意:“那是自然,殿下啊,我倒是想了一个主意,等明日客人来贺之时,咱们拉他几车玻璃,就摆在这院子里。谁要想买,便可当场成交。”

“这,好吗?”

李承乾一愣,这么搞的话,这生日宴不是真成杀猪盘了,还能这么干的?

“好,当然好,太子尽管放心,这事小弟来做了,老师说过,营销不分场合,一切以成交为目的!”

苏定方皱眉,营销,什么鬼?

翌日,苏府门前一片喜气洋洋。

长安城大小官员,或是骑马或是坐轿,纷纷都携带礼物,前往苏府。

反正是有头有脸的,只要你在京城有些势力,甚至于一些和苏定方没有什么交集的富商大贾都收到了请帖。

那些人自然是喜出望外,能和邢国公攀上交情,那可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可等众人到了苏府一看才知道,原来邢国公请的陌生人不止是自己,许多富商大贾也都闻风而动,赶着来贺寿。

等到众人进了苏府,顿时都被惊得呆了。

大院四周,各处厢房都被换了玻璃,透明的大玻璃窗,映照着屋内的金碧辉煌。

所有人都啧啧称奇,没有人再去关注苏定方丈人的大寿,人们称奇的是,这府上的门窗真的可以用玻璃镶嵌。

“这、这玻璃竟如此神奇,站在院子,竟透过大门窥探府厅,实则奇之怪矣。”

“原来这东西当真有此妙用,回头,我这府上定要也装上如此神奇的宝物。”

“我的天哪,邢国公府居然全镶嵌上了透明琉璃,当真如水晶奇幻之境。”

“那不叫琉璃,好像叫什么玻璃。那个谁,小厮你过来,这玻璃何时按上的?”

一名家仆走了过来,恭恭敬敬的施礼道:“回这位大人的话,苏家少爷前些日子找人给镶上的。诸位大人,且到府厅一聚,便知这玻璃一物更为神奇了。”

这时,苏定方从府厅走了出来,热情洋溢的对着众人拱手。

“哎呀,诸位同僚能来苏家贺寿,实在是蓬荜生辉啊。张大人、赵大人,李大人,快快快,快屋里请。”

其实不用等苏定方招呼,这些官员早已情不自禁的想进府厅一探究竟了。

在外面看玻璃还看不出什么,无非就是光洁明亮,隐隐约约看得到屋子里有人罢了。

众人进了府厅,一个个都情不自禁的被府厅内的门窗给彻底的吸引了。

“赵大人请看,这、这不就跟无窗透明一般吗?啧啧啧,好生神奇。”

有个官员忍不住上前摸了一把,似乎不太相信眼前这透明的存在。

“咦,外面微风拂面,这屋子里风无半点风浪,这东西,当真能挡得住风寒啊。”

“岂止是风寒,寒冬腊月,更是能保暖,在屋子里一壶热茶,坐赏雪景,更增雅致啊。”

“只是,这不知在厢房可否镶嵌。如若在厢房,则屋内岂非一目了然?”

家仆阿福笑吟吟的走了过来,他走到府厅的右侧窗前。

“这位大人请看,在窗前悬一窗帘,若如厢房隐秘之地,可将窗帘拉上,外则不可窥内也。”

苏府的诸多窗户上,都由一根圆形细木横挂,上穿窗帘,一拉之下,顿时将窗子遮挡了起来。

旁边苏定方更是得意洋洋。

“诸位大人,但觉室内光线刺眼,可拉起窗帘。如若观景,则可坐与窗前,此物火烧之不化,冰冻之不损。无论严寒酷署,皆可独当一面,若不小心打碎,也只需换一面,重新镶嵌上即可。”

终于,有人忍不住问道:“苏大人,你这整座府邸,花费铜钱几何啊?”

如今西郊玻璃厂的产量根本供应不上长安城的大量需求,看到这些人开始动心了,这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苏庆节一来就是狮子大开口。

苏庆节伸出五根手指:“我家府邸大了些,也不多,区区五十贯而已。”

五十贯?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大呼太贵。

这价格,当真是有点离谱。长安城的一处小宅子,价格也就几百贯而已,光是这玻璃钱,就顶得上人家几间厢房的价格了。

苏府自然是大了些,若是普通官员家里,房子全部换成玻璃的话,也得十贯以上了。

这个价格,对于有爵位在身的官员来说,自然是洒洒水的小钱,可对于普通拿死俸禄的小官员来说,也已经是不小的负担了。

花个十几二十贯去给自己家里镶嵌个玻璃,许多人都觉得太贵,贵的离谱。

可贵自然有贵的道理,别看众人嘴上嚷嚷着太贵镶不起,可私底下都做好了打算,不管怎么说,高低得给自己家里按上玻璃门窗。

贫穷限制了许多人的想象力,大唐有钱的显贵比比皆是。等苏府寿宴开始,从西山拉了几车玻璃到了苏府大院的时候,当场就有人下订单了。

最先下订单的是长孙无忌,他一动手,那些达官显贵们坐不住了,众人都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此时不下手,怕又会涨价。

于是,只要是有实力的,便开始纷纷下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