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世民找我当大官 > 第95章 爱管闲事的老爹

大唐:李世民找我当大官 第95章 爱管闲事的老爹

作者:风中之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6:33 来源:笔趣阁

李洛跟李承乾正聊着,李世民走了进来。

“儿子,为父过来了啊。”

而这个时候,李洛懒洋洋的从躺椅上爬起,看了李二一眼道:“老爹,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我可是刚躺下呢。”

李二脸色一黑:“您小子什么意思,还不欢迎老爹回家吗?”

“没有没有……”

李洛连忙否认,可是心底倒也不是没有这种想法的。

毕竟这个老爹每次回来,除了给自己找了两个媳妇外,也没办过什么别的正事,而且还时常像个土匪一样,老是喜欢顺点东西走。

弄得李洛也是有点头疼,愿意在外面呆着就在外面呆着吧,就别回来祸害自己辛苦签到出来的家底啊。

“哦,那你刚才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李二却不依不饶,非要一探到底。

幸好旁边的李承乾站了出来:“大伯,堂兄的意思是你应该早点来,要不然就可以跟我们一起吃杂酱面了。这杂酱面啊真是太好吃了,我都吃了三大碗呢。”

李承乾讲得跟真的一样,李二却不以为然。

他撇了撇嘴,道:“面有什么好吃的,还三大碗,又不是火锅!”

李洛有点无语,完全不想理这个老爹了,什么时候干脆给他一车火锅底料,让他自己跟火锅过去吧。

李承乾也有点无奈,他还记得之前李洛对自己说烧烤而自己质疑的时候,他直接让自己别吃。

此时他也很想跟父皇说,以后杂酱面烧了你别吃。可是他不敢啊,他怕父皇的铁砂掌啊。

不过他又再次想到了烧烤,这可是自己拍马屁的绝逼玩意。

“那个、大伯啊,我最近跟堂兄研究了一下烧烤,这个烧烤可比火锅更好吃,我现在去给你弄点尝尝啊。”

李承乾十分确定,只要自己给父皇这个吃货做一顿美味的烧烤,他一定会对自己的印象大为改观。

只是他刚说完,李二便皱眉吼道:“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是为正事来的!”

李洛:……

李承乾尴尬地笑笑,却依旧拍了拍胸脯说道:“边吃边聊嘛……烧烤真的很好吃的,要是大伯吃了不好吃,你就罚我将他全部吃完!”

“臭小子口气倒是不小!”

李二听这么一说,也是摇头笑了起来。

看到李承乾忙着收拾炉子,而李洛在旁边懒洋洋指点,李二的心中也是一片轻松。

来到李洛这里。每次都会有种轻松而写意的赶脚啊。

这种烟火气息,他已经很久没体会到了啊。

“笨手笨脚的,不就是点火嘛,我自己来!”

看到李承乾在那对着烧烤炉子忙得不可开交,李二哈哈一笑就上去接管了下来。

很快,烤肉出炉,李二就换了一副嘴脸。

他一手拿着一把肉串,左右开弓,吃的不亦乐乎,另一边还在埋怨李洛,不早点把好东西拿出来。

而李洛听得直翻白眼,道:“不是吧,是你自己要天天吃火锅的,我拦都拦不住,这也能怪我的?”

“呵呵,你个臭小子还敢顶嘴,我看你是欠打了啊。”

李世民在那吹胡子瞪眼,可是吃着这烧烤,却是满意无比。吃肉是吃多了去,可是他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

这肉肥而不腻,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这烤出来的味道跟火锅相比,那是各有千秋啊。

李二以前以为,再也没有比火锅更好吃的东西的。

以至于一开始,在李承乾介绍这烧烤的时候,也是有点不以为然的。

甚至跟李承乾的想法很相似,不就是烤肉嘛,再好吃能好吃到哪里去?

可是现在吃到了嘴里以后,他就真的感受到了那股烤肉的魅力了。

整个人一下就被征服了。

“大伯,你不是说有正事来的嘛,什么事啊?”

这个时候,李承乾却是笑呵呵的问道。

“哦,还不是堂哥,我就是为了他来的!”李二指着李洛说道。

“我?”

李洛莫名其妙:“我怎么啦?”

“对,就是你,考上了状元又不肯入朝为官,朝廷都拖人找上我来了,他们希望我劝你去当官!”“你知不知道很多有才学的人,因为名落孙山不仅不能一展抱负,甚至连求学都不能继续了。而你明明高中状元,却不肯出来施展才华,你说你是不是浪费名额浪费资源?”

李二一边说着,还一边装出痛心疾首的样子,搞得李洛像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一样。

而李承乾听了这话也懵逼了。

他歪着脑袋问道:“大伯,那些落榜的考生不能进朝廷我能理解,但是为什么不能继续求学了呢?”

“你饱汉不知恶汉饥了吧!”

李二瞥了一眼李承乾说道:“这次的科举刚刚恢复,积压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大多都是寒门子弟,在科举恢复之前,他们都是没有入朝为官的机会的。”

“这次科举重开,报考的人多,录取的人却是固定的,所以还是会有大量的有志之士名落孙山。他们为了参加此次科考,很多都是砸锅卖铁来的,要他们继续复习一年,明年再来的话,怕是家里的条件支撑不起了。”

“甚至很多人连路费都凑不齐,还怎么继续求学呢?所以说你堂哥……身在福中不知福!”

李二的话,说得李洛直翻白眼,当初是你让我去参加科考的,你自己说中了状元会有很多女子向我示好的,现在……怪我咯?

“怎么,你还不服气啊?”李世民一边啃着肉串一边问道,“要不你说说看,这些人才的流失……可惜不可惜!”

可惜什么啊。

你这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李洛深感不认同,摇头叹息道:“老爹啊,不就是些人才流失的问题嘛,朝廷的事情他们自有解决办法,你这瞎操的什么心啊?”

“你想不到办法,朝廷能没办法嘛?告诉你吧,朝廷对这些人才可重视了,一定会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的。你啊,就放宽了心,该吃吃,该喝喝,少去打听朝廷的事情。”

李世民一听,心里一阵苦笑。

朝廷要是有办法,老子还需要在这里跟你装疯卖傻的套话啊?

不过李洛轻松的语气里,至少可以听出一点积极的信息来,说明人家压根没把这问题当回事嘛。

念此,李二拿起一串肉串递给李洛,笑呵呵地说道:“儿子说的也是,老爹就是好奇心太重,来,你也吃根串。”

李洛接过肉串,心里有点无语。老爹这人,你说他不适合当官吧,他这个人还很懂得变通,很多适合可以虚心得一点架子都没有。

你说他适合当官吧……偏偏又长了个榆木脑袋,看问题老是看不到点子上。

典型的口气大,力气小……

“说吧,这次你又想问什么啊?”

李洛一边吃一边问道。

这么久了,对这老爹也算了了解了,有事相求的时候是不会有架子的,用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成天骂你臭小子了。

“嘿嘿,我想问问儿子,你怎么知道朝廷重视这些人才,会拿出处置的办法来的?”李二笑呵呵地说道。

“这还用问吗?”

李洛喝了一口白露后说道:“大唐到目前为止,最核心的三个问题,突厥问题,民生问题,以及世家问题。”

“突厥问题暂且不说,这民生问题和世家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啊?人才!”

“老百姓的生活还没得到根本性的提高,朝廷的政策到了地方上,总是得不到有效的实施,五姓七望的社会影响力甚至超过皇室,他们不与外族通婚,不把皇室放在眼里。”

“而当今陛下却没有对他们动刀子,为什么啊?因为大唐的人才储备不够,一旦人才问题解决了,哪个敢对陛下,对朝廷的政令阳奉阴违,管你是李氏还是崔氏,朝廷大可一刀挥下,告诉他们大唐到底是谁的天下。”

李洛无意中的这句话可说到李二心坎里去了。他做这个天子,感觉最憋屈的事情就是这天下居然还有这五姓七望的存在,明里暗里的不把皇室当回事。

偏偏这帮人又没有明着犯什么大错,李二就是想处置他们也找不到借口。如果肆意挥动屠刀的话,又恐怕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唐刚刚得到休养生息,他实在不想老百姓再经历战乱之苦。

李二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儿子,听你这意思,莫非这天子也在隐忍?目的就是想要储备人才?”

“当然,”

李洛点点头:“五姓七望是个长期问题,陛下他不是个残忍的暴君,所以不会贸然出手的。他会徐徐图之,等到朝廷培养出了真正属于陛下、属于大唐的人才,自然就可以做到整个大唐上下一心了。”

“到了那个时候,什么五姓七望,也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想不遵天子号令,挥手灭之即可。而真到了那个时候,五姓七望早没那么大的社会地位和话语权了,他们哪里还能嚣张得起来?”

“所以,别担心,朝廷对人才重视得紧,陛下他会有办法的,咱老百姓过自己的日子就好了,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李世民略显尴尬地笑笑,朝廷对人才重视是重视,可是陛下他还没想到具体的对策啊。

他只好硬着头皮问道:“儿子,你说陛下会有办法,那你有没有办法?给我们说说呗,让我们看看,到时候是朝廷的办法更好,还是我儿子的办法更好!”

“吃饭吃饭,不要妄议朝政!”

李洛却不上当,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看得李二连连皱眉。

小样的越来越精明了。

不入套了。

不过,我就不信你不交代。

李世民微微沉吟,道:“儿子,实话跟你说吧,这事情朝廷可能还真没有找到办法。我告诉你,我那侄女有个亲戚在朝廷为官,现在人家正在绞尽脑汁的想对策,连李丽她都在跟着一起群策群力,我看最近这段时间你们是见不上面咯。”

果然,李二的话说完,李洛的神情就正色许多了。

准媳妇的事啊,那要帮着好好捋捋了。

李洛不由得抬起头,道:“老爹啊,这样,你跟我那妹子说,让她亲戚向朝廷反应,重开国子监。”

“国子监?”

李世民顿时一愣。

国子监这个部门始于晋,那时候称国子学,后来改名国子监。是古代教育的最好管理机构。

其内可以设置多种部门和岗位,既可以解决有才之士的人员安置问题,又可以给学生提供求学去处的问题,还可以统领全国的教研问题。

隋朝灭亡之后,原有的体系崩断,而武德年间的战乱,也未能让初唐抽出时间搞教育。

也是今年才刚刚恢复了科举,国子监这样的配套设施,更是没来得及建立。

看到李世民略带兴奋的表情,李洛有些无语。

石锤了,老爹的爱好就是吃,毛病就是多管闲事。

摇摇头,李洛继续说道:“你只要让她亲戚上奏朝廷,申请重开国子监,然后在长安城找一处地域空旷的地带,重建这个机构就可以了,今年所有的优秀学子,都可以安置进去。”

“嗯,此计甚好。”

李世民稍稍点了点头,跟着又有点担忧的问道:“这下安置问题是解决了,可是培养这么一大批学子,投入必定惊人,划得来吗?”

李世民的担心不无道理,国子监的土地、建设成本,人力投放成本,学生的安置成本,教育资源成本……当真是笔庞大的开支。

不过李洛却是微微摇头,解释了起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人才是大唐之根本,无论是陛下想要解决世家的问题,还是要建立大唐的太平盛世,首要要做的就是振兴教育。”

“其次你说的投入问题,能有多少开销啊?从长远上看,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盈利的机构,从短期看,也只是一个前期投入的问题,老爹你是不是又想岔了?”

啊?

李世民再次陷入茫然之中。

重开国子监的初衷就是为了安置这些家境清寒的有志之士,要让他们学习的同时,有饭吃,有地住,这投入怎么能小呢?

这些都是贫寒人士,就是没办法支撑二次科考的支出,才需要国家来为这些人才提供培养,这还怎么奔着盈利去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