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世民找我当大官 > 第156章 定址

大唐:李世民找我当大官 第156章 定址

作者:风中之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6:33 来源:笔趣阁

“夫人,今日府中如此热闹,定然有好事上门,我得去瞧瞧!”

随着一阵叮叮铛铛的声响,李洛如临大赦的从房间跑了出来,留给一脸幽怨的李丽质一个勤奋的背影。

李洛紧急洗漱之后,来到了院子之中,只见颜夕同几个下人一脸同情的望着院中的青年嘀嘀咕咕自言自语。

“六十人,三百二十瓶酒,五头猪,六头羊……”

青年掰着指头神神叨叨的样子,很快又一脸惋惜的说道:“惭愧啊惭愧,糟蹋啊糟蹋,可惜了可惜了……”

李洛走到青年身后,他居然还未察觉,李洛只好向下人询问:“他这是咋了?”

下人也是围观得痴迷,突然发现自家大人前来,颜夕赶紧一边行礼一边解释起来。

“大人,你总算是起来了!奴婢一早便发现张家公子在此长吁短叹,对奴婢的询问也是不理不睬,奴婢实在是摸不着头脑,唯恐张家公子是昨日吃酒过多烧坏了脑子,现在还请示大人,奴婢是否要去请郎中前来?”

李洛也是站着醒了醒酒,才勉强想起此人的身份来,张大象,邹国公张公瑾的长子。

想来此人还是同长孙冲等人同一批进入国子监的,但同为长安城的一代,李洛对他印象并不深刻,主要还是那群纨绔崽子太过耀眼,几乎吸引了李洛全部的视线,反而像长大象这样食不言寝不语的人会显得与众人格格不入。

李洛仔细观察下,长大象虽然衣裳稍后不整,头发也有些凌乱,但眼神专注并不涣散,应该不是犯了什么痴症,遂对颜夕几人摆了摆手,走到长大象的跟前。

吼了两声后,张大象才反应过来,赶忙对李洛行礼。

“长大象,你神神叨叨的在干什么呢?”李洛好奇的问道。

“先生,学生酒醒之后深感惭愧,昨日酒宴上太过冲动,不知不觉间与众人一起山吃海喝,今日学生细算之下,才发现我等以于昨日纵情挥霍掉了先生三百贯的钱财。”

“这些钱财可供长孙兄等人逛两个月以上的青楼,可供我母亲大人买上十年的胭脂水粉,还可供一商贾巨富在长安城安家落户……”

“最重要的是,如果用于去年的赈灾,至少可以挽救上千条人命!”

看着张大象一脸认真的模样,李洛不禁笑道:“你大早上的在这叮叮铛铛的摆弄瓶子,就是在此计算昨日我们吃饭饮酒所花的铜钱?你菜钱好算,可是这酒钱你又是如何计算的?”

李洛提供的酒,都是自己系统签到得来的现代酒,虽然不要钱,但放在唐朝其价值根本无法估量。

“以梨花春为例,斗酒三百,先生的酒瓶子大小不一,酒也有所不同,但口感无一不是十倍于梨花春,那劲酒我以六百计算,五粮液以八百计算,茅台我以一千计算,昨日我们一共饮下三百二十瓶酒分别是……”

“你倒是好算计啊!”

唐朝的酒一般以斗为单位售卖,而李洛的酒却是以瓶子的大小容量为计量单位,李洛对于张大象不仅能准确算出酒的分量,还能对劲酒、五粮液和茅台三种酒的价值优劣作出准确区分的行为深表震惊。

只是震惊的同时,他看到墙角的一大滩水汁,不由得捂着鼻子问道:“我为何能从你身上闻到一股不详的味道?”

张大象奇怪自己计算了一个大清晨才得到的结果,为什么先生一句轻飘飘的“好算计”就过去了,按照他自己的估计,国子监的学生中,能达到他这般算力的人,已经绝无仅有了。

他小有不满的抬起袖子闻了闻后,才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这不是什么不详……昨日的酒喝得有点上头,学生半夜一直找不到茅房,这应该是墙壁对尿的反射作用造成的……”

真是好有力量的一泡长尿啊!

几个丫鬟在一旁憋着笑,但李洛却是没有取笑他的意思。

尽管他的反射不是很恰当,但张大象也算是有限的几个能把李洛的课程听进去的人,现在悄然回忆,每次能把作业按时完成,并回回考试及格的人,好像就是眼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张公瑾之子。

把他赶回家换衣服后,李洛草草吃完早饭,向皇宫敢去。

银行的事情是定下来了,但大本营的建设和人员的任命却还没有定论,此时,李洛已经有了计较。

长孙皇后寝宫中,李二一脸不满的看着长孙皇后笑呵呵的吃着豆腐丸,几次对着李洛怒目而视想要训斥,全都被长孙皇后瞪了回去。

等长孙皇后吃饱喝足后,她才笑着转头对李二说道:“陛下你急什么?洛儿说这豆腐丸子和豆浆油条适合喜欢清淡的臣妾,而他为你准备了很辣的正宗重庆火锅……御膳房还在做呢,陛下用不用臣妾吩咐他们少放点辣?”

“哈哈,还是洛儿了解朕,朕就喜欢火锅,喜欢辣,辣好,辣好啊!”

李二哈哈笑着,对李洛先前的不满一扫而逝,很快火锅就被送来了,只是面对这次的变态辣,李二也失去了往日的从容。

“爹,银行的建设我已经选好址了,就在平安坊,这次占地的面积不算大,只有三百来亩。”

“这么大啊?那建设成本会不会太高了?”

“银行要有大量的办事人员,要有大面积的仓库、储存室等,相比他本该有的规模,才三百来亩地,实在是太小了。至于成本,我不是早跟你说了吗,如此高昂的利润,区区成本那算什么?”

李二被辣得有点透不过气来,指着李洛手中的可乐想要喝上几口,但是李洛对着盖子拧啊拧,就是半天拧不开来,还跟他聊起了人员录用问题。

“银行的官员我也想过了,银行的官员必须个个精通算学,李淳风算一个,王孝通算一个,还有一人是个后辈,不过他老子却是爹你的凌烟阁功臣,张公瑾。”

李淳风算是贞观年间算学的第一人,把他拉到银行来工作是必然之举,而王孝通此人对《九章算术》,和祖冲之的《缀术》都有深入研究。

历史上,他在《上缉古算术表》一文中,对《九章算术》和《缀术》的不足之处,都提出过批评。还写了一本《缉古算经》,是最早提出三次方程式及其解法的人。

跟他们比,张大象虽然在能力和资历上青涩许多,但李洛要的就是这种青涩的青年,算术过关脾气还不大。

此时的李二早就被辣得无法思考了,憋了半天终于对李洛训斥了起来:“臭小子你倒是有没有吃饭啊,拧个盖子都拧不开,老子自己来!”

李洛笑呵呵的把可乐递过去:“爹你慢慢吃,我去找小太子玩会,吃完后早点把手续给我办了啊。”

李洛没有找到李承乾,反而顺着浓烟滚滚在越王府找到了李泰。

“小青雀,你这是在干吗?”

看着满脸漆黑的小胖子,李洛好奇的问道。

“先生,我在制作热气球,我仔细研究过你做的热气球,让工匠防止了一个,可是不管我用何种酒做燃料,它就是飞不起来。先生,听说油也可以做燃料,我在想要不要换油试试?”李泰一脸失望地说道。

“油多珍贵,是用来吃的,你却想着把他拿来当试验品,你不怕你父皇打死你啊?”

李洛看着墙角的几箱植物油,很是无语地说道。

“不怕,”

李泰摇摇头:“父皇他只是不喜欢废物,我聪明,会画画,善书法,父皇他欢喜我……先生,还是不要说这些了,你还是教教我如何制作热气球吧,还有,你最好能说清楚点,你知道上次我为了试验滑轮组的工作,差点没被李太傅喷死!”

李泰把定滑轮当成动滑轮来让别人试力的事情李洛听说了,可李洛想说,动滑轮和定滑轮都分不清楚,难道不是天赋问题吗?

也许年轻的小李泰就适合搞他的文学,科学设计未必适合他。

“我听说你父皇今年给你封了扬州大都督,又让你兼领了左武候大将军,你整这些干嘛?你爷爷会打仗,你父皇也会打仗,你想变得有出息,难道不是去领军打仗吗?”

“打仗拼的是兵器,我已经知晓了先生缘何打了胜仗,皆因先生发明了热气球和火药,因为先生的天神兵才把突厥打得落花流水,而这些东西是你的发明,我也想发明出更多的东西来,将来我就可以动用更少的人手与敌人作战。”

李洛不知道小李泰说的敌人是谁,此时的他是不是已经对储位有了觊觎,他也不想参与到储位斗争的历史中去,他只是淡淡的说道:“兵器只是战斗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主将,更应该懂的是用兵之道。”

“你如今知道了热气球是通过燃烧气体产生浮力得以升空,那你可知燃烧一壶油会产生多大的浮力?当人员和武器进入吊篮的时候,所需的浮力又会增加多少?浮力是通过热气球控制的,又得设计多大的热气球来保存这些浮力?”

“闭门造车是没有用的,没有知识支撑的摸索也是没有用的,算学只是格物学的基础,你想搞创造发明,必须从学号算学开始。”

缺乏算学基础的古人,学期算学来太难了,李泰就是因为面对太多的问题不解才会选择实验,沉默良久后,李泰说道:“请先生教我!”

“以你如今的水平,国子监的先生足够教你,等你学会了他们的知识后再来找我吧。”李洛道。

李洛离去,他不是不想教李泰,只是不想参与到将来可能到来的斗争中去。

李世民说过,只有皇后的长子才是嫡子,其他的都是庶子,对于李承乾和李泰,李二无疑是宠爱的。

李承乾谋反,没有将他赐死,李泰夺嫡,他也依旧活得好好的,可是帮李承乾谋反的人都死了,帮李泰夺嫡的人,也都死了。

自己虽为义子,看似享受恩宠,却连庶出都算不上,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参与到其中去?

银行的建设手续很快被送来了,李洛第一时间召集了公输森过来商议,看着宽敞的三百亩空地,公输森连连惊叹:“李大人,这会不会太大了?”

李洛鄙夷的看了一下公输森,瞧他那张没见识的脸。三百亩而已,也就二十万平方米,可皇宫有多大?

“太极宫有将近有6480亩,大明宫有4800亩,兴庆宫有2025亩,整个皇宫加起来超过13300亩,大唐银行作为大唐的第一家国属银行,将来要掌管长安乃至整个大唐天下的钱财,其大小连皇宫的零头大都没有,这也叫大吗?”

“听大人这么一说,倒也不算大了,我算算看……这上下相差了四十倍有余,老夫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房子,如今不仅要亲手主持这庞然大物的建设事宜,还要用大人你教的方法,想想还真是兴奋。”

“老森,”

李洛淡淡的瞥了他一眼:“不要让贫穷限制了想象,更不要让眼界束缚了自己的发挥,你如今感到震惊的东西,也许在将来都只是稀疏平常的事情,要淡定,否则的话,我生怕哪一天你自己都要开始鄙视现在的自己。”

“水泥和红砖准备好了吗?”

李洛早已将制作水泥和红砖的技术教给了公输森,让他提前准备。

制作水泥只要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再煅烧成熟料后再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成粉就可以了,古代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石灰烧制技术了,没什么技术壁垒。

烧制红砖同样简单,将挖掘出来的粘土,经过半年的风吹日晒后,再进行粉碎、过筛,只留下细密的纯土,将纯土加水搅拌成稠泥。

再将炼好的泥土通过制坯模塑形,等到砖坯完全干燥后,经过十数天的烧制后,便可以做成我们常见的红砖。

“李大人,我尚有两个问题,我按照你教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红砖,我发现其硬度和耐久性都不如青砖,我们为何还要费力去重新制作红砖?还有,水泥的制作遇到了一点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