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战国当村长 > 第396章 关键的一票

回到战国当村长 第396章 关键的一票

作者:无语对白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6:53 来源:笔趣阁

甘宏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可是大良造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官府是需要信用的,如果一旦官府多增加了这次徭役,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于第四次增发徭役。”

“这对于官府的信用,损害实在太大,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我们秦国徙木立信也就没有了意义。”

“那你这不是等于没说。”赢渠梁无奈的说道。

他也知道甘宏说的有道理,可是真要说起来,甘宏说的等于没说,因为他说出来这番话之后,结果仍然是两种选择让人无法取舍。

“所以臣觉得,可以将两个办法折中一下。”甘宏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哦,折中,如何折中,你说说。”赢渠梁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饶有兴致的问道。

“水渠是一定要修的,可是却不能用征发徭役的方式修,而是应该另外换一种方式。”甘宏说道。

“另外换一种方式,哪种方式。”赢渠梁被甘宏说道迷糊了。

这么大的工程,除了征发徭役之外,还能怎么修,难道靠民众自愿,别开玩笑了,怎么可能。

“君上,我觉得,可以由官府出钱和粮食,雇佣民众修水渠,只要参与的民众,都可以按照天数得到粮食和铜钱,至于数量,就看官府怎么定了。”甘宏说道。

“哦,还有这个办法。”听了甘宏的话,赢渠梁只觉得思路被打开了。

以往官府只要修建什么大的工程,想到的都是征发徭役,用那些服徭役的民众做事情。

可是按照甘宏的说法,除了徭役之外,官府修建大工程似乎还可以用钱雇佣民众来做。

虽然这件事以前没有那个国家的官府做过,不过从这件事本身和秦国内库的财力来说,似乎有可能办到。

“君上,臣认为甘宏的想法可行,这样一来,既可以不损害官府的信用,又可以修此条水渠,的确是良法。”

赢渠梁还没有考虑完,卫鞅就站出来,对甘宏的计划表示了支持。

“臣也无异议。”甘龙也站出来说道。

“恩,很好,那就这样办吧,卫鞅,这件事交给你们大良造府去办,一定要办妥当。”

“另外,也要根据这个办法整理出一套配套的法令出来,日后如果还有这类事情,一切依法办事。”

赢渠梁沉吟了一会之后,转头吩咐卫鞅。

“臣遵命。”卫鞅拱手说道。

同时,卫鞅还敬佩的看了甘宏一眼。

如果是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情,只能选择站在哪个人一边,支持哪一方。

可是甘宏却总是能够另辟蹊径,找出另外的办法解决问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绝不是和稀泥,而是综合了两个方面意见之后想出的一个让两方都满意的办法。

化腐朽为神奇,化解一切可能的争端,又让人无话可说,心悦诚服,这就是甘宏。

“好了,继续吧。”赢渠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挥了挥手,继续说道。

紧接着,其他人出列,继续说着朝堂的政务。

而甘宏则是退到一边,暗暗的得意。

因为只有他心里清楚,他做了一个让秦国百年、千年都受益的好事情。

后世秦国为何二世而亡,除了二世昏庸之外,无节制的征发徭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甘宏看来,这样无节制的透支民力,是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让整个秦国都像是坐在一个随时可以爆发的火山口上一样。

祖龙在时,尚可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和威望压制这种隐患,可是秦二世,却是典型的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既没有祖龙那种能力,又无限制的增发徭役,秦国不亡才怪。

所以甘宏才需要把这种事情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这样一来,很容易就会形成法律,形成惯性。

以后征发徭役次数用完之后,官府想到的就不是破坏法度,再次征发徭役。

而是会清点一下自己还有多少钱,能不能够负担的起这个工程。

这样一来,也变相的消除了一个未来可能存在的大隐患。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时辰,朝堂的政务处理完之后,赢渠梁环视了一下四周,轻轻的咳了一声。

“政务都处理完了,那么我还有一个事情需要和你们商量一下。”赢渠梁淡淡的说道。

听了赢渠梁的话,已经有些困意的甘宏顿时有了精神。

他知道,这才是赢渠梁今天让他上殿议事的原因。

“请君上吩咐。”众大臣说道。

“别说什么吩咐,这不是有事情和你们商量吗,我是这样想的,去年,我秦国招贤的效果很不错,所以,今年我也想开始招贤了。”赢渠梁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甘宏一听这话,立刻眼睛一凝,招贤,这的确是一件大事。

要知道,上次秦国招贤的效果很不错,卫鞅就不说了,田常、李宣、荀杨这些人,都是一时的俊杰。

他们这些人到了秦国官场之上,既想做事情又能做好事情,相当于给秦国官场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让那些老世族的子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也怕被这些人踩在脚下,所以,看到荀杨他们拼命的做事情,他们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也纷纷做起了事情。

这些老世族的子弟们,其实素质一般都不会太差,太差的话,哪个老世族的年轻人都多,也不会推荐他们当官。

所以那些老世族子弟懒惰之心一去,干起事情来自然快了许多。

现在秦国的行政效率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前一道政令发下去,没有一百天都完成不了,可是现在,同样的一道政令发下去,只需要五十天就能完成了,效率整整提高了一倍。

这不得不说是这些入秦士子的功劳。

可是赢渠梁想要再次招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上一批入秦士子的官位可是老世族们让出来的,这次再招贤,他们还会让官位出来吗,这点恐怕连赢渠梁心中也没有底。

另外,老世族们的态度也很关键,要知道,现在卫鞅的大良造府是新法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而大良造府的主要构成就是这些入秦的士子们。

如果再招贤成功,几乎可以肯定,大良造府的力量将会再次得到充实,那些老世族愿意么。

赢渠梁的话一说出口,场中顿时都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说话。

“怎么都不说话了,这件事在这里说出来,本来就是给你们讨论的,大家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总要给一个说法才是。”赢渠梁看着寂静的大殿,沉声说道。

听了这话,众大臣更加的不敢说话了,不管是赞同招贤的还是不赞同招贤的,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都不说话,那我就点名了,甘龙老大夫,你是三朝老臣,又是文官之首,说说吧。”赢渠梁直接点名道。

甘龙听赢渠梁点了他的名字,不慌不忙的走到了大殿中央:“君上,老臣做为文官之首,有些话不得不说。”

“君上想要壮大秦国,招贤是应该的,可是老臣又有些担心,招贤容易,可是安置贤才却是有些困难。”

“我们现在秦国的官员已经各司其职了,如果再次招纳一批入秦的士子,那么怎么安置他们。”

“总不能把现在的官员给辞退,再把那些入秦士子给封官吧,这样岂不是寒了我们这些秦国原本官员的心。”

赢渠梁心中明白,虽然甘龙口口声声说招贤好,可是字里行间,却是反对招贤的。

这也正常,甘龙作为老世族之首,如果他今天说了同意招贤的话,恐怕明天他甘家就要众叛亲离了。

甘龙的话刚刚说完,卫鞅立刻就站了出来:“君上,我以为甘龙老大夫的话有些偏颇了,招纳贤才,就需要把现在的官员给辞退吗?”

“臣认为并不需要,臣只说两处地方,巴蜀和西戎,就可以安置很多的入秦士子,巴蜀是我们刚刚收复的地方,正需要官员。”

“西戎,正在实行改土归流,也是需要官员的,所以,臣认为,招贤之事不仅仅需要办,而且需要大办。”

卫鞅站出来其实也是无奈,入秦的士子毕竟是刚刚入秦,能有资格站在朝堂之上的人只有几个。

而且还是说不上话的那种,他卫鞅不站出来支持招贤,那么其他人就更加站不出来了。

既然甘龙和卫鞅都发言了,那么其他朝臣也就没有了顾忌,纷纷站出来站队。

甘宏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发现这些人中,支持招贤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朝臣是不支持招贤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招贤不得人心,而是同意秦国招贤的人现在大多数还不能站在朝堂之上说话而已。

看着那些跳出来反对的大臣,赢渠梁头疼万分,无奈之下,他只能把目光转向了大殿的一个角落之中。

“甘宏,你既是宗室,又是卫鞅的副手,你就说一说你的看法吧。”

此言一出,大殿中人的目光立刻就集中在了甘宏的身上。

大家知道,甘宏的这一票实在是太关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