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九十四章 身死方知忠与奸

后三国之鼎新 第九十四章 身死方知忠与奸

作者:半卷闲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18:53:05 来源:笔趣阁

按部就班的日子也是过的飞快,转眼之间就到了永嘉五年的冬月。围坐在火盆前取暖的刘枫等人突然得到几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匈奴汉国刘聪带兵攻入洛阳,晋室南渡建邺,乱军残害官员百姓三万余人,先朝留在洛阳的宗室之人全部遇难;祖奂奉祖约之名的麋继之助,带领十余万北地流民沿江入蜀;原本病重的罗尚闻讯吐血而亡。

罗尚也算是一个正邪难辨的人,尤其是在刘枫进川之后,他一方面帮助刘枫等人安排落脚之地,并在粮食、人员运输方面都给予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小动作不断,似有坐山观虎斗,意图火中取栗的想法。而且作为前朝将军罗宪的侄子,却违背罗氏不主动入朝为官的祖训,对罗氏心向前朝的举动根本就是不闻不问。

江阳,刺史府。

曾经黑矮肥胖的罗尚经过近一年的病痛折磨,已经变得形销骨立。看着床头服侍的长子罗宇和次子罗延寿,说道:“延寿,去请你罗广哥哥前来,为父有事交待。”

少顷,罗广跟着罗延寿走了进来。虽说罗广在心中对这个在背后给公子阴谋不断地叔叔颇有微词,但看见昔日精明的他已经变得垂垂老矣,不由得心下恻然。当下便道:“未知叔父唤小侄何事?愿叔父保重身体以待将来。”

“天不假年矣。”罗尚叹了一口气说道:“罗广跪下,你二人暂且出去,我有事与尔兄长交待!”

“平之,当初罗袭贤弟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临终托我家国大事,故不得不察也。此中曲折颇多,汝仔细听之。”

原来,在蜀汉灭亡之后,罗宪之子罗袭携部分家族之人前往西海以东和化名罗迪的姜维之子共同养马练兵以待天时。文武双全的罗袭在因病去世之前曾想将兴汉之事托付罗尚,不料罗尚却不愿为虚无缥渺的兴汉事业奉献,只答应在不影响家族绵延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供帮助。不过罗尚为感恩叔父罗宪的养育之恩,抱住叔父一脉的香火,忍痛将尚在襁褓之中的亲子罗广和堂兄之子罗宇调换,携家人前往荆州任刺史王戎的参军。

虽说罗尚不如罗袭等人那么忠贞,但也始终心怀助力汉室复兴的想法,特别是在外放汉中任梁州刺史之后,更是大肆培养亲信死士,刻意在汉中经营自己的势力。永宁元年,趁着益州叛乱的契机带兵进入川蜀,任平西将军、益州刺史,借着剿灭流民叛乱的机会,大肆搜刮金银、聚草屯粮。

在说及流民叛乱屡禁不止的时候,罗尚好像为自己正名一般,道:“尔是不是经常在背后说我不会用兵?告诉你,老子这叫养贼自重!似李特李流等无谋之辈焉能挡我虎狼之师?如今公子刘枫之势已成,平之你那些小把戏真的当某家老眼昏花吗?某之枕边有三幅卷轴,你可在我死后立刻持此交付公子,如此川蜀可定,偏安之势成矣。至于北伐中原之日,某家是无福相见了,不过,在临终之时能够看到汉室之希望,总算不负绪之(罗袭)之托也。”

“平之,为父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着你慢慢长大。但你要答应我,此生无论如何也要护佑罗宇周全,选择合适的实际让宇儿认祖归宗。如今大事已交待完毕,弥留之际唯有一个心愿:平之,你能叫一声父亲呀。”罗尚言罢,豆大的泪珠从混浊的双眼中滚落下来。

“父亲!孩儿记下了。”罗广也是泪如雨下。

听到长子的呼唤之后,罗尚似乎象放下所有包袱一样,长舒一口气溘然长逝。

得到罗广的讯报之后,刘枫默默无语的半天,长叹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敬之公,我等都误会你了,异日炎汉复兴,定然让你位列凌霄阁,配享后人敬仰。”言罢便打开案几上的卷轴。

三支卷轴新旧不一,明显不都是刚刚完成的。刘枫信手打开一个,只见其中写道:梁州各郡县接应死士名单。。。。。在名单的后面,罗尚专门写道:此乃某家在任梁州刺史之时,在各郡县潜伏死士一名,每名死士手下人员数十,皆隐藏于军政商旅之中,或可为明主抵定梁州之用也。

刘枫心下暗惊:罗尚果真是心思极重之人。第二个卷轴是一封之乎者也的信,由于那时候的信件没有台头,也没有落款,刘枫通篇读下来,顿感云山雾罩,只是隐约觉得是在劝一个人过来投靠自己的意思。

第三个卷轴入手颇重,甫一打开,里面掉出来三枚金漆令箭。这个卷轴明显是不久前完成的,此时的罗尚大概已经是重病垂危之际,笔力明显不足,字形散乱无章,和前两个卷轴字体明显不同。

尚顿首,昔时川中曾有童谣传唱:红叶飞满山,人人有耕田。暗合公子之名,实乃炎汉再兴之兆。某不才,素以贪名着世,故自污为罗氏弃子,实不欲有辱父叔之威名也。公子虽为帝室之胄,然为人谦和仁义,有圣主之资,鼎定天下者除公子何人?尚虽不能为公子之鞍前马后奔波驱驰,然亦可为公子大业助力。

范长生道长博学多能,畅晓天意人情,素来为庶民奉之为神。昔年曾被先主昭烈帝征辟不起,就封逍遥公。昔年某出仕汉中,与其交厚,曾闻其日后将出山助力均田之圣人,此莫非应与公子南中之事乎。其虽出仕李雄,其意必不在紫袍金印,而为继续传天师道于巴蜀也。公子如今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平定南中,不日将兵进西川,可在战前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将卷轴忠书信送往青城山范长生处,或为助力以收不战之功。

卷轴中所有死士皆为志虑忠纯之辈,若公子有意汉中,可安排信使先行联络,可为公子先驱也。某身患沉疴,自知不久于人事。流民虽然势大,但终为无本之末也。公子收信后,可立即安排手下携令箭前去接受巴郡、巴东、牂柯等地,以防不测。

古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某自幼习的圣人之学,自知礼义廉耻之道。虽天下相传某家贪婪无度,然某自问从未祸及庶民,敛财对象均为鱼肉乡里、为富不仁的世家豪族。此卷轴夹层中有地图一张,公子可按图索骥,起获某数十年为官之财富,为公子大业之用也。

大限将至,临笔草草。惟愿公子宏图大展,复炎汉于天下,还庶民以安宁。尚临行之前厚颜求公子一事:罗广,某家亲子也,愿为公子大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罗宇乃家叔令则公之血脉,望公子怜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