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153章 复播套种粮为天

后三国之鼎新 第153章 复播套种粮为天

作者:半卷闲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18:53:05 来源:笔趣阁

“托汉王洪福,如今关中及川蜀一带水利设施基本齐备,想来不会再有旱涝之虞。”氾林不着痕迹地拍了一个“彩虹屁”之后,继续说道:“虽说各地已经基本达到耕者有其田,但是目前大多是广种薄收,亩产不过两石左右,两亩产出勉强够一人一年之口粮。因此,每户五十亩永业田不过维持生计尔。”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急缓两个方案。急者,立竿见影也。可实行套种或复播两种方式,以关中为例,既可以采用小麦套种土豆的方式达到增产,又可以采用小麦收割后立刻播种玉米,玉米收割后再次播种小麦的方式达到两年三熟的目的,如此即可增产三成以上。”

“至于缓者,长远之计也。其法有三,一曰肥田,可以采取施农家肥、人工种植苕子(一种豆类)的方式改良田地;二曰良种,以在下在关中数年农耕经验,使用良种之后足以增产两层以上;三曰技术,将现有的粗犷的耕作方式改为精耕细作,亩产或可达到四五石以上。”

“另外,在下还发现将杂草、苔藓等物与土壤混合,覆之以薪,引火煨成灰烬,或者将石灰、钟乳粉混合到耕地之中也可以增加产量。”

“大才也!”刘枫大喜,道:“所谓野有遗贤,古人诚不我欺也。氾林听令!即日起到农院就职,任农院副院长,并在汉王大学堂主持开设农学专业。若是能将亩产提高到五石以上,孤将不吝封侯,异日位列三公九卿也并非难事!”

氾林闻言,立刻下跪叩首道:“主公以国士待我,属下焉敢不尽犬马之劳!”开玩笑,靠着种田能封侯拜相,不要说在士族林立的魏晋时代,就是在后世也是春梦一般的存在了。

刘枫虚抬双手,道:“先生免礼,日子长了您就知道,某家这里不讲究这些繁文缛节。只要能干出成绩,就是对孤、对天下庶民最好的忠诚!今后氾先生的工作重点在于研究,将所有的增产技术形成定制,最好能结合实际重新编制一本《氾林农书》。即使不为名留青史,至少也要为各郡县开展农业生产提供一份详细的说明书。”

氾林惊喜地答道:“属下敢不从命,只不过此书还是命名《汉王农书》为好!”开玩笑,这要是能够将此书如果能够广泛使用,即使不用自己的名字冠名,作为编撰者的大名在士林之中也必定流传。先祖氾胜之不也就靠着那本《氾胜之书》闻名后世的吗?

“哈哈,那就叫《大汉农书》吧。”刘枫从善如流地答道:“子和,子和,稍后给氾先生开通将汉王图书馆一二三层的权限,并抽调部分对农学有兴趣的学子成立农学院。对于农学院的各项工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加支持!”

“诺!”诸葛文答道。说罢转头对陈集说道:“勉之,氾林一来,你这农学院院长的位置就被顶替了,不会埋怨我吧?”

陈集道:“子和此言差异,我等皆是为汉王办事,岂能嫉贤妒能恋栈官位乎?”

刘枫道:“勉之高义,超子和多矣。氾先生的主责是研究,励之,作为农部尚书,你的工作重点就是推广!争取在一郡之内设置一支不少于二十人的推广队伍,首先是大范围推广套种和复播,力争以最快的速度让各地仓满廪实。”

刘枫想了想说道:“所有种植技术不要保密,无论江南,还是中原,都可以免费得到所有种植技术。不要怕增强敌对势力的力量,只要我们自身强大,天下就没有我们的对手。更何况,此事乃是泽被天下苍生的好事!”

“主公高义,天下必定归心!我等定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氾林涨红着脸,诅咒发誓一般地说道。

刘枫道:“先生过誉了,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为种花家百姓不再受饥殍之苦,不管是农业研究,还是拓土开疆,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过先生刚才说得两年三熟倒是提醒了我,交趾一带稻米可一年三熟,或许济仁那里粮食多的都吃不完了吧。子和,抽调一些水利专家,研究一下褒水的航道。只要能联通长安到汉中的水路,将交趾之粮漕运到长安将不再是梦想。”

“这个......”诸葛文讷讷的说道:“昔日汉武帝就曾组织人力准备开通褒水漕运,因其石湍不可漕,故而改修褒斜道用于运送粮草。”

“子和果真博学也。不过昔年武帝之功不成,未必今日不可。某家也曾多次经由褒斜道出入汉中,褒水尚有平缓、水量充沛,足以行船。只不过进入峡谷之后,山势陡峻,河谷深切,水流湍急,更加之河中巨石累累,故而不宜行船。不过如今水泥、钢铁、炸药等物品皆是前朝所不能拥有的,我等完全可以考虑在峡口建坝,然后截弯取直修建人工渠道用于漕运。实在不行,大不了在新郑建设转运码头,只要能够达到南粮北漕的目的,花费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子和,此事要千万重视,务必功成!”

“主公,在褒水重设航道必定迁延日久,远不如走丹水入汉水快捷,但由于武关河淤塞此航道已经放弃多年,需要重新疏浚方可通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武关尚在南晋手中,即时将来通航也必定如鲠在喉也。”久居关中的氾林插言道。

“哦,丹水可通漕运乎?”刘枫问道。

“对了,昔年昭烈帝与魏武帝争夺汉中之际,就曾利用丹江上游漕运。如此看来只要丹江下游可航船,关中入长江的航线或可无忧也。”学霸诸葛文在一旁说道。

刘枫点头道:“如此看来或许我等需要将南阳盆地掌握在手中,依托桐柏山、伏牛山和大别山建立防线,方可确保否则大批粮食运抵上洛之后,难免被他人觊觎。只不过与王马合约在前,更何况南北漕运必定要经过长江襄阳段,因此我等不宜大动刀兵。”

胡翔道:“南阳水网纵横,只需要投入很少的人力就可以将江河相连。如此一来,不但商路通达,尽收全国之利,一旦天下有事,我等顺流而下,中原江南必定唾手可得也。如今刘曜石勒大战方息,双方也算是势均力敌,分别据守平阳和襄国,以洛阳为缓冲区,各自修养生息。素闻汉王曾和石勒有旧,何不说服其引兵南下宛城。只要攻击迅猛,晋军必然南撤襄阳,届时我等出兵驱逐石勒,捎带占据南阳。此役之后,南阳必将成为荆襄之北方藩篱,王敦等人必定乐见其成也,此以为双赢也。”

特么的,这个读书人太黑了!看着众人鄙夷的眼光,胡翔有些不好意思的捋了捋胡须,强自辩解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借刀杀人之计自古有之,尔等何故如此眼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