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161章 斩将夺旗败不甘

后三国之鼎新 第161章 斩将夺旗败不甘

作者:半卷闲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18:53:05 来源:笔趣阁

众人商议一番,各自明了职司之后,祖奂略作休息,和荀灌、周抚二人带领着十余名家丁纵马前往宛城。

一路无话,众人赶到宛城附近伏牛山余脉的山中。带队潜伏的锦衣卫南阳郡指挥使韩峰前来报告:“头,宛城已经危在旦夕。数日之前,太守荀菘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昔日之恩德,召集数万未经整训民夫上城协防,损失惨重,城中几乎家家戴孝,人心惶惶。某家已经密令城中锦衣卫组织数百内线参加防守,但也是杯水车薪,难以持久。如若您今日再不回来,我等几乎准备冲阵入城协防了。”

“家父近况如何?”荀灌着急的问道。

“此乃荀太守之幼女!”

“昨日线报,连日来太守食不解甲,连日在城头指挥,虽有小伤,终无大碍!”

祖奂点头道:“即使如此,我等立刻准备冲阵,从南门进城!”

“将军不可!”周抚叫道:“贼军重点攻击的就是南门,定然集结重兵于此。其余三门定然防御薄弱,我等何不从其他城门进入?”

“那杜曾并非酒囊饭袋,东西北三门皆是军阵齐整,如若不能迅速突破必将遭到两翼合围。反观南门,由于兵力多用于攻城,两翼防守却有疏漏,我等只需一鼓作气冲入城中即可。韩峰你带领五百骑兵率先冲阵,荀灌,周抚,尔二人各自带领五百骑兵随后,叫开城门后,其余人等排为四列,依次入城。入城序列荀灌、周抚、韩峰,某家带五百骑兵断后。”

宛城。

看着冉冉升起的红日,荀菘摇晃了一下脑袋,暗想:灌娘已经冲出重围十日,为何至今未见援军抵达?临时征召的三万民夫已经折损大半,怕是三五日之后便不堪一战了。莫非今日之宛城就是老夫葬身之所,唯一遗憾就是刚儿血仇未报,真是可恼!”

随着战鼓的响起,叛军再一次发动了攻城战。从缓缓前进的冲车、云梯就可以得知叛军的士气也是大不如前。不过城上的民夫们也更是不堪,稀稀落落的羽箭根本起不到阻滞敌军的作用,除了几个中箭之外,抬着云梯的队伍依旧执着的奔向城墙而去。

冲车首先直奔城门而去,如果叛军知道城门的背后就是最为恐怖的守城利器——塞门刀车的话,一定不会欢呼雀跃的前去攻打城门。

云梯刚一挂在城墙之上,叛军迅速沿着梯子飞奔向上。在这个时候,速度就是生命这一真理完完全全的展示出绝对的正确性。城墙上的郡兵和民夫也迅速行动起来,金汁热油、滚木擂石轮番上阵,长枪兵和刀盾兵也是死死的站在云梯之前,拼命的砍杀着。平日里温文尔雅的荀菘此时已经是血染征袍,手提宝剑四处奔走指挥,嘴里还大呼小叫的鼓舞着守城军民的士气。

此时的叛军营中,除了杜曾最为精锐的三千骑兵之外,所有的骑兵已经全部下马,和步兵整合成十几个千人队,加入轮番攻城的攻击序列中。不过面对已经毫无还手之力的守城部队,这些骑兵们也是心不在焉的肆意在战场两侧游弋。

“走吧,干活去。直奔中军,带敌军回援之后,立刻向城门突击,不得恋战!记着保护好荀姑娘。”祖奂漫不经心的说道。

“放心吧,头,某家誓死保护荀姑娘左右!”南阳郡锦衣卫指挥使韩峰眼含着笑意,调侃道,暗自揣摩着这个“生理心理都有问题”的“黑脸一号”的春天是不是到了。当年祖奂在巡察南郡之时,曾经接连斩杀数十名犯了错误的锦衣卫,手段堪称毒辣,长期一来被锦衣卫私下换做“黑脸一号”。

随着韩峰一声令下,原本散漫无比的锦衣卫立刻进入了状态。虽说每个人服侍、武器都是各不相同,但是在骑马列队之间却是如同刀砍斧削一般,整齐的令人不可思议。周抚暗赞道:“若是汉王军队尽数如此,天下何人能是其对手!”

只见韩峰长刀一指,五百锦衣卫整齐的开始了疾驰,以势不可挡的豪勇气势直冲叛军中军而去。

城头之上的荀菘率先发现了敌营东南方向的混乱,连声高喝道:“援军到了,擂鼓!”宛城城头上立刻响起了惊天动地的鼓声,这如同惊雷骇浪一般的最强音肆意调拨着城上守军心中的激情和热血。

城下冲阵的骑兵也在鼓声中奋力向前,利用叛军猝不及防的时机,径直向中军冲去。韩峰手中长刀挥舞,寒光所到之处,挡者莫不披靡。众骑兵仅仅跟随趟着一条血肉铺就的通道不断向前。

护卫中军的杜林见势不妙,连忙吩咐道:“速派人前去通知将军到此!其余人等跟随某家护佑中军!”然后端起大枪,拨马直奔韩峰而去。

冲阵讲究的就是速度,一旦被大军阻滞住冲击的势头,两千骑兵很有可能就交待在这里了。这也是祖奂为什么要交待不能恋战的道理。

“某家乃是南中郎将杜曾——”杜林正准备说出剩下的话语时,韩峰也不答话,催马向前一招势大力沉的“力劈华山”,大刀搂头就砍。

杜林见势不妙,连忙两膀用力,铁枪二郎担山向上一横,叫道:“开!”却不料韩峰突然收刀,又使出一招“顺水推舟”,一刀将杜林刺于马下。

韩峰一招的手之后,接连砍杀数名中军护卫之后,挥刀砍断中军大旗,志得意满的喊道:“弟兄们,回转冲杀!”

斩将夺旗之所以是勇猛善战的代名词,就是因为中军大旗是军士的主心骨,一旦大旗倒下,结果往往是非常悲剧的。在武王伐纣的时候,王师渡河之后征加快行军,突然一股大风将中军大旗折断。无数人给武王进谏:“此乃大凶之兆也,请大王收兵!”要不是姜子牙坚持兵发牧野,商周之战的结果或许还是一个未知数。

刚刚走出营帐的杜曾听闻中军大旗被砍断,胞弟杜林生死不知的消息,立刻凶性大发,吩咐一声备马抬枪,就准备集结亲卫骑兵前去和援军决一死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