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四十一章 绝品美酒助波澜

后三国之鼎新 第四十一章 绝品美酒助波澜

作者:半卷闲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9:06 来源:笔趣阁

在座的众位家主大多参加了围堵麋家的行动,纷纷感觉如芒在背,暗道:这米老儿的确是个狠角色,虽说别人有错在先,但如今米家经营有方、蒸蒸日上,别人曹家早就已经沦落到无影无踪的地步了,怎么还想着报仇呢?更何况四五只山匪在一夜之间就被一股无名的势力连根拔起,顺便消失的还有几个结宗族自保的邬堡,这也不得不让众人重新认识到麋家的实力。其实这也是刘枫的一个策略,如果一味退让,只会换来这些人的得寸进尺。能在乱世中发展壮大的家主们,哪一个会是个善茬呢。

看看堂中众人噤若寒蝉的样子,麋承笑道:“人老话多,古人诚不我欺也。今日唠叨几句,打扰雅兴,诸位不要介意,敬请品尝此酒。”

刺史王能尴尬的一笑,说道:“今日有如此美酒在前,米公不必行此煮鹤焚琴之举。如若在本府管辖范围之内还有人胆敢刻意打压贵商坊,某家定不轻饶!”说着便举起面前的酒杯。有了刺史的开头,早就已经饥渴难耐的众人等纷纷举起酒杯。

在一阵赞叹声中,麋承道:“为感谢诸公盛情,今日之酒可享九折优惠,不论金银或等价谷物锦帛均可购买,不过数量不太多。各位也可预付一半定金,三个月后交货尾款,但那时必须用金银支付。要是错过今日之后,只能用金银订货,且不享受任何折扣,毕竟此物耗资巨多,希望大家谅解。”三国以来,各地竞相铸钱,铸钱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前所未有。据史书记载,当时铸钱“堆积如丘山,市上交易,用车载钱”,直接导致钱币购买力下降,谷物锦帛反而成了硬通货。再加上当时金银产量有限,即使是大宗交易也依旧习惯用谷物丝帛作为货币使用。麋家这一个手段,也可以看成限制销售量的一种方式。

刘枫无缘欣赏到火爆的订购场面,但依旧被堆积如山的金银和谷物吓了一跳,暗道:千年的世家,百年的王朝,这些世家大族还真是有钱呀。麋承乐呵呵地说道:“公子,今日非常成功,某行商多年也未见过此等场面。这些还只是定金,看来等等收回尾款后,超过麋家数年经营真的不是空话。”

“呵呵,仅仅如此焉能帮承公出气,我的计划是要这些世家大族狠狠的出把血,让我等今后几年都不用为了粮食和军费而发愁。而且这次买完酒就再也不买了,这帮脑满肠肥的家伙有什么资格喝到咱家的美酒。”刘枫神秘地笑道。

麋承双目一亮,连忙问道:“敢问公子,计将安出?”

刘枫笑道:“买粮,趁着粮价还不高,大量买入,将粮食的价格炒高五六倍,但绝对不能用麋家或红叶山庄的名义去买,等到这些世家反应过来同样高价收购囤积粮食的时候,咱再把这些粮食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

麋承道:“公子莫不是天生经商之人?这样低价买入,在粮价疯涨的时候再高价卖给那些世家或者粮商,能大赚一笔中间的差价。在粮价压低之后,再利用这笔差价买粮,如此一来,估计有不少世家会伤筋动骨的,纵然陶朱再世,亦难有此等妙策。在下今日将返回红叶山庄,静候公子大获全胜的消息。”

这几日来,三吴之地粮价飞涨,一石谷物已从四五十钱涨到二百钱,价格已经超过往年数倍至多。即使是这样居然还是有价无市。有些发现商机的世家把眼睛投向荆州一带,才发现红叶山庄也在大批收购粮食,价格也在飞涨之中。

“大人,由此看来,米家酿酒的确需要大批粮食谷物。我等不如乘机大量囤积,再用金银大批订购醉仙酒。等到米家收购不到海量粮食而无法按时交货之后,还不得任我等拿捏。”一位面容阴鸷的中年人对刺史王能说道。

“长史所言颇有道理,然三吴、青徐、荆杨,甚至巴蜀、宛洛一带粮商都已纷纷运粮而来,全部收购粮食我等财力似有不足,尚需从长计议。”刺史王能捻着胡须说道。

“大人,我等可联手扬州、徐州世家共同行动,但时不我待,如今两家几乎一日数涨,晚一天就是几十钱的差价呀。”

不单是刺史府,建邺各世家大族都已经关注到粮食飞涨的现象,纷纷猜测着其中的原因和今后的价格走势。

“公子,粮价已经涨到三百钱了,而且根本就收不到粮食了。下一步该当如何?”麋继忧心忡忡的问道。

“兄长不必心忧,每石加五十钱继续高价收购,在收市前把收购价格调整到四百钱!反正那些大户粮商都在拼命抢购,咱做个样子就可以了,也亏不了多少。”刘枫笑着说道。

“那明天呢?”

“继续加价,明天价格要涨到五百钱以上。同时让胡翔、姜平带着西凉、川蜀口音的人进入建邺,以五百钱抛售,数量不要太多,就先定一万石吧。记着这一万石咱要抢着去收购,至少要买回一半。”

“属下遵命!”

翌日,麋继飞一样跑进来说道:“公子恕罪,那一万石咱没有收购上,全让刺史府收去。现在粮价已经飙升到六百钱了。”

“好,告诉胡翔,就按一天一万石标准抛售,先把在建邺存粮买空再说。”刘枫不置可否的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眨眼间半个月过去了。在这段时间中,粮价依旧在持续飙升,已经到了一千钱一石的天价。有数不清的粮商看到如此巨大的利益而纷纷从各州郡赶来建邺。扬州各世家豪强看到粮价高涨,纷纷出手买了一大批粮食在家中屯着,更是推动粮价持续上涨。

“已经涨了二十倍了,米家真的都能买下那些粮食吗?”

在这个风波当中,还是有清醒的聪明人的。吴郡陆家后进之士陆尚就是其中之一,这陆尚乃东吴大都督陆逊之孙,陆机之子,少有奇才,文章冠世。祖逖与其父陆机交厚,曾点拨于陆尚,故陆尚始终以弟子自居。陆尚在听闻粮价飞涨之后,始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是有人在背后布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局,综合各种消息之后,他把目标放在了颇为神秘的红叶山庄,而山庄主人就是自己非常尊敬的祖先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