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六十四章 运筹帷幄计屯田

后三国之鼎新 第六十四章 运筹帷幄计屯田

作者:半卷闲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9:06 来源:笔趣阁

得到祖逖传信之后,刘枫带着陈安轻车简从再走身毒道来到汉阳七星关,好在此时从味县到汉阳已经彻底安定下来,虽说沿途依旧保留着叛乱的痕迹,但是各个村落炊烟袅袅升腾,声声鸡鸣犬吠昭示着生活的安定。需要说明一点,这里的汉阳并非江夏之汉阳,而是南倚龙泉山脉、北傍岷江之滨的一个水路蜀中水路重要通道和舟船停泊口岸。据说前朝,一户姓阳的人家从外地迁徙到此,见岷江河泥长年淤积于此而形成平坦的地势和肥沃的土质,是落脚安居的理想之地,便落户坝上,专事农桑,养蚕缫丝。后来相继有许多沿水路迁徙的移民也落脚于此,生息繁衍,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村落、一个集镇。这座小镇也因此得名汉阳镇,又称汉阳坝。

不但是等候在汉阳的祖逖等人,就连刘枫也没有意识到这次计划之外的聚会,被后世史书记载为“七星之会”,原由就是会上决定的军府制,彻底改变了秦汉以来对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羁縻政策,为大一统奠定基础。

在七星关内,祖逖介绍完犍为、越嶲、朱提郡中的军政情况之后,刘枫才惊奇的发现自己现在已经拥有三郡之地,民众五十余万,精锐部曲两万余,俨然一个小诸侯的存在了,当下便说道:“此乃先生和诸位之功,某家在此有礼了”。

祖逖笑道:“我等焉敢贪天之功为己有,今日请公子前来,主要是决定两件事,一是屯田,二是军制。”

王猛道:“禀公子,如今三郡之民已经全部按照户均五十亩分得耕地、耕牛、种子、农具,如无太大天灾,想来入秋之时,各郡必定仓廪充实矣。但如今尚有数万僚人青壮未曾安置,我等商议不如在各县成立军屯,编制五百军户,每户分配耕地五十亩,日常耕作以自给自足,战时操刀配合县兵保卫家园。”

刘枫道:“或可加入一些补充条款,凡参与军屯者,五年之后,可由军户转为自由农夫,土地的永久使用权就归其所有,但不得擅自买卖,一旦发现土地立即充公并严惩当事人。其余分田之农民一律按此规定办理,所有耕地均为朝廷所有,禁止私下买卖。”

陆尚道:“如此甚好,庶民只要有了安身立命的耕地,对于流民之乱无异于釜底抽薪,想来那些在山中栖栖惶惶的蛮人也必会闻风而出,南中大定指日可待。不过如此以来,怕是需要投入大量金银和粮食。如今四方未定,我等尚需保留大量精锐,这财政压力实在太大”。

刘枫道:“投入再大也要做,没有粮食产出,饿死的百姓将会越来越多,流寇也将会越剿越多!到时我等在南中都将立足不稳,谈何开疆拓土。麋继,你对钱粮一事最有发言权,按照此等规划,究竟有多大的缺口?”

“禀公子,如果仅是现在的规模,钱粮足以坚持到秋收。不过这第一年开垦的荒地收获不及往常之五成,恐难以供养大军。再加之部分关中流民南下,我军即将进入建宁等原因,粮食缺口至少再百万之巨,纵我麋家手握井盐、商路之力,倾其所有估计缺口已有五十万之多。”麋继无奈的答道。

刘枫沉吟半晌:“既是如此,今年秋收免除所有税赋,军队所需之粮秣均用金银从各地收购,此事麋继负责。至于钱财来源之事,稍后我与大兄、子和详谈。关于屯田一事,我意一州成立一个屯田军部,由屯田校尉负责;各郡设一个屯田分部,各县设屯田队数量不等,甄选军中负伤或年长之人作为各县军屯负责人,确保军屯之人保证足够的军事训练时间,不得扰民滋事。景略,你来担任第一任屯田校尉如何?”

“诺!”王猛慨然答道。

“关于军制一事,我意在部曲之上设立旅、军,分别由司马、校尉、偏将、将军统领,此外,曲以上军队实行双主官制,以一旅为例,右偏将为负责部队训练作战的主官,左偏将为负责部队思想学习的主官。二者互相协作但互不同属。目前全军择选精锐五部成立一旅,尚请士稚先生和济仁暂时作为第一旅左右偏将如何?”

祖逖略一迟疑道:“若二人都能识大体、顾大局,各司其责,相互协作配合,我军之优势必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如若二人不合,必将祸患起于萧墙。也罢,我等现试行一段时间再说。然我军如今共九部之多,不知公子如何安排其余部曲?”

“如今领地内东西皆无战事,南部夷人自顾不暇,正是我军重新整编之时。我意将现有军队改变为三支军队,一为近卫军,也就是由我掌握的千余亲卫和虎卫;二为野战军,目前就是士稚先生的第一军第一旅,整编之后军士八千余名,屯兵宜宾;三为守备军,由其余四个部整编而成,负责戍守各处要塞坚城,军士一千至三千不等。同时各郡分别组建一部郡兵,军士五百人为上限,负责郡内治安剿匪。守备军和郡兵均在当地分配耕地五十亩,在役期间一律不纳粮交赋。近卫军、野战军目前不参与分地,告诉他们好生训练,某家定会在膏腴之地为众家兄弟谋得一份家业。”

祖逖愕然道:“我等一旅野战军尽数北上,建宁之事公子欲率千余亲卫涉险乎?”

刘枫笑道:“如今之建宁已成两虎俱伤之势,王马营数千军士已经训练完备,再加之千余亲卫,必定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不过士稚先生和济仁回到宜宾之后还需辛苦一下,某家希望半年之后,不但要将一曲教导队尽数送往建宁以为第二军第一旅之基础,而且要建立第一军第二旅之基干队伍。待某家回归宜宾之时,就是我等挥师北上之日!”

“诺!公子一切小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