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七十六章 少长咸集策化蛮

后三国之鼎新 第七十六章 少长咸集策化蛮

作者:半卷闲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9:06 来源:笔趣阁

朱提郡城,曾经是诸葛亮南征时屯兵之所,两座大营依山傍水、分布在郡城附近。经过简单修缮之后,现在已经成了集训的营地。上营里基本以即将转到乡里任职的军士为主,而下营的组成就比较杂乱了,有刘建、王奇领头的原红叶山庄少年团,也有南中各郡县原有属官及本土文人,更有类似卢谌、崔悦等外来文士。

六月的朱提,气候非常宜人。众位老少学子在三五成群的或坐或卧的在山脚下,享受着徐徐山风的吹拂,遥望山顶上云卷云舒,惬意的享受着紧张学习之后的片刻闲暇,有一搭没一搭的交流思想。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些学子当中也明显的分成了两个帮派。红叶山庄少年团大多出自流民子弟和那些军士们有着类似的经历,也算是“蛇鼠一窝”“臭味相投”了。另一拨则是以中原士子为首,各郡县原有属官及本土文人紧紧跟随。一个个相貌清秀、谈吐儒雅,在气质上明显要不俗很多。

“如今公子欲以老军治乡里,自古军人治国乃取乱之道也,岂不知强秦二世而亡之殷鉴乎?”一个文士在一旁摇头晃脑的说道。

作为刘枫政策的坚决拥趸者刘建闻言而起:“腐儒之言也!须知公子之兵非是寻常郡兵,尽皆经过严格训练,个个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只要坚决的落实公子废奴均田之策,天下庶民尽皆获益,待得仓廪实衣食足之时,自会四方安定,何来取乱之道?”

“尔等流民啸聚以图存,焉知南中庶民之心?流民者,无家无业也,得公子仁义赠予田地农具以及生活之资,自是喜不胜收。然南中庶民大多蒙荫于豪族渠帅,如强行废奴均田,家奴荫客必惶惶不可终日。如再强行征田之举,豪族渠帅必定勾连而返,届时此等家奴荫客定会景从。岂不知王莽因均田废奴而亡耶?”

那位文士根本就不看刘建等人,依旧自顾自得说道:“自先汉光武以来,无论曹魏还是当朝,郡守县令多为世家豪强,鲜有寒门之士,此乃民心!所谓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纵然在南中一带暂时立足,待得日后进入西川、关凉必定举目皆敌,北伐中原无异于镜花水月也。尔等皆非世家之人,可知此举之患?”

王奇在一旁哂笑道:“夏虫不可语冰也!何为民心,此民乃天下百姓,而非世家子弟。如今之事无非世家掌握书籍,庶民尽皆无知也。公子天授之资,待得我等平定南中之后,必定教化天下。此乃万世之策,天下何人挡之?”

“圣人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也,天下百姓只需要按照指引的道路走,何必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须知圣人之道深远,人不易知也。”

崔浑笑道:“此言谬矣!愚民之策,并非正道,君子耻之,况圣人乎?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昔日商君‘立木为信’,使百姓知而后行。古贤人尚且如此,况我等乎?”

如此唇枪舌剑、引经据典,你来我往的辨论经常性的在这里出现,许多能言善辩的家伙也因此声名鹊起。在最初的时候,祖逖曾经担心过:这种过激的辩论会不会影响到军营中的团结。对此刘枫倒是不以为然: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自然不如启发式,所谓道理越讲越明。再说了,通过这样的辩论可能会发现更好的推进均田政策的方法,毕竟这些人才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自己除了占着一些穿越者的便宜以外,在思维方式上和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对此,刘枫吩咐刘建等人每天整理出各种辩论的资料,也时不时的在背后指点一下,刘建的小名气却是响亮了不少,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三个月的集训时间转眼就到,如今秋收已毕,正是用兵厮杀的最好时机。就在此事,建宁的消息也已经传来,夷人叛军在收割了城外粮草之后也是耀武扬威,准备毕其功于一役!

刘枫闻讯笑道:“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夷人数年围攻坚城不下,已成强弩之末。如此看来肉食者鄙矣。如今集训已告一段落,不知诸位有何安排?”

刘建挺身言道:“如今公子之策已经深入我等之心,何不一举六策并行,一年之内南中必大治也!”

刘枫摇头笑道:“功业如此急于建功立业乎?须知步子迈的太大是很容易扯到蛋的。”刘枫这句来自后世的冷笑话一时惹得哄堂大笑,刘建摸了摸脑袋,有些疑惑的坐下来。

卢谌倒是端着一付名士的架子,淡淡地笑了一声:“公子此言虽说奇特,但却一语中的。如今南中一带虽说世家影响力远远弱小于中土,但渠帅林立亦是不可小视。众多蛮族之人都是无条件服从渠帅。虽然这些人装备训练奇差无比,但胜在熟悉地形、人人好勇斗狠。派的部队少了定会遭遇不测,派的人多了恐怕也难以收获全功,的确是让人头痛。我等或可缓而图之。”

“依卢先生之意,我等将何以治南中?”刘建有些不服气地问道。

“以某之意,或可分布实施公子之六策。第一步一年为期,集中人手丈量无主之耕地和荒地,采取提供农具良种以及生活物资的方式,以流民、俘虏和本地佃农为主建立军屯和民屯。并以各乡军屯为基础分别编练一曲精壮,一为后续战事之补充,二为维护本乡治安。第二步三年为期,各乡里建立完善的组织和学校,不但要让少年受到教育,还要让所有的成年人也完全彻底的知晓公子政策的好处。如此一来,废奴、均田、改税则是水到渠成!”卢谌不慌不忙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刘枫闻言大喜,暗道:果然是名家之后,如此一来绝对可以将新政可能引发的动乱降到最低。正在思忖之际,霍彪道:“某以为此策可行,南中有很多未开化之人均有由渠帅洞主管理。我等一旦强势进入势必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从而造成混乱。我等或可恩威并举,打掉一些作恶多端的蛮人,并采取通商之策稳定大多数渠帅洞主。一旦屯田成功,口口相传之下山中蛮人或不战而降也。”

经过众人一番讨论之后,刘枫道:“果然集众人之智,成众人之事。古人诚不我欺也!某家自领南中都督,士稚先生为都督府长史,总领一切军政要务。云龙先生任犍为郡守,霍彪为越嶲郡守,崔悦为朱提郡守。卢谌为都督府祭酒,陆尚佐之。刘建、王奇等众人皆为各县同知,负责新政实施,如有阳奉阴违者可先斩后奏!”

听到刘枫这杀气腾腾的话语,众人面色一谨,齐声称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