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九十二章 筹谋标器定规范

后三国之鼎新 第九十二章 筹谋标器定规范

作者:半卷闲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9:06 来源:笔趣阁

“果真乃天赐之物也。真的想知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奇妙的玩意儿。”诸葛文拿着图纸看着闪着亮光的看豆,非常艳羡的说道。

“子和,此物之中包罗万象,某家所知亦不足万分之一。你且暂时潜心研究我给你的资料,一旦时机成熟,自可让你一观大略。”

“懂得,懂得。即使这几张图纸就足以让在下研究数月之久,何敢得陇望蜀乎?”

两人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笑。纵然此物是今世立身之本,但如果连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人都不能信任的话,这人品也是太差到极点了吧。

诸葛文突然问道:“公子,这柄短剑一样的东西有什么用?那三眼铳胜在火力连续,为何我等只研究单管火枪?”

“此物称为枪刺,可安装在枪管之前作为近战之用。至于三眼铳算是个过渡之物吧,即使用于近战非力大之人不能用也。这张图纸上的枪械为火绳枪,将来还会继续研制出燧发枪、后膛枪,甚至是自动火器。届时我等或许凭借一旅之师就足以横行天下,子和有意为我之大将军乎?”

“谢公子厚爱,在下自知才薄德浅,大将军就算了,能为公子之精锐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式武器,实现先祖之兴汉遗愿,吾愿足矣。”

“哈哈,只要我等在工院潜心研究,厚积薄发,必有一冲飞天之日。诸葛文听令!命你为工院第一任院长,望君勿负今日之言!另外,子和,既然担任了工院院长,就不要光一门心思的埋头研究,要学会放手培养研究团队,自己把握一个方向就行了。这科研一事浩如烟海,光靠你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的。”

“属下领命!敢请公子经常性到工院授课。想来众匠人若是能得到公子之指点,对下一步研发必是大有裨益。”

这一日,刘枫在工院授课完毕之后,信步走进铁匠工坊。此时尚在初春,工坊的铁匠们都是光着膀子挥舞着大铁锤在不停的敲击着。由于冷卷焊接枪管容易炸膛,匠人们在多次实验之后,现在采取的是热卷工艺。也就是将烧红的铁片锻打成弧形,卷在冷骨外面成管。趁着铁还没有退红的时候不断叠加卷上高温铁皮锻打成气密性较好的管壁,然后抽出冷骨得到枪管。

刘枫凝视半晌之后,突然一拍脑门:此处不远就是江边,为何不利用水力锻打。孰不料,一想到水力,流水线这个词汇却又突然出现在脑海中。是啊,如果仅仅靠个别工匠的手工制作,何时才能制造出足以成军的武器装备?但这流水线的关键在于标准,重新指定尺度标准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想想都头疼。实在不行,还是交给诸葛文吧,谁让手下就这一个能用又好用的人呢。

“公子留步,属下有事禀告!”

刘枫停下脚步回头望去,只见陈集快步而来,便招呼道:“励之,闻得尔经常不在工地监理,却终日混迹于工院。如今前来找寻某家,所为何事?”

“公子容禀,所有务工之人尽皆感佩公子恩德,人人尽心竭力。更何况在下已提拔数名监理之人,定然不会误事。今日前来找寻公子,主要是为了推荐两个人。”

“请讲。”

“这二人乃是我在中原游历之时,偶尔结识的,名叫裴憬、马玉。此二人虽为名家之后,均不喜经学,偏致思于天文地理、奇门机巧。在听闻公子有呼唤神雷攻城拔寨之能,故而不远万里前来。”

“哦。”刘枫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看来自己当初在青徐之地使用炸药的消息还是泄露了一些,不过这也不要紧,随着工院的发展,那样简单的技术是不值得敝帚自珍的。不过这两个素不相识的家伙想过来探听虚实自然是不可能的。

看到刘枫一幅无所谓的样子,陈集连忙说道:“公子,此二人在地理、水利、机关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如果能收入帐下,必将会工院发展作出不小的贡献。公子何不拨冗见之?”

“裴憬是司空裴秀之孙、巨鹿郡公裴浚之庶子,虽不以德行见闻于士林,然其不但继承先祖父地理之学,亦拜入水家门下习的识察水脉、兴修水利之能,还曾多次在建康主持蒙冲斗舰建设,一时之俊才也。那马昱乃天下名巧马钧之后,不但家学渊源,还曾在清河崔氏门下研学数年,在农学、机巧方面亦有建树。”

刘枫闻言,道:“此二人如今在何处?速速带我前往一见!”这特么的真是瞌睡送枕头,正苦恼缺少人才的时候,这不就就来了吗。

刺史府议事厅。刘枫端坐在案几的后面,仔细打量着陈集带过来的两个人。

“公子说笑了。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召唤雷神之说无非是愚夫以讹传讹罢了。我等今日冒昧前来,并未为何人探听机密,纯粹求学问道也。作为交换,我等愿以一策换此中之秘。此策或可提高工坊生产效率数倍,乃至十数倍之多,不知公子意下如何?”身穿青色长袍的裴憬说道。

“呵呵,瞒者瞒不识。所为神雷无非是重新调整比例的火药罢了,如果二位有机会在现场,焰硝之味道焉能瞒过尔等。不过在下倒是对二位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有些兴趣,不知可否赐教一二。”

“世——世间之事,大——大多如此。我等之策无非是细——细分工序罢——罢了。不——不——”另一位短褐打扮的男子说道。

“公子勿怪,马兄不善言辞。我等之策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就是将以前一个工匠从头到尾的做法改成每人负责一道工序,整个生产环节如同流水一般。如此一来,每个人都很容易精熟自己的工序,效率自然提高了很多。”裴憬在一旁插言道。

太阳,这俩不会也是疑似穿越吧,还是说没有配备系统的自己也算是个“天选之子”?想到这里,刘枫道:“不瞒二位先生,此事某家也曾有所筹划。不过。。。”

“公子可是担心装配的问题?重新定制度量衡即可”。马昱期期艾艾的说道。

“此事某家与马兄交流过多次。自始皇帝统一度量衡之后亦五百年之久。如今不但各州尺度不一,甚至每个工匠手中尺度都不大一样,故而分解之后的器物难以吻合。如若公子能在属地重建标器,此事便迎刃而解矣。”

刘枫鼓掌道:“二位实乃真知灼见,然此事知易行难,不知二位可否留下行此泽被后世之盛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