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151章 开府平西指楼兰

后三国之鼎新 第151章 开府平西指楼兰

作者:半卷闲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9:06 来源:笔趣阁

“某家计划,西北路都督府未来准备在西域设置四个都护府,现有西域之地以白山为界,设北庭南院两个都护府,南院以西的萨珊及贵霜、大夏故地设安远都护府;北庭以北以西的月氏、大宛等地设定西都护府。作为第一个设置的南院都护府,一是掌管白山以南军政事务,行汉王均田地、兴教育之策,固本培基,以期将来改都护府为刺史府,是西域之地永为我大汉之庭院。二是外联大秦,伺机剿灭萨珊,重开丝路商道,使安远、定西成为大汉领土之藩篱。”王猛起身指着背后的地图侃侃而谈。

尉齐惊叫道:“如此之胸襟可谓天人也,某家不才,愿附大都督骥尾,共创西域之未来。”

阿史那道:“俺也一样,此生跟定大都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二位既有此愿,某自是开怀也。不过我等皆是汉王属下,跟定某家的话语,今后切不可再提也。”

王猛想了想又说道:“二位如有机会聆听汉王教训,或可知道某家之略无非小道也。不过汉王之宏图远非凡人能够理解,某建议二位可以先深入了解一下,再做决定也不迟。如因政见不和,二位及家族皆有转圜之余地,我等亦可为友也。如果成为汉王手下,再行反悔作乱之举,自取祸事也。这样吧,崔先生曾为汉王之记室,明了汉王所有军政事务之内涵,二位不妨多多请教。”

“遵大都督令,尚请崔都护不吝指教!”尉齐、阿史那齐声叫道。

崔浑也比较满意尉齐等二人,毕竟自己肩负拓土开疆的重任前往西域,没有几个地头蛇帮忙是不行的。在离开都督府驻地之后,主动邀请尉齐等说有使节来到自己下榻之处,用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使劲的“蛊惑”这些年轻人,初步搭建起南院都护府的框架。

此时的王猛给刘枫修书两封,一封自然是为凉州几十万俘虏多要粮草物资,并奏报了自己在西域的战略布局以及请令由崔浑出任南院都护府都护,另一封则是索要了大批文武毕业生以及各种工匠。此时的王猛已经被近卫军那超凡脱俗的战力所诱惑,决意在西北路复制一个“天命汉王”的神话。

初平七年八月,长安。从天水回到王府不久的刘枫,就接到王猛书信,立刻命人召集祖逖等人前来议事。

“汉王,景略此策可行也。如今各地均已丰收,赈济凉州之事易尔。至于在西域设都护府一事,两万马步军就足矣。但是,若要和萨珊波斯开战,则兵力不足也。若从凉州或蜀中调兵,为了那片孤悬万里之外的领土,恐怕得不偿失也。”祖逖捻着胡须说道。

“士雉此言差矣!”麋承道,“昔日商道通达之时,可谓获利巨万矣。更何况工部之中各种新奇产品层出不穷,足以从大秦以西换的海量金银物资,何来得不偿失乎?”

刘枫的思绪却已经飞到后世。对于萨珊波斯,他虽然知之不详,但是那里的石油资源却是绝对不能放弃的,纵然自己现在连蒸汽机都还没有做出来,但是这并不妨碍先行占据波斯湾周边的计划。

“既是如此,不如分区域调兵,抽调两万关陇军如甘凉,将甘凉军尽数调往敦煌,供王猛驱使。此后再从汉中、巴蜀调兵拱卫关中。不过,景略还索要大批学子工匠,不知子和你那里有没有困难?”祖逖问道。

“此事虽有困难,但如今学院即将毕业学子近两千人,或可拨一半给西北路,至于工匠嘛,可采用一老带三新的方式抽调三五千人。”

“不可,此策有些小家子气了。”刘枫想了一想说道:“既然景略想在西北下一场大棋,咱怎么也得帮帮这个场子!”

“先生,晓谕关陕甘凉以及中原各地,凡迁徙到西域的汉人,人均永业田五十亩,官府负责沿途所有给养以及农耕物资,并免三年税赋。迎娶当地女子为妻者,再免一年。”

“士雉先生,在各军中传令,年过而立之年者均可报名前往西域定居,待遇比较移民增加一倍。告诉弟兄们,要给老子多生儿子。每生一个,官府赏钱一贯。”这句略显粗鲁的话语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刘枫缓了缓,说道:“麋老,麻烦您准备粮草物资。从虎牢关一直到鄯善,沿途设置粥棚,确保移民途中给养。”

“未来的西北路将是我等发展的两翼之一,不能不重视起来。这样吧,在士子、工匠中广泛动员,并抽调部分汉王大学堂的师生前往敦煌,成立工院西北分院和汉王大学堂西北分院,力争在五年之内在甘凉及南院都护府普及基础教育。子和,这件事你负责,一切以自愿为主,所有前往的西北者一律待遇从优。”

“云龙先生,您那里的民屯和犯屯能否抽调一部分前往西北屯垦?民屯待遇等同移民,犯屯嘛,不妨在到达西北后改为民屯,将来只要遵守汉王府所有律令,在经过两年民屯之后就可全部在当地入籍。”刘枫想了想转头对胡翔说道。

胡翔点头道:“如今已经有许多民屯都准备转自耕农,如果想要动员他们西迁,恐怕要提供更加优惠的待遇,不如将他们的永业田面积提高二三十亩,或许更有诱惑力。至于犯屯,属下认为成法不可轻易调整,不如直接强令迁徙,待改造期满之后再视情形而定。”

“如此......”刘枫沉吟良久后说道:“永业田面积不变,再动员他们的时候,可以加上一条,同意他们在官府的同意后自行开发荒地,耕作三年后土地归自己所有,可以继承或在官府监督下买卖。荒地开发后撂荒三年以上者,官府将无偿收回!”

“云龙先生有所不知,以往的耕作多为广种薄收,一人百八十亩也是能够照顾过来的。不过在未来的几年,科学院将会广泛推广精耕细作,亩产量将会提高两三倍甚至更多。不过到那个时候,一人耕作五十亩都将会力不从心。更何况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还将会进一步降低,这永业田的标准和数量都将会再次调整,目前还是暂时不动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