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176章 茶棚三问民心暖

后三国之鼎新 第176章 茶棚三问民心暖

作者:半卷闲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39:06 来源:笔趣阁

回到客栈之后,刘枫就像个“宝藏男孩”一样,被卢谌、封奕追问个不停。封奕倒是好一些,这卢谌不管怎么样也和自己的主公相处多年,居然还不知道主公居然还会吟诗作赋。

真特么的太阳了狗了,不就是为了泡妞显摆一下吗,怎么还被这两个家伙盯上了呢。刘枫也不好摆出汉王的架子,只能不厌其烦的解释了几句。

翌日清晨,刘枫带着卢谌、封奕二人出现在武功县衙之外。虽说是为红颜而来,实地查看一下“老丈人”的品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卯时刚过,县衙前已经熙熙攘攘,贩夫走卒往来不绝,更有一些准备告状的百姓、豪绅以及看热闹的百姓聚集在大门之前。封奕道:“看来今日的案件倒是不少,或许可以试一试这个县令的深浅。”

刘枫道:“封兄因何而知案件不少?”

封奕压低声音说道:“主公请看,这些准备告状的人看似拥挤,但大致可以区分出十几波对立的团体。由此可知这些苦主定当不是为了一个案件而来。”

在一阵阵点卯的梆子声过后,县衙大门徐徐打开。只见在三班衙役的“威武”声中,

苏道质稳稳当当的端坐公堂之上。卢谌点头道:“这苏县令坐姿稳重,面相雍容,想来不会是奸佞之徒。”

正说话间,只听得苏道质大声说道:“今日本县升堂审案,各位不必害怕,只管上前诉说冤情,本县一定秉公断案,为尔等做主!”

进入公堂之上的三五十人个个面面相觑,无人愿意去当这个出头鸟。苏道质继续说道:“目前正值夏收季节,午时之后本县还要带领衙役到乡里去察看田间轮作之事。今日各位不必一个一个申诉,只管大胆地按照事实一起述说。”

堂下众人闻言更是疑惑,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是一付疑惑不解地样子。

封奕低声说道:“昔年凤雏庞士元也曾如此半日之内处理县衙百日之公事,难不成这苏县令也有此经天纬地之才?”

在苏道质地再三催促之下,堂上顿时混乱成一片,每个人都叽叽喳喳地述说着自己的冤情和辩解。约莫半个时辰之后,苏道质一边仔细询问着案情,做出明确的断案结果;一边批阅着手中的公文,手中朱砂笔在文件上批注着。

在有条不紊地宣布了八件案子的处理结果,苏道质对剩余几个人说道:“尔等关于田地纠纷一案尚有部分内容需要查证。正巧某家今日也要去南关上营检查夏收,稍后尔等与我同行即可。”

说罢,便在围观百姓的赞扬声中,离开座位径直向后堂走去。卢谌道:“果真见面更胜闻名,此人之能力堪称卓越。即使没有苏姑娘的原因,也绝非池中之物。”

刘枫饶有兴趣的说道:“没想到如今正值双抢季节,我等不如继续微服跟随苏县令前往上营,如此也能实地感受一下关中庶民之疾苦。”

“如此甚好,属下现在就安排车马,我等立刻起身前往上营等待。不过主公,何谓双抢?”卢谌一边答应,一边不解的问道。

“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冬麦收割和玉米红薯的种植,自然需要耕夫抓紧一切时间抢收抢种,如此可谓双抢矣。”刘枫笑着答道,丝毫没有泄露后世名词的愧疚感。

作为掌管领地内郡兵和预备役的右军师,调集一些车马自然是最为简单不过的了。在刘枫拟定的编制中,军务院由他任院长,祖逖、卢谌分别担任左右军师,掌管野战军、郡兵、军屯等一切事务。

在通往南关官道的茶棚中,刘枫有一句没一句的和掌柜的聊着。

“小人不过是因年老无法耕作,故此在这里卖些茶水营生,贵人莫要以掌柜相称,称呼小老儿老胡即可。”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诚惶诚恐的说道。

“老人家不必如此,想来某家作为流民的时候,境况比起你老可谓天上地下也。如今家中还有什么人?生活如何?”

“原来贵人也经历过流民的苦难?如今可在关中入籍?小老儿和里正甚为熟捻,若是不弃,或可入籍上营。唉,人老了就是话多,想来贵人定不会需要了。小老儿原是并州人,因胡乱举家流徙于此。在苟延五年之后,有幸成为汉王在籍之民。现有良田百亩,两个儿子均以成家立业,家中余粮足以应付一年有余。只可惜老伴死于流徙途中,无福享受如今的安逸喽。”

刘枫皱眉道:“按照汉王定制,每户均有五十亩永业田,一名男丁可分田或开荒五十亩,女口亦可分田三十亩。适才听老丈话语,家中男丁至少三人,女口亦有两人,为何仅有百亩田地?莫非县府有欺上瞒下之嫌?”

感受到刘枫话语之中的丝丝寒意,老者慌忙解释道:“贵人有所不知,南关背靠小华山,可开荒土地原本就不多,再加上中原流民蜂拥而至,自然不可能按照汉王定制分配土地。好在县太爷多次邀请农部专家前来指导,如今每户均能实现一年两熟,虽说秋收以红薯玉米为主,不如小麦金贵,但是混个肚子圆还是没有问题的。”

刘枫点头道:“不错,好的施政就应该是因地制宜。不过敢问老丈,如果其他地方能够保证分配永业田,并允许自己开荒。迁徙途中的川资费用,以及开荒的花费都有官府负责,你愿意举家迁徙吗?”

“这个——不知贵人是何等身份,预教我等迁往何处?”老者期期艾艾的问道。

“孤乃汉王刘枫是也。如今中原各处流民纷纷西来,关中各地已经不堪其重。某家有意将部分熟知我等新政的在籍之民和各地流民混杂在一起,分批迁往荆南一带。那里气候适合种植稻米,可实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若是荆南开发成功,我大汉将永无缺粮之虞,庶民亦可安居乐业也。”

“小老儿参见汉王,适才有眼不识泰山,万请恕罪!”老者慌忙下跪行礼。

刘枫双手搀扶道:“老人家不必如此,迁徙一事并非强制之举,不知老人家对此有何看法?”

“禀告汉王,我等皆受汉王之生死人而肉白骨之恩,自当以死相报。想来荆南一带纵然险恶,岂能与流徙之时相比。更何况汉王之仁义天下闻名,若是汉王定策,我等定万死不辞!”

“多谢老丈直言,孤心中有数了。稍后苏县令即将到此,您切不可泄露我等身份,只当我等为寻常游学士子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