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七十五章 雄图伟略聚群贤

后三国之鼎新 第七十五章 雄图伟略聚群贤

作者:半卷闲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18:53:05 来源:笔趣阁

崔浑话音未落,又一少年拱手言道:“清河崔氏四子崔潜见过公子!在下虽年幼识浅,亦知古之圣人皆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如今祖宗法制具在,何需改弦更张以失人心也。”

刘枫看了一言这个年龄在十四五岁的少年,笑道:“清河崔氏果真不凡,如此麒麟儿,各个堪称温润如玉,谦谦君子也。请问崔四公子,适才所谓之人心,士大夫之心乎,庶民之心乎?不论是黄巾之乱,还是如今的流民四起,其根源皆在于世家豪强对土地财物贪婪无度罪恶贯盈,在巧取豪夺之后,失地庶民在无法生存之时自然就会揭竿而起,所谓官逼民反就是如此,不过此‘官’实乃世家豪强矣。刘渊区区匈奴遗种,穷兵凶于胜负,尽人命于锋镝,淫酷屠戮、无复人理,其乘晋室之衰,奄有河汾之地。其所以能据中国者,原乘我民心之叛,而用以张其威,所以到处望风溃散,未尝一战而窃取天下矣。故曰: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下卢氏次子卢勖。适才公子所言皆是世家之罪恶。然士族以经学传家,世代簪缨,德行端正,清廉正直、不畏强权者屡见不鲜,士族罪恶之论有失偏颇矣!季汉之武侯莫不是出身士族乎?。况天下学子大半出自门阀士族,敢问公子,天下可居马上得之,亦可以马上治之乎?然如今之世可治理内政之人全部是出身门阀世家,不知公子今后当以何人治国?”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那些事豪门、附权贵之读书人即使为官一人,必不以忠君爱国、出治临民为本分,其行事必以满足豪门私欲,鱼肉乡里、为祸一方,庶民莫不有‘时日曷丧,及汝偕亡’之心。如此治世之才不要也罢。待得南中平定之后,某将广开学门,为庶民学子打开一条上升通道,料想五七年之后县郡之才必定车载斗量矣。”

看着云淡风轻的卢谌、崔悦二人,以及这几个少年跃跃欲试的神情,刘枫暗想:看来这些家伙是早已经做好准备了,一旦自己在辩论中赢得众人的称赞和拥护,短期之内将不再有缺乏内政人才的忧虑了。想到这里刘枫决定祭出自己的大杀器——造纸印刷和科举,虽然他心里清楚,科举和教育只能打破士族享有的政治特权,使寒门庶民能得到更多的上升机会。而真正给世家大族毁灭性打击的则是残酷的战乱,因为只有暴力才能够最有效的打破各种规则,只不过这后者还是暂时秘而不宣的好,要不然真的举世皆敌了。

想到这里刘枫笑道:“卢世兄此言的确是实情。如今我等仅有四郡之地,理政人才就已经捉襟见肘。如今各位贤达到来,某家实在是兴奋莫名,希望诸位能够留在此处,吸纳流民、教化蛮夷。即使此策无法推广全域,亦可将南中一带打造成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后花园。如此一来不论中原如何战乱,此处终究可以为我族保留一分元气!”

崔悦抚掌道:“此行不虚也,不知公子将以何策治理南中?”

“一曰均田。重新丈量土地,均给天下之田于万民,兴富民之本。无论流民抑或出山之蛮夷人均永业田20亩,不得买卖,违者重罚买卖双方。所有永业田不征收任何税赋,地主豪强之家人奴婢皆按此标准实施。”

“二曰开荒。所有无主荒地均由县府负责采取军屯或民屯方式开荒种田,鼓励个人参与开荒。所有开荒者种植五年之后归个人所有。”

“三曰改税。所有税收划分为两类农税和商税,农税采取递进方式,除永业田外百亩之内三十税一,百亩之外十税一;商税在南中一带只需缴纳一次即可,广而言之普通商税三十税一,具体将付有司制定并颁布之。”

“四曰教育。三年内在郡、县、乡分别建立三年制小初高学校,十五岁以下儿童都必须入校读书,凡不送子女入校的,父母都要受到处罚,学生的所有学费和书本费由郡县提供。择其优秀者进入南中学院学习。”

“五曰组织。如今乡邑之中虽有三老之制,颇能率民为耕,然终究不美,极易为豪强所把持。某计划成立军政部,在乡里征调数人参军受训。经两年训练后,这些人全部返乡作为基层军政官,和三老乡绅及庶民代表共同管理。”

“六曰废奴。国家政法不立,豪贵恣横,至使民户殫尽,委输无入,吏断常俸,战士绝廩。某意全部罢断诸荫户,尽还郡县。凡奴婢、部曲有意自由者,皆听之,无意,亦由之。”

刘枫六策一出,崔悦倒吸一口凉气,暗道:如此一来,庶民必有南向之心,刘枫也会因此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本。他抬头看看刘枫,又看看祖逖和卢谌,这两人的表情各不相同,祖逖皱眉沉思,卢谌却是双眼放光,面露狂热。

卢谌道:“主公之言极当。欲以一己之力挑战天下门阀,此事想想就觉得热血沸腾。成败暂且不论,有幸参与此等盛事足矣慰平生之愿也!属下以为首要之事要迅速组建一支队伍,先行学习主公的施政方案;然后向所有占领区派出工作队,考察当地的民情,包括经济、吏治,宗族等情况,再根据各乡里实际情况迅速推行主公定国之策。不但可以快速安定三郡,一旦消息传出,其余各郡或可传檄而定也。某虽不才,愿请缨而为之!”

刘枫起身施礼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得先生相助,某如鱼得水也,组建工作队一事可从长计议。某在江夏之时,曾聚集幼童数千人集中学习治世之理念,想来如今可用之人至少三五百人。士稚先生稍后在军士中择选年老军功人员千余人组建一队,再传檄宜宾,着云龙先生甄选可用者尽数送来朱提。待人员到齐集训三月之后,尽数交由卢先生驱驰。我等大军且在此修整,数月之后南下建宁。”

崔悦佯装不悦的说道:“主公何故厚此薄彼也,某家也愿共襄盛举,为了让这个卢老儿独成其功?”

看着这两个争着喊主公、斯文全无的名士,刘枫笑道:“崔先生不必如此,以某之意,先生能否在参与集训之后,屈尊朱提郡守?在此一郡之地尽展平生所学,为南中,乃至大汉建设一个新政的示范之地!如此之荣耀,足可与卢先生媲美矣!”

“谢主公青眼有加,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之厚望!尔等还不上前参拜主公!”崔悦在大喜之余,连忙对着身后的四子呼喝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