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君子遐福 > 第六百三十三章 文教改革?

君子遐福 第六百三十三章 文教改革?

作者:柒师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4 11:05:39 来源:笔趣阁

这年头还不实行到处乱跪。

一般双膝下跪,不是有活命之恩就是有很大冤情啊。

这人...可是有冤吗?

董钰看了看伍桐,伍桐也疑惑的看着梁子。

还是年轻人反应快,二狗一只手向上拽着自己的老叔,一边和伍桐赔礼,“会肃国公,俺老叔,俺老叔这是见了肃国公,惊喜的...”

伍桐也明白了,呵呵笑了两声,伸手帮着那庄稼汉站起来。

这给罗戎吓了一跳,赶忙走过去一只手给这庄稼汉拎了起来。

伍桐看了一眼董师,看到这老头没被吓到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也就没说什么,“看你这样子,应该是个庄稼人啊,叫什么名字?”

这人腿还直打哆嗦,可嘴比脑子快,“俺,俺叫陈梁。”

“陈梁啊。”伍桐笑着点了点头,“来城里是做什么?快农耕了,是来买种的?”

陈梁摆头,有些打怵,“俺是看到城门口贴的告示,要招工嘞,俺就来报个名。”

招工?

伍桐想了想,“噢,银行的,确实是在招工。你从城外来?进城报名的人多不多?”

陈梁回想了一下,“人多,好多人都是冲进来的。”

二狗推了自家老叔一下,焦急说都“老叔,你先去报名,等会儿怕真就来不及了!”

“啊,是是是。”陈梁看了看远处,回过头又看了看肃国公,一时间竟不太敢走了。

伍桐笑了一声,“晚些去也无妨,我问你些事情,可否?”

现在去了也不一定能赶上,可要是和肃国公说说话,好像也不亏,陈梁暗暗想到。

农民也有他们自己的智慧,见识少没读过书,可谁又不是傻子。

“您问,肃国公您问!”陈梁有些谄媚的笑着。

刘秀才暗暗摇头,也是佩服陈梁的脑子,那双腿都快抖成筛子了,面上竟看不出害怕。

“家中有几口人,地又有几亩?”

“俺家就俺婆娘,俺家娃和俺,地有十几亩。”

“一年收成缴了税,可够活用?”

“活是能活着,也就能活着。”

伍桐忽然沉默了,这么多年,其实一直没变过啊。

董钰一眼就看出伍桐在想什么,不过这孩子心是善的,就是善良的容易共情啊。

二狗突然开口道,“肃国公,老叔他就是没想好,种地能有多少钱啊,做工才赚钱,这不是招工啊,这一个月下来,俺老叔家也能吃些好的。”

刘秀才眨眨眼,看着这个跟着自己身边学了两年字的少年人,很有急智啊不卑不亢,真是不错。

伍桐眼珠一转,看向二狗,“你是印刷局的卖报,今年多大?”

“回肃国公,小人,小人今年十四...”

“十四?”伍桐皱着眉打量着二狗,“看着不像,有些瘦弱了,可是家中困难?”

“以前过得紧巴,现在好多了。”二狗一脸感激的说道,“俺家三十亩地,一年到头根本攒不下钱,直到俺成了印刷局的卖报郎,俺家这才好过一下。前些日子肃国公您招工,俺爹就去了,一天十文钱呢。现在好多了。”

二狗拉了拉自家叔叔的衣服说道,“这不,俺老叔现在也要去吗,肃国公您是好人,俺们都信您。”

不得不说,二狗子最后的马屁真不错。

陈梁也点头应和道,“肃国公,俺们都信您老人家,一天一结账,俺们都知道。”

说来说去都是钱的事。

伍桐哭笑不得,不过这也正常,实打实的铜板才能让百姓相信你啊。

“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伍桐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陈梁?”

“小人在。”陈梁刚才也不知道和贵人怎么说话,自家侄子倒是有礼有节的,陈梁也学着侄子的动作和语气。

“这次招工是蜀州府负责的,主要是盖楼,这个告示上都写了,陈梁,你且好好干,工地也是有评级的,你要是干得好,下次政府招工也会优先考虑你的。”伍桐顿了顿,看向二狗,伍桐温和说道,“你说你十四岁了,这个年纪能有你这般姿态很难得,在印刷局学了字?”

二狗点点头,开始介绍刘秀才,“这位便是教我识字的老师。”

刘秀才双手耷拉着,抵着脑袋,“学生刘旻见过肃国公。”

“刘旻。”伍桐点点头,“我知道你,听说锦阳印刷局刚成立,还没有宣讲员的人选,你是自告奋勇来的。”

刘秀才的头埋得更低了,“学生,学生确实是自己来的。”

“这是好事,你怎么看起来这么愧疚?”伍桐皱眉问道。

董钰也看向这个老秀才,这头都快塞进裤裆里了。

“学生寒窗苦读三十年,只考了一个秀才,科考也有二十余年,中举是此生无妄了,学生家中全凭妻子操持,学生真不知如何是好。”刘秀才说到动情处,声音呜咽了起来,抬手用衣袖擦了擦眼角,“学生听说印刷局在寻识字的宣讲,瞒着妻子来得了一个宣讲的职位,拿了俸禄,这才让家中多了些米面。”

“肃国公,学生罔读了圣贤书啊,若非学生来印刷局,学生的妻子还不知要苦到何时!”

刘秀才说道最后竟嚎啕大哭起来。

伍桐受不了这种哭哭啼啼,大喝道,“刘旻!”

“学生在。”刘秀才还是大哭。

伍桐无奈,“刘旻,你读了三十年的圣贤书,你都学到了什么?”

董钰也看了过来,他是大儒,也参加过科举,更是连中三元,面对一个读了三十年连举人都未考上的秀才,董钰很好奇,他学到了什么?

“学生,学生学到了...”刘旻忽然仰头,迷茫的看着四周,泪水还在眼眶,看不清事物,可刘旻却从模糊的世界里看清了一束光,他回想自己的前半生,又想起整日诵读的圣人言语,肃国公猛然一问,竟让他有些茫然。

自己都学到了什么?

怎么那些圣人文章都想不起来?

不,不是想不起来,更像是没有和用处一般呢?

刘旻张着嘴,“学生,学生学到了男人要养家。”

伍桐忽然笑了,董钰想了想,微微皱眉。

“考上举人,朝廷任了官员,不就可以养家了?”董钰纳闷,回想自己的一生,似乎没有养家的这种烦恼,哪怕是在山中隐居,也未因粮食发愁。

那些想请自己出山的人会送的,再不济,自己的字也能换的衣食无忧。

“董师不知,我朝一科中举百二十人,可近一千个秀才才能出一个举人,这就是十二万人了,再加上那些童生和未考童生的,这个人数数不胜数。”伍桐没想到自己还能给董师上一课,愈发精神,直接摆出数据,“董师,这些秀才只有科考一条路,年年科考年年不中,若是家中没有厚才,这圣贤书读到最后便愈发清贫了。”

“这位刘旻刘秀才就是如此。”伍桐看着刘秀才,“我说的可对?”

“对,肃国公说得对。”刘秀才长叹一声,“学生便是年年不中无可奈何,想做个教谕也没有门路,若不是印刷局,学生真不知如何是好。”

伍桐眼珠一转,忽然对董师说道。

“董师,这才是百姓,哪怕是读圣贤书的百姓,也是这般清苦。”

“我们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也要改一改蜀州的文教。”

最后一句话才是最重要的,伍桐忍了很久还是忍不住对科举动手了。

董钰摆摆手,“这件事容老夫在想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