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君子遐福 > 第六百五十七章 周军的古怪

君子遐福 第六百五十七章 周军的古怪

作者:柒师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1:41 来源:笔趣阁

元江道人领着科学院同僚日夜兼程来到了剑阁关。

到了剑阁,却是长春道人来求见肃国公。

长春道人虽然道法修行什么的差了些,可对于火药枪炮这方面,称得上是天赋异禀。

叶旺掀开中军帐,见是长春道人,连忙将他请了进来。

长春道人走进来,“见过师叔。”

“来了?”伍桐笑了笑,“这一趟赶路累了吧?”

长春道人摇头说道,“不累,弟子以前也没少行走,这点路程无恙的。”

“我都忘了道门都要求习武。”伍桐指着一旁的座位,“坐吧。”

长春道人小心坐下,然后看着伍桐,等着他发话。

“那个东西...”伍桐停顿一下,“你们研究的怎么样了?”

长春道人激动说道,“师叔的方法是正确的,弟子照着师叔说的办法,真的分离出来许多东西,性质不同,元江师兄正在摸索它们的用途。”

“不用研究了。”伍桐摆摆手,“我告诉你们怎么用,只不过之后要做的事情,你们或许不太想做。”

“师叔但讲无妨。”长春道人起身应道。

“走吧,这件事我得给你们一个解释。”伍桐掀开帐门,领着长春道人来到了军中的一处空地。

这也是剑门关的军营,平时训练就在此处,这边的土地已经被夯实,远处还有高矮不一破破烂烂的土墙。

伍桐指着那些矮墙说道,“拿它们试试。”

士兵们开始搬运车上的陶罐。

长春道人看着陶罐,觉得有些熟悉。

这时候叶旺已经带着科学院所有的道士赶了过来,元江道人等见到伍桐齐齐躬身,“见过师叔。”

伍桐摆摆手,“先看看那东西的威力吧。”

士兵不知所以,将陶罐搬下马车也不知道怎么使用。

叶旺走过去,吹燃了火折子,捞起一个陶罐,将上面插着的引线点燃。

右脚一抬,勾起一个陶罐撞在远处的矮墙上,陶罐直接炸裂,里面的东西流淌出来印在矮墙上。

叶旺看了一眼手上的陶罐,引线已经烧的差不多了,抖手一甩,陶罐撞向矮墙,自然也逃不过碎裂的命运。

但是,这个陶罐却流淌出火焰,橘红的火焰微微泛青,燃烧的时候升起几缕黑烟。

光看燃烧其实也没什么,毕竟这种效果烈酒也能做到。

叶旺扭头看向伍桐,他也想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伍桐笑了笑,“去接水龙过来。”

士卒闻言一愣,也不敢过问,听从命令去接水龙。

这时候伍桐又扔了几个陶罐过去,那火势随着流淌出来的液体肆意蔓延,搭建的矮墙已经承受不住开始碎裂。

长春子已经知道自己等人分离出来的液体可以用于燃烧,只是这种程度,真值得师叔这般看重吗?

水龙接过来,伍桐一声令下,士卒将水龙对准火焰,开始呲水。

然后一个违反常理的现象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随着水龙不断引水,矮墙上的火焰不仅没有被浇灭,反而借着水势蔓延开来。

火焰已经不只在矮墙那一处存在了。

长春子踩着十方鞋不怕死的向前探了几步,感受到火焰的温度,不自觉的抽动了一下鼻子说道,这东西要是炼丹会不会更好。

元江道人脸上的震惊还没有褪去,他转过头看向伍桐,这种水都扑不灭的东西是师叔令人送到科学院的,怎么分馏也是师叔说的。

他们几个人只是在师叔的教导下分馏出来的产物竟然这么神奇?

师叔一定是知道这东西的。

元江道人转向伍桐恭敬问道,“师叔果然见识广大,这种遇水不熄的火焰当真神奇。”

伍桐摇了摇头说道,“这是科学。”

“科学?”元江道人一怔,“这就是科学院要研究的东西吗?师叔愿意教给弟子?”

“你们不是已经在学了嘛。”

伍桐望着石油分馏产物燃烧的火焰,“用土埋!”

叶旺闻言急忙带着士兵去掩埋。

不急不行啊,这些液体因为水的加入蔓延的太快了,再不给它弄灭的话,这群人都得陪着做烧烤。

长春道人已经被叶旺扔出来了,伍桐随手按着后背让他落地。

“你们看这东西如何?”伍桐指着身后的矮墙,已经被石油的分馏物燃烧的又干又脆,一捧灭火的土打上去,都能刮碎一些。

“遇水不熄此物确实神奇。”元江道人感叹道,“只是不知道这东西还有何用处,还请师叔明示。”

伍桐看着这个在未来价格飙升的东西,心里盘算着这几个陶罐下去能买多少仲雪糕,“这东西是一种油,遇火不熄是一个特点,另外他在燃烧时也会产生毒气,现在又正值存亡危急之秋,所以,我打算将这东西用在军事上。”

看着面前这些穿着道服的道士,伍桐按了按眉心,“我担心你们会觉得此举有伤天和,心里有负担。”

“叫你们来是和你们点明,这东西我要用来杀生,你们便是不喜也无用。”

伍桐转过头说道,“罪孽就有我来承担。”

元江道人看着伍桐,急忙躬身说道,“弟子方外人,自幼习得上天有好生之德,却也不是迂腐伪善之人,师叔和我们说明此事,也是心中不忍吧,可这世上太多不得不去做之事。”

伍桐听着元江道人的话,微微一怔。

“弟子也不是闭塞视听之人,自是知道蜀州现在的形势,外有强敌,师叔想保全蜀州,自然要行非常之事。”

长春道人听了一会儿转过头看向叶旺他们扑火的身影。

元江道人继续说道,“师叔,弟子也是蜀人,不知周而知蜀。”

伍桐忽然笑了一声,“我本想让你们没有心理负担,你反而开导起我来了。”

“放心吧,我没有什么负担,对于杀生这件事我心里有一杆秤。”

伍桐解释了一句,想了想又问道,“元江,你师父是怎么看待世人的?”

元江道人回想了一会儿,“师尊曾说四时皆靠善信,受人恩惠是善缘,道家讲因果,种善因,善信种了善因,贫道就不能让他们吞了恶果不是。”

“师叔,那些人便是恶果。”

“弟子恳请师叔将他们挡在蜀州之外!”

元江道人深深作揖。

伍桐看着元江道人,这种家国情怀还是挺少见的,至少伍桐到了这个世界之后见到的人,除了靖王有这种情怀之外,其他人满脑子想的只有私利。

蜀州这地方,真是奇怪啊。

叶旺带着人将石油的火扑灭,脸上有几处被烟熏的漆黑印记。

“道长,都扑灭了。”

伍桐指着刚才参与救火的士卒,“六叔,从账上支点钱出来,请他们吃点好的,酒就别喝了。”

叶旺点了点头。

“这东西怎么样?”伍桐一仰头,叶旺顺着伍桐的目光看过去,那边是已经分装好的几百个陶罐。

叶旺想了想,“火攻可以,遇水不熄出乎意料,能打个措手不及,只是想用它来决胜负,怕是很难。”

“这话在理,俗话说一力降十会,哪怕咱们手中的武器再精良,也仅仅只有五万人而已。”伍桐摇了摇头,硬实力的差距是弥补不了的,哪怕大慈大悲加特林菩萨来了也不好使。

“外面这些人要怎么挡?”叶旺问道,最近三哥将手底下的斥候都扔出去了,来来回回也探查了许多情报,周国与魏国,至少有三十五万人参战。

这场战斗从施州开始打,沿着边线一路打到了蜀州。

魏国边城沦陷十数。

叶旺想了一下,“道长,莫不是魏国又想诱敌深入?”

伍桐摇摇头,“不好说,毕竟阮凌辅现在有了火药加持,炸开边关还是有可能的,就是不知道他们到底与魏国有没有联手。”

“这个情报确实打探不出。”叶旺低头略显无奈,旋即又问道,“道长,你说阮凌辅有了火药,那剑阁关的关隘城墙是不也挡不住他们吗?”

伍桐回身望了一眼巍峨城关,笑了笑,“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这的原因。”

“道长有办法?”叶旺一愣,下意识脱口而出。

“并没有。”伍桐耸了耸肩,转身走了几步,“六叔,这东西你会用了吧?”

“东西?”叶旺看向那些陶罐,微微一愣,“这东西挡不住吧。”

伍桐笑了一声,“也不知道三叔的斥候回来没有,我让他打探的几个消息有没有眉目。”

叶旺不明白道长怎么这般轻松的转了个话题,什么消息能比外面的大军更重要?

“大哥现在在哪呢?”伍桐忽然问道。

叶旺想了一想,“大龙,应该在三哥身边吧。周魏两国的军队要到了,大龙应该跟三哥去关外了。”

“三叔自己出去的?”伍桐一愣。

叶旺点了点头,然后低头看向手中的陶罐,仍然在思考,这东西还能有什么用处。

就在叶旺还在研究陶罐能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什么作用的时候,叶三叔带着数十名斥候回到剑阁关。

叶三叔非常豪爽的将水囊扔给身后的侍卫,叶大龙揉着通红的脸看向伍桐。

他可太了解这个妹夫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话糙理不糙。

叶大龙注意到妹夫的视线在自己身上停了几息,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妹夫,你要干什么?”

伍桐笑了一声,看向叶三叔,“三叔,向你讨个人。”

叶三叔呵呵一笑,“这蜀州你还需要问我吗,要讨谁?”

“叶大龙。”伍桐指着叶大龙说道,“三叔,六叔会暗中出关一趟,之后我的护卫就交给大哥来吧。”

叶三叔看着伍桐笑容微微收敛,侧过头看了一眼叶大龙,良久之后才缓缓点头,“大龙的武艺也不错,只是脑子差了点。”

叶大龙跳脚,“三叔,你得凭良心说话啊,我脑子哪差了?”

叶旺瓮声瓮气的说道,“脑子正常的人不会问别人自己脑子差哪。”

顿时大帐里传出欢快的笑声。

笑罢,叶旺走到伍桐身后,“道长,您要让俺去干啥?”

“去送封信而已。”伍桐铺上纸开始写信,头也不抬的问道,“三叔这次出关可调查到什么了?”

叶三叔脸色一板,“人数和我们所知的不一致,董成坤说周魏联手了,根据我们探查的消息,魏国是十五万大军,周国则是二十五万大军。”

“这个数量是兵士,辅兵,农夫加起来的数量。”

“这次出去探查一番,情况和我预想的差不多。”叶三叔忽然拍了一下胸口,“你弄的这个东西真不错,看的比之前的清晰多了,也多亏了它,我们探查了敌情之后还能全身而退。”

伍桐看着叶三叔的胸口,新一代的望远镜还是不错了,只是第一代望远镜在周国知道的人不少,像学院的学生都是知道的,可真论起来谁有,只是寥寥几人。

但,谁也不好说阮凌辅上台之后会不会把这个东西复刻出来。

玻璃的烧制他并没有泄露,不过这东西也没那么难。

就在伍桐胡思乱想的时候,叶三叔继续说道,“根据已有的情报分析,周魏两国的披甲兵士数量大约就在十万到十二万左右,打了这么久的仗,也会有伤亡。”

“可这次探查,我发现,魏国那边还算正常,周国这边倒是有些奇怪,农夫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而且军队的数量也比我预想中的少了许多。”

伍桐一愣,“人数有异?”

关于行军打仗什么的伍桐并没有研究,倒也知道古代的大军,虽然喊着三十万,可能上战场的就十万,其他的都是负责辎重的民夫。

但这个甲士与民夫的比例他却不太知情。

叶三叔是叶家现存少数上过战场的人,对于这些事可以说了如指掌,他说人数有异,那自然是有古怪的。

“周国的人数有异?”

伍桐停下笔,想了一下,“有没有可能是有了火药之后,周国与魏国的战损比没那么高了,为了节省军费,撤了一些兵?”

叶三叔皱眉,“或许还有一种可能,董成坤说了谎。”

伍桐低头看了一眼写了几个字的信,然后飞快的添了几个字。

“大哥,麻烦你跑一趟,将董成坤叫过来。”

董成坤进来的时候,伍桐正拿着小勺烤火漆呢。

“董统领在军中可还习惯?”

董成坤抱拳回道,“末将回家很是习惯,并无不适。”

伍桐看着火漆一点一点的融化,“董统领这一路可曾遇到截杀?”

董成坤回想一下,“末将用的是内衙身份,并没遇到阻拦,和您所说的刺杀。”

伍桐将火漆缓缓浇在信封上,“统领知道周国最初起兵多少攻伐魏国吗?”

董成坤沉思半晌道,“三十万!”

“这个数可考证过?”

“末将确认。”董成坤抱拳道,“末将在内阁看到了批文,也在兵部找到了相关的文书,直到末将发现兵部的调令,这才确定朝廷要动蜀州。”

伍桐点了点头,“统领以前经常查看内阁的批文和兵部的调令吗?”

董成坤隐隐觉得有些不妙,稍一思索,董成坤作为一个老特务很快就想通了,“肃国公是说这是阮凌辅故意让末将看到的。”

“统领久居大内,对这种事最应小心,有什么蛛丝马迹统领自会判断。”伍桐淡笑,将自己的私印按在火漆上。

董成坤回想起那几日的情形,皇权特许,这才让自己得以进到内阁,出入兵部,这难道是周皇故意为之的?

莫非自己关心则乱,一时之间没想通其中关节?

董成坤摇摇头,“如此这般,末将的身份应该是暴露了。”

“你没走或许没暴露,你走了才真正暴露。”

伍桐拿起信封伸手弹了一下,“六叔,这封信送去哪,送给谁,你应该知道吧?”

叶旺接过信,沉思半晌,“是直接去还是走那条路?”

“现在可不安全。”伍桐转过头看着帐内的人,“六叔,你去找两个文官,让他们大张旗鼓的去魏国。”

叶旺点头,“明白。”

叶三叔挑了一下眉,“我跟老六去选人。”

伍桐点了点头,这时屋中就剩下三人了。

叶大龙横跨一小步,站在伍桐的左前方。

董成坤想了很久,想通了关节,开口问道,“肃国公是查到什么不对劲的事情了吗?”

“确实有一件。”

伍桐看了一眼董成坤的手,“根据斥候探查的消息,周国的军队要更少。”

“有火药相助,虽说不能扳平周魏两**队的战力,可也不会让周国遭受这般大的伤亡,周国是进攻方,如果死伤惨重,按道理说早就溃败了。”

“他们边打边跑,一路袭扰,引动魏国大军在边境追逐,到了现在,他们已经到了蜀州地界。”

伍桐仰头看向挂在大帐中的行军地图,目光从罗英县一路转到剑门关。

“周国大军自称二十五万...”

“就算十万甲士,不对,如果是实打实的二十五万人...”

“一个人每月要一石粮食,二十五万人的话...”

“这么多粮食,他们是怎么解决辎重问题的?”

“一路袭扰,农夫运粮能有这种脚力?”

奇怪了...

伍桐眉头越皱越紧,“董统领,你走之前,周国的军器监可有新东西?”

董成坤摇了摇头,“并未听说过。”

“我对行军打仗不太了解,还需要听听统领高见。”

董成坤急忙行礼,“末将惶恐。”

“行军之时,急行军日行多少,辎重有怎么运送?”

伍桐目光灼灼,“董统领,方便与我仔细说说这些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