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君子遐福 >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不在大周

君子遐福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不在大周

作者:柒师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1:41 来源:笔趣阁

“风筝们有消息传回来吗?”

伍桐仰着头看着天空,漫不经心的说道。

叶旺沉默不语,这种智力方面的事情跟他没有关系。

情报本来是叶三叔在管,现在三叔去了京城,叶大龙不知去向,叶旺对此只有沉默。

然后灵光一闪。

牧星便被叶旺薅着领子扯了进来。

在叶旺的认知里牧星能回答这个问题,这家伙做过一段时间情报。

牧星再来的路上也知道叶旺为什么拉他过来,虽然对过来的方式有些许不满,不过这时候也不追究了。

“风筝没有消息,倒是有一个消息不是风筝传过来的。”牧星也不是没有准备,“靖王入京之后的行动。”

“靖王入京先是去过新君赏赐的靖王府,在靖王府里和京兆尹狄英生消失在视野两泡茶的时间,之后靖王出府去了皇陵,再然后进了宫。”

“宫里我们没有人手,所以没有探听到宫里发生了什么。”

伍桐望着天空,忽然说道,“宫里其实是有人的。”

“宫里其实是有人的。”

靖王看着儿子,面露微笑的说道。

柴荣愕然,宫里有父王的眼线?什么时候安插的?父王为什么要在宫里安插眼线?

最后一个问题划掉,柴荣皱起眉,“父王是否觉得皇伯父...”

靖王放下手中的卷宗,揉了揉眼睛,又拿起另一份。

皇伯父是怎么上位的谁不清楚,说的好听叫靖难,说的难听那就是起兵造反,杀了同父异母的兄长,篡改了父皇的遗诏。

这种情况,即便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弟弟,靖王也不敢赌亲兄长会不会顾及血脉亲情。

毕竟手上血亲的血还没干呢!

柴荣想了想,这是父王肯定不会告诉他了,这帮人的心都脏,还是写信给安于说一说最近的事吧。

靖王看了一眼离去的儿子,叹了口气,有点聪明劲,但不多。

低头看了一下这些奏章卷宗。

靖王面露沉思,兵部尚书如果在这些人中选择的话,陛下那里要如何解释才能让自己的大侄子相信这些人不是他的人呢?

靖王想了半晌,最后放弃思考,把名单递上去剩下的就交给陛下好了。

相比于京城的形势,他更想知道蜀州得知他的动作之后会怎么做?

肃国公啊,你是否真的能望三步?

由于之前做过一场,三国各自付出了一些代价,也乐得与蜀州相安无事,政策上的放开,让蜀州的地势得天独厚。

真是加万千宠爱于一身啊。

也造就了蜀州情报中心的名号。

因为蜀州对城关和宵禁的放开,让各国的商人都乐意走这条路,情报自然而然的都要经过这里。

靖王的消息和柴荣的信间隔一日相继到了蜀州。

武相的消息早就传来,只是靖王上任之后,阮凌辅竟没有一点消息传出,让伍桐多次怀疑蜀州的情报系统是不是瘫痪了。

那么让众人都格外关注的首辅阮凌辅在做什么呢?

兵部尚书被陛下拿了,阮凌辅的夹袋中少了颗重要棋子。

自古有三样东西是成事的基本法则。

钱,权,兵!

钱,光有这东西也没啥用,纯纯韭菜。

只有权,你见过哪个文官造反成的?

只有兵,只有兵才是基础。

可现在,这条腿,断了!

怎么断的,让他奶奶滴周巍玩阴的给老子砍掉了。

阮凌辅提到这事就气得牙根直痒痒,这老家伙明知道他从武相下来之后陛下绝不会亏待他,竟然还搞了这么一手。

也正是因为周巍搞了这次事,让阮凌辅注意到了李,宋俩个老家伙虽然离开朝堂,可势力不小,周巍摆明了是这俩人推出来的。

四方边军不用想,虽然周国战力较差,可指得也就是禁军,四方边军的精锐战力可与魏夏相较,就是这些军队严格来说都是私军,阮凌辅想让他们帮忙,只能说异想天开。

而禁军,蜀州一战坑了十万龙神卫这笔账还没算呢!

阮凌辅一阵头疼,迷迷糊糊的出了府邸坐上轿子。

一路上阮凌辅都在思索如何破局,也没嘱咐轿夫去哪,也没掀开帘子看看,直到长随在轿外躬身说着,“老爷,到了。”

阮凌辅如梦初醒,恍惚起身。

“史馆?怎的来到此处了?”

阮凌辅这才想到方才上轿时,并未说明要去哪里。

不过,史馆,也是个好去处。

阮凌辅是首辅,身上还背着昭文阁大学士的职位,次辅早就被自己挤兑走了,所以他这个首辅也兼修国史,来这里并无不妥。

反正最近也无心政事,到这散散心也好。

阮凌辅迈步进了史馆。

在史馆跟随修史的翰林看到阮凌辅也是一愣,这位首辅名义上也负责史馆,可他从未来过啊。

怎么办?

两个翰林对视一眼,齐齐低头,“见过首辅。”

阮凌辅微微颔首,走了两步,旋即像想到什么一般忽然回头,“现在史馆是谁在负责?”

“他去史馆?”

柴瑾听到內侍的话,也是愣神,“他去史馆干什么?”

柴瑾摸了摸了刚蓄起来的胡须,阮凌辅这一手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做些事让朕掣手?

老东西在府里待了三五天了,出门就去史馆,总不会真的履行职责吧。

柴瑾暗暗摇头,“探清楚一些,阮凌辅去史馆都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都打探清楚。”

“诺!”

魏琳轻轻的动了动手,那內侍低头退去,魏琳上前道,“陛下,三衙递上的折子。”

柴瑾摆摆手,“不用给朕,你念!”

魏琳展开折子,轻声的念了起来。

和各处的焦躁不同,靖王府一片和谐。

靖王在看折子,柴荣握着笔在写信,一旁的叶三叔淡定喝茶。

叶三叔看了看这俩人,一个一脸不满的在折子上打了个叉,另一个一脸贱兮兮的,应该是给他娘子写信。

轻咳一声,叶三叔说道,“阮凌辅今日也去了史馆,这老小子是想修好史书证明自己还有用处?”

柴荣抬头看了一眼父王,见靖王并没有想法发言,他拿起信吹了吹,“他怎么样都无所谓,现在陛下可不会弄他。”

叶三叔稍一思索,“为何?”

“陛下是帝皇,帝皇不能凭借自己喜好做事,而且,陛下要动阮凌辅,真的想动的话还用调我们入京吗?”

柴荣笑着说道,“阮凌辅权势再大,也是陛下给的,陛下想什么时候收回去就什么时候收回去,现在没收回去是因为陛下的夹袋里没有人,朝堂还要靠人撑着。”

“调父王入京这步棋我有一点看法。”

“表面上阮凌辅势大,朝堂六部有半数是他的人,下面衙门更是数不胜数,这是人,阮凌辅有着二十年经营的鬼谷人脉,之前不显,阮凌辅掌权之后,这些人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出。”

“我这位皇兄怕了,他不是不能动阮凌辅,相反因为禁军一事,阮凌辅在朝中的威信一落千丈,这时候拿下阮凌辅不失为一个好机会,可是朝中阮凌辅的人太多了。”

“还是那句话,皇兄刚刚登基,夹袋中的人并不多,而他当太子的时候手中的人呢八成都是阮凌辅的人。”

“缺人,这才让阮凌辅捡了一条命,这才让皇兄下定决心调父王入京。”

柴荣说罢,看向靖王,“父王,儿子说的对吗?”

靖王点点头,“有点东西,继续说。”

“父王入京,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结果,一种是阮凌辅与父王开启党争针锋相对,最后两败俱伤,我那皇兄在这过程中挑挑拣拣,培养自己的人手,只要三年,一次科考,足以。各地述职的大小官员,还有新科进士,三年时间足够我那皇兄缕清这一切了,到时候无论是阮凌辅还是我父王,皇帝羽翼已丰都不在惧怕了,大事可成。”

叶三叔古怪的看了一眼柴荣,点了点头,赞赏之余也是思考这其中的逻辑。

靖王倒是诧异,“另一个情况呢,也说说。”

“是。”

柴荣也不犹豫,直接说道,“另一个情况便是阮凌辅服软,并未针对我父王,反而选择联手,不过这般下去,也是三年,一次科考,陛下夹袋中有了人,便可以罢黜阮凌辅了。”

靖王点头,“这便是阳谋,荣儿,无论如何陛下都是赢家,这也是为什么父王要来京城的原因,为了大周而已。”

柴荣看向靖王,“父王,阮凌辅并未针对我们,他是选择第二种,认命了?如果这种和平转变,皇兄或许能饶他一命。”

靖王敲了敲桌子,思索半晌,“为父也不知道阮凌辅如何想的。”

这时候叶三叔刚缓过神来,“你们这些人真是心黑,一肚子坏水,我倒是无比庆幸当初安于的选择,我们远去蜀州倒真是清静了不少啊,要是在京城,怕是斗不过阮凌辅。”

靖王和柴荣齐齐看向叶三叔,柴荣有些不解,“叶三叔为何会这么想?”

叶三叔皱了皱眉,“不是你小子刚才说的,新君不动阮凌辅是因为阮凌辅手里握着太多官员,这些官员让新君畏手畏脚,安于不也是一样没有人,没有人顶上这些位子,不还是动不了阮凌辅?”

柴荣点了点头。

靖王反倒不这般认为,他看向一侧,低声道,“不,安于有人。”

“安于还是咱们送到京城的,他哪里认得什么人啊?”柴荣也有些不解。

靖王倒是没说什么,因为这件事曾经差点胎死腹中,最后虽然成了,却也只剩虚名,从那时候伍桐就看到了大周的未来...吗?

靖王低头看了一眼桌案上的折子,忽然一股火烧了上来,随手将折子甩到一旁。

靖王起身在屋中踱步。

天博学院!

伍桐入京便提出的学院,靖王还记得当初他提的要求和想法,培养民间学子,天子做院长,学子身上天然带着天子门生的标签。

当时他提出的是几年?

三年还是五年?

他入京多少年了?三年还是五年?

靖王想到那些跟着他去蜀州的人,天博学院是失败了,不过也成功了。

他成功的培养了一批人,只不过那批人没有留在大周而已。

靖王忽然又想到一个消息。

“天博学院啊...”

天博学院啊!

靖王长叹一声。

可是那个才情无双的人已经不再大周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