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 > 第151章 东海龙珠

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 第151章 东海龙珠

作者:炼丹炉好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1:50 来源:笔趣阁

李世民小心翼翼地把盒子放在桌案上,盒子长宽30公分的样子,看起来很普通,但李世民心里很紧张。

前两天自己拿着一个盒子去酒坊,结果神药变毒药。

现在这小子又送来一个盒子,会不会有诈?

皇后问道:“什么东西?”

李世民沉声说道:“不知道这小子送的什么鬼。”

两人紧张地看着盒子一会儿,李世民终于鼓起勇气,慢慢将盒子打开。

此时御花园点了蜡烛和灯笼,但不甚光明,有些暗。

古代没有电灯,到了晚上都这样。

盒子打开的瞬间,一道清冷的磷光发出,里面居然是一颗夜明珠!

“夜明珠?朕的那颗?”

李世民奇怪地说道。

当初李世民送过一颗夜明珠给苏云,现在又来一颗一样的?

“不对,皇上您那颗夜明珠才鸡子大小,这颗这么大。”

皇后说道。

李世民当然知道,大小尺寸差别那么大,一看就知道。

只是李世民觉得奇怪,为什么苏云又送自己一个夜明珠。

李世民双手去拿夜明珠...嘶,好轻啊。

按理说,这么大夜明珠应该很沉才对,但是这个夜明珠入手居然轻飘飘的。

“这是...弱玉?”

李世民惊呼道。

弱玉就是塑料,在苏家庄打麻将的时候,李世民说塑料麻将牌是弱玉。

皇后惊讶道:“弱玉夜明珠?”

二人惊讶的时候,夜明珠的绿光吸引了在场的大臣。

所有人纷纷转头看向李世民手中的夜明珠。

“这么大的夜明珠?”

“这也太大了吧!我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夜明珠。”

“皇上今日宝物这么多?”

大臣们纷纷伸长脖子围观。

李世民手里的夜明珠发出明亮的荧光,照得周围3米之内如白昼。

“皇上,有个纸条。”

皇后发现盒子底下有个纸条,上面写了字。

“你看看写的什么。”

李世民分不出手来,只能让皇后看。

皇后仔细看了,上面写着:将此球置于鱼缸!

“皇上,苏云说把夜明珠放在鱼缸里。”

皇后说道。

李世民看了看手中的夜明珠,又看了看鱼缸。

这时候天黑了,李世民在鱼缸周围点燃了蜡烛,想照亮里面的锦鲤。

当然,效果不太好,看不清楚。

如果蜡烛多了,又怕鱼缸碎裂。

“对啊。”

李世民起身,从看台上走下来,手里捧着夜明珠。

走到鱼缸前面,李世民将夜明珠丢进鱼缸。

夜明珠在水中慢慢下沉,到了中间的地方停下来,悬浮在水中。

夜明珠发出的清冷荧光照亮了鱼缸,锦鲤围着夜明珠游动摆尾,煞是好看。

“妙啊妙啊!”

长孙无忌啧啧称赞道。

“感觉像进了龙宫一样。”

虞世南赞叹道。

大臣妃子都都在称赞夜明珠配鱼缸简直是绝配。

“最妙的是这个夜明珠居然刚好悬浮在水中间,此物恐怕是东海的龙珠吧。”

柴绍惊呼道。

“皇上,此物是不是东海龙宫的龙珠?”

程咬金问道。

李世民心中一喜,说道:“这个...朕也不确定,据说是。”

李世民又开始胡说八道瞎掰活。

但是大臣们都信了,他们惊叹今日居然见到了两件大宝。

“龙珠放在鱼缸里,可以加快锦鲤化龙。”

“没错,有龙珠就说明肯定有龙。”

“那日后这里岂不是有十几条龙?”

大臣们被震惊到了。

李世民回到看台上,高兴地说道:“众位爱卿,今夜我们为长夜之饮,不醉不归,再赋诗一次。”

大臣们围着鱼缸再次吟诗作对。

这场宴会一直到了下半夜才散席,李世民装比舒服了,非常高兴。

....

...

青龙坊酒坊后院,苏云正在对着图纸制作纺纱机。

这个纺纱机用的是飞梭,根据珍妮纺纱机改良而来,有一百个纱锭。

现在的纺织仍然用纺锤,效率很低,每次只能有一根线,而苏云这个能同时纺织一百根,效率提升了一百倍。

英伦三岛的工业革命和资本发展,和飞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有很大关系。

只有效率提高了,专门纺纱织布的人才能赚钱,才能带动更多的人从事纺纱行业,从而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苏云拿起锤子和钉子敲击木头,按照图纸一步一步制作。

钉子是钢厂制作出来的钢钉,用起来很顺手。

苏云想过用榫卯结构,但是太复杂了,特别是对于木工的手艺要求太高了,一般的木工根本做不来。

而钉子很简单,会用锤子就行,容易推广。

架子安装完,苏云又把一个车轮装的轱辘装上去。

珍妮纺纱机比其他的纺纱机要好,就在于这个轮子状的轱辘。

通过手摇,一把给纱锭同时运转,就相当于一百个人同时纺纱。

这个纺纱机还需要人力摇动,等以后蒸汽机做出来,就可以全部机器来做。

一辆马车从外面开进来,在院子里停下。

苏云不用看,听声音就知道李世民到了。

“女婿,在忙什呢?”

李世民从马车上下来,笑眯眯地说道。

皇后和房玄龄、杜如晦也从马车上下来。

苏云把轮子安装好,然后手动摇了摇,纺纱机开始动起来。

李世民从未见过这种纺纱机,不禁问道:“女婿这是什么?”

不等苏云回答,房玄龄走上前,说道:“姑爷,这就是你说的纺纱机?”

上次苏云跟房玄龄说过,还给他看过图纸。

“没错,就是纺纱机,这个机器可以同时纺纱一百锭。”

苏云放工具放进箱子里,黄强过来帮忙收拾。

“同时纺纱一百锭?怎么可能。”

皇后惊讶道。

古代男耕女织,皇后作为一国之母,要率先垂范,带头种桑养蚕纺织。

虽说大部分时间只是做做样子,但皇后也知道纺织怎么回事。

苏云说纺纱机可以同时纺织一百锭,皇后马上被吓到了。

这效率简直不是人干的。

一个人能干一百个人的活儿,太恐怖了。

苏云笑道:“这是简单的,日后我做出其他的机器来,效率更高。”

李世民说道:“可是,有必要用这样的机器吗?现在手工纺织的衣服也够穿了呀。”

苏云笑道:“岳父大人,你是有衣服穿了,你看看普通百姓,多少人没衣服穿。”

俗话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针一线,恒念物力维艰。

古代的生产力不行,能维持温饱就是好日子。

多少人一辈子穿一条裤子,甚至夫妻两个人同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谁在家谁光屁股。

黄强说道:“穿不上裤子的人多的是,几位都是有钱人,不知道老百姓的苦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