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沸腾的青泥洼 > 第一章 寂静的 渔村来了个年轻人

沸腾的青泥洼 第一章 寂静的 渔村来了个年轻人

作者:作家GbzN5x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2:48 来源:笔趣阁

庚子赔款以后,清政府的后花园-辽东半岛青泥洼地区如同一块肥肉,又招惹了虎视眈眈的日俄强盗……

“轰隆隆,轰隆隆。”炮火连天,响声如雷,没有了大清朝的龙旗迎风招展,只有两种躲不开的旗子随风乱舞。

“皇上有旨,日俄两家纷争,大清国民应严守中立,不得参与其中,钦此。”中立区这块牌子醒目而扎眼。

“天哪,这都什么事啊!咱自己的地盘洋鬼子在打仗。看样子老佛爷和大清朝真的完了。”几个衣衫褴褛、蓬头污面、逃难的灾民远远地望着硝烟弥漫的战场,摇摇头赶紧跑开了。

青泥洼,金州南山俄军阵地,密密麻麻的碉堡、工事,还有严阵以待的拿着毛瑟枪、布满火炮的俄国兵。从庄河花园口上岸的日本占领军一路攻击,和俄国占领军迎面撞上。都看好了这片得天独厚的东北亚的桥头堡。

为了青泥洼这块肥肉,两家互不相让,打得不可开交,志在必得的日本军一**攻击俄国的阵地,又一**被打了下来,战况反复拉锯。气急败坏的日本军司令官一怒之下,活劈了几个败退的、请求撤退的军官,带头迎着瓢泼的弹雨,终于攻下了山头,迫使俄军向旅顺败退,紧接着旅顺等地也陷入火海……

两个强盗在别人的家园由于分赃不均,趁着主人虚弱的时候,完全当主人是摆设,狗咬狗撕得是鲜血淋漓……

鸦片战争后巨大的收益使得列强紧接着瓜分中国,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恢复了国力,认清了局势,看到了曙光,也尝到了甜头。开始追随列强的脚步侵略中国。甲午中日海战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从此再也没有胜利的希望。于是沿海各地门户大开,各个地方官遇见洋人及日本人就像老鼠遇见猫,宁愿当缩头乌龟,也不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二十年代的中国,大好河山满目疮痍,东北的土地上也是盗匪横行,民不聊生。日本的各色人等,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时机,小丑登上了大舞台,以充满着胜利者的姿态,在东北,在青泥洼的各个地方,或开设工厂,或建立机关,或耀武扬威,或勘探特产,或刺探情报,遍及城市乡村,满铁也应运而生。我们主人公的故事也拉开了序幕。

旅顺,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平日里很少有人来,就算是渔民的远方亲属来也经常找不到路途,更别说外人。村子也不大,二三十户人家,大部分是打着骨头连着筋的一家本当,在山东当地活不下去闯关东来的。跟我们看过的连续剧有着类似的故事。

基本上从原来的地方搬过来,都是一个村子的。闯到大连海边没有别的营生,男的每天出海打鱼,女的在家缝补渔网,晾晒鱼干,走上几十里遇到集市去卖。换些米面,蔬菜,水果。见见外面的风土人情。

渔村里一个何满囤的人家,老两口年岁不算大,但膝下的闺女兰子长得很是好看,性格虽说有点泼辣倒也讨人喜欢,年纪接近二十,还没有婆家。村里年轻的后生暂时还没有合适的。兰子也心里想着红娘的红绳能牵到谁?

同时她还不时被婶婶们姐妹们打趣:“兰子长这么好看,不知被哪家的小伙有福娶到。”这个时候,穿着破旧的、打着补丁大褂的兰子就会挥舞着健壮的粉拳,追打着朝夕相处的姐妹们。欢乐的笑声传遍了整个沙滩。

岸边简陋的茅草屋,简单的苞米面饼子或咸菜,就是这些还不一定吃得上,这些普通的中国人顽强地生活着,他们还不知道世界的变化,男人们偶尔喝口白酒,说着外面听来的消息,骂着当官的无能,赞赏着义和团的英勇,惋惜着北洋水师。担心自己的前途未来。最后在朦胧中昏昏睡去。

这年的冬天格外地冷。呼啸的北风呼呼地刮着,通往外面的道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海是不能出了,男人们把小小的渔船绑好,艰难地从外面砍些树枝烧柴,女的整块塑料布把窗户订严。抵御寒风的侵袭。普通百姓的艰难,似乎预示着国家的危难也到来了。

大部分的人猫起来,不出门。因为吃的东西太少了,兰子总还想出去碰碰运气弄点吃的。老两口拗不过她,走了十几里来到一片树林里,希望碰到兔子或野鸡之类的,再不济捡点蘑菇,松子。运气总算不错,划拉了一些能吃的东西,也收拾了一些榛子之类的。虽然少,但也足够三个人兴高采烈地往回走。兴奋得似乎寒冷也已经离去。

临近村口,一个不高,但很结实的人来回寻摸着,很着急的样子。狗皮帽子、大棉袄,背着的包很大,也很讲究。

“喂,你找谁?”兰子一向很泼辣,毫不畏惧。

眼前的人转过身来,只露出两只眼,其余捂得严严实实的。见有人询问:“我的一个亲戚据说在这一带,我找不到了,转到了这里。”

“叫什么?”

“章余,山东高密的。”

“没你说的这个人,你走吧。”

“太累了,到你家里喘口气行吗?”

“好吧。”三个人对看了一眼,点头同意了。

屋里,老两口赶紧生了火,屋里温度上来了,来人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他个子不高、脸比较白净、是个年轻、结实的男子。眼睛很灵活,很深邃、仿佛见过很多世面;也很健谈,说是自己叫章旭,在日本的厂子上工,只是口音有点怪,不像是当地的。

几句话便赢得兰子一家的好感,他也对兰子产生了兴趣,兰子也感受到了一个从没有过的情感。看了一下屋子,聊了一会儿,来人从包里拿出一包冻得冰冷的煎饼递给兰子:“叔,婶,喏,咱山东的煎饼,卷点大葱蘸大酱。”

一家人看到了吃食,满囤老两口眯缝着眼陶醉了一般。

兰子想想自己半天都没有找到这么多好吃的,没憋住,笑出了猪叫声(现在常说的话),惹得年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