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逐鹿北朝 > 第八十之章 连锁反应

逐鹿北朝 第八十之章 连锁反应

作者:红莲素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4:08 来源:笔趣阁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月色如霜,照在祠堂前的青石上,崔猷从祠堂走出来,目光已经变得坚毅起来。

作为武将,他不好直接提什么建议,但作为司会,他的权利还是很大的,相当于户部尚书加监察御史的组合。

他走到书房,开始写信,他要对齐国动手,哪怕是一一人之力,也要为家人报仇。

他调动自己的关系,让其他大臣配合自己,经过他仔细的分析,发现齐国现在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强大。

首先是高长恭继位后,齐国就少了一位大将军,作为皇帝的高长恭,已经不可能像以前一样驰骋沙场。

这样一来,齐国就少了一条臂膀,如果高长恭敢御驾亲征,对于周国来说也是一次机会,高顺能镇得住局面么,那些世家宗室会放过他么?

如果高长恭不出征,齐国现在并没有合适的将领,只剩下斛律光一个,他也有办法对付。

听闻陈国一直有意北伐,但被阴谋破坏了,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阴谋迟早会有暴露的一天,吴明彻已经被放了出来,但已经不适合带兵了。

缺钱了最合适的人选,陈顼也只能暂时放下北伐的念头,这时候如果周国主动联合,一起灭了齐国……

崔猷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奏折中,一边劝说皇帝,一边寻找大臣附和,等待奴仆带着信离开,崔猷深吸了一口气。

当东方出现第一缕阳光,崔猷眯了眯眼,伸手遮挡,黎明就在眼前,一切都还有希望。

皇宫大殿,官员们站立两旁,宇文邕走到龙椅前坐下,看着下面的官员,突然有些意外。

因为本应守丧在家的崔猷竟然也在,他面色如常站在自己的位置,旁边的大臣小声议论着。

“崔卿,你今天怎么来了你不是……”

宇文邕问了一句,崔猷从容地走了出来,拱手行礼道:“回陛下,臣走本奏!”

宇文邕见状摆手,让太监把他的奏本呈上来,接过奏本打开一看,顿时有些意外。

“崔卿,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何突然要与齐国交好?”

“回陛下,齐、陈两国通商,大受裨益,边境常年平定,发展迅猛,百姓安逸。

反观我国,与齐国敌对,连年征战,相互侵扰,百姓深受其苦,国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所以臣觉得,既然都是邻国,为何要区别对待,我们为何不能与齐国交好、互惠互利呢?”

崔猷此言一出,所有大臣又开始议论,他这番话,要是放在平时,一定会有人觉得他胆小怕事,怎么能和齐国交好,他们始终想灭了齐国。

甚至还有人会怀疑,崔猷这是替齐国说话,更加亲近齐国,然而这时却没有人会怀疑他,毕竟崔家刚刚被灭门。

宇文邕脸色如常,可心里知道崔猷话里有话,其实不只是他,就连宇文护都有开疆拓土之心,何况是他这位自诩英明神武的皇帝了。

“崔卿所言,众卿以为如何?”

既然是朝会,事情还是要议一议的,这时一位官员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崔司会说的有理,与其这样僵持下去,徒劳耗费财力,对百姓无益。

还不如和齐国交好,学陈国与之通商互市,友好往来,不但利于国家,也可以让百姓少受些苦难。”

这位官员说完,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反驳:“一派胡言,周、齐两国向来不合,边关时常发生战事。

那高长恭更是沾染了我周人无数鲜血,死在他刀下的亡魂无数,当年太祖与高欢相争,早已结下了深仇大恨,怎么可能忘记!”

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当年高欢灭控制魏政的尔朱氏后,拥立北魏孝武帝,但孝武帝不甘为其所制,想依靠据有关陇的宇文泰以消灭高欢,计划不成,于永熙三年逃奔长安。

高欢在洛阳立孝静帝元善见,并迁都于邺城,是为东魏。

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文帝元宝炬,是为西魏,东西魏的皇帝,实际是高欢、宇文泰分别操纵的傀儡。

魏国的被二人一分为二,都不甘屈居人下,奈何两位太祖之后,他们的子孙都不怎么样。

不是昏庸无道,就是忙着内斗,所以这些年相安无事,但迟早要分个高下。

华夏和欧洲不同的地方,就是自始皇帝之后,所有的皇帝都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宇文邕如此,陈顼如此,高长恭亦如此。

如今三国的和平,只不过是表面的假象,周国一直在等合适的时机,陈顼始终有北伐之心。

至于齐国,知道战争不可避免,始终在韬光养晦,积极备战,如果不是为了积攒实力,高顺又何必去招惹世家。

但也不得不说,光是从两家抄没的财产,就顶的上齐国五年的赋税,百年世家不可小觑,富可敌国也不是传说。

朝廷发了财,有人欢喜有人愁,齐国现在也是人心惶惶,崔家太惨了,让他们畏惧的同时也有一丝兔死狐悲的情绪。

好在高长恭会做人,直接将高顺禁足,不但没有奖赏他,还罚了一年的俸禄。

追封了崔家的一些族人,并且下旨哀悼,只是这种做法也只能安慰一下自己,人都死了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看着朝堂上议论的大臣,宇文邕心里也在挣扎,齐国的情况他也知道,现在也许是个机会。

就在这时,崔猷又拿出了一本奏折,宇文邕的犹豫就代表他心动了,他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劝两国交好,实际目的恰恰相反。

可如果他直接提出开战,那就有些公报私仇的意味了,所以他让大臣们讨论,让皇帝思考,然后再献上计策,也许可以达到目的。

宇文邕看了奏本以后,深深看了崔猷一眼,崔猷的确想报仇,可其他人又不是傻子,自会权衡利弊。

崔猷说要联陈伐齐,关键是陈国是否会答应,宇文邕并没有表明态度,而是挥手示意众人安静。

“此事容后再议,诸位爱卿如果没有其他奏本,那就退朝吧。”

“恭送陛下。”

这次朝会有些虎头蛇尾,却也点燃了周国的斗志,一些文臣觉得周国刚刚太平,还需要休养生息,还不到时候打仗。

可也有人不同意,他们修养的同时,齐国也在发展,而且还和陈国交流,发展的速度远大于周国。

所以这次战争的目的并不是灭了齐国,而是破坏两国的联合,不能放任他们发展下去,否则灭亡的就是他们。

明白了这个道理,所有人的态度渐渐转变,原本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还不如一鼓作气。

历史上宇文邕正是抓准了时机,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趁齐、陈两国攻伐时,一举灭了齐国。

由于高顺的出现,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高纬变成了高长恭,斛律光也没有死。

而太建北伐也没有发生,两国反而友好发展,只是这一切终究是昙花一现,无法长久。

麟趾殿中,杨坚等人站在宇文邕面前,在宇文邕这里,高顺的阴谋失去了作用。

虽然他暗中散布谣言,说杨坚天生反骨,有不臣之心,可宇文邕根本不信,因为在此之前有人早说过这样的话。

天和三年,父亲杨忠死后,杨坚承袭随国公的爵位,宇文邕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对杨坚更加礼重。

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道:“普六茹坚相貌非常,我每次见到他,都不觉自失,我怕他不会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

宇文邕道:“杨坚此人只可以作为一个将领。”

内史王轨突然对宇文邕道:“皇太子赟将来并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