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逐鹿北朝 > 第二十一章 朝堂争斗

逐鹿北朝 第二十一章 朝堂争斗

作者:红莲素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0:32:22 来源:笔趣阁

高顺现在只是个庶子,还没有资格嚣张跋扈,所以他不敢得罪太后,也就不敢得罪他身边的人。

哪怕高顺当了皇帝,他也不是万事大吉了,因为嫡庶有别,在这个年代很重要。

就像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刘肥,比嫡长子刘盈出生的早,刘肥是这一支派的全族长子,所以很受高祖喜爱。

然而因为身份原因,刘邦再喜欢他,刘肥也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帝位。

而高顺如果想继承父业,他有四个办法:不让高长恭再生孩子、把母亲位置扶正、过继到王妃名下、造反。

高长恭今年才二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让他生孩子不现实,除非郑氏身体有问题。

而把母亲的位置扶正,这个难度很大,赵氏的出身没法和郑氏比,而且和高长恭的感情也不如郑氏。

至于过继到王妃名下,不到万不得已,高长恭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他还年轻。

最后一个造反,就像朱棣那样,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准备,所以高顺现在只有一家饭馆是不够的。

“小怜姑娘,最近太后的心情还好吧,宫里没发生什么事吧。”

高顺不准痕迹地问道,明着打听太后的心情,其实是想知道宫里的情况。

“嗯……宫里还是老样子,无聊的紧,尤其是到了太后身边,就变得更无聊了。”

冯小怜本来跟着穆黄花,结果被送给了太后,目的是帮她说说话,从而找机会上位。

但没有陆令萱从中作梗,一切都变了,高纬虽然对她不错,可胡皇后也没有过错。

“不对啊,宫里不应该这么平静啊,看来陆令萱的死,确实让后宫安静了许多,高纬没有了冯小怜,不会变好了吧?”

高顺有些担心的想着,殊不知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高纬本性如此,就算没了和士开等人,他也不是明君。

高顺这边没什么波澜,而朝廷之中暗流涌动,赵彦深和陆提婆两伙人明争暗斗,这一天赵彦深终于出手了。

武平二年,七月初一,早朝。

“陛下,臣已查明,杀害吏部尚书冯子琮的凶手,正是尚书左仆射,陆提婆!”

赵彦深说完,群臣大惊失色,高顺也是一脸震惊,唯独陆提婆装作镇定。

“赵司空,你没有弄错吧,怎么会是左仆射呢!”

陆提婆站在原地,并没有说话,间隔了这么久,他都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

哪成想赵彦深突然发难,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一时间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回陛下,这半年以来,臣一直在暗中调查,没有确凿的证据,臣也不敢诬陷当朝左仆射。

经过臣的调查,发现冯尚书确实是被陆提婆密谋害死,而且祖珽和高阿那肱,也是陆提婆所为!”

“你胡说!”

对于冯子琮,陆提婆心里有鬼,没敢站出来反驳,但祖珽和高阿那肱的死,的确与他没关系,陆提婆终于忍不住了。

“我胡说?没有证据,我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揭发你么,明明是你豢养死士,杀害三位大臣,如今人证物证俱在,容不得你抵赖!”

说着,赵彦深拿出这段时间的搜集的证据,除了谋杀大臣外,还有他做的其他坏事。

有侍者把证据呈给高纬,高纬看了一脸震惊,心里很不愿意相信,可事实摆在眼前。

“陛下,证人臣也带来了,就在殿外等候,陛下如果不信,可宣证人上殿,一问便知!”

“够了!”

高纬突然把证据摔在地上,眼神复杂地看着陆提婆,陆提婆渐渐解释。

“陛下,不是我,真的不是我啊!”

可是无论他怎么解释,赵彦深做了充足的准备,怎么可能给他解释的机会,他之所以等了这么久,就是为了一击致命。

“天统初年,你入宫侍朕,朝夕左右,大被亲狎,无所不为,朕一直把你当兄弟。

朕继伟以后,自认为待你不薄,乳母被害后,朕心里一直很是愧疚,所以让你当了宰相。

朕身边就你们几个亲近的人,本想让你们和平相处,友善互助,没想到你们……”

听到这番话,陆提婆一下子面如死灰,狠狠地看着赵彦深,赵彦深则是一脸得意。

“陛下,不是的,真的不是臣,臣没有……”

“你还要狡辩什么?高俨杀你阿母,你就要杀他姨夫,如果朕不是皇帝,你岂不是要杀太后!”

谋杀太后,这个罪名陆提婆可承受不起,他百口莫辩,谁让他有杀人动机。

赵彦深在奏折上写的很清楚,高俨和高纬一奶同胞,陆提婆想要报仇,很有可能对太后下手。

杀人诛心,如果陆提婆真敢杀太后,那么他这个皇帝也不算什么了,毕竟他高家的天下也是篡位夺来的。

“陛下……”

陆提婆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他真的没有那些想法,但他挡不住高纬地猜疑。

“够了,念在乳母的份上,朕不杀你,从此往后贬为庶人,也算是为陆家留个血脉。”

“陛下!”

陆提婆嚎啕大哭,求高纬开恩,但侍卫无情的把他拖了出去,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高长恭站在下方,心里十分复杂,陆提婆被贬,如今朝中真的没人了,他这个录事尚书,怕是要换换了。

要说齐国的官职,中枢最高官置有三师,也就是太师、太傅、太保,非勋德崇者不居,名誉性大于实际权利。

其次是二大,大司马、大将军,负责典司武事,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武成帝河清中分左右丞相,各置府僚,行政机构设尚书省,置令、左右仆射。

又置录尚书一人,位在尚书令之上,职掌与令同,但不负责纠察。

所以高长恭之前的录事尚书,并没有什么实际工作,朝廷的主要负责人还是尚书令和左右仆射。

尚书令之前是和士开,后来被陆提婆担任,同时陆提婆还是左仆射,地位在右仆射之上。

而赵彦深为司空,斛律光为右丞相,和陆提婆同为宰相,当朝权利最大的三个人。

而斛律光右丞相、大将军,高长恭为兰陵王、太尉,二人都在军事上著称,所以平时很少参与朝政。

而且二人都是皇亲国戚,地位超然,所以担任官职大多都是虚职,毕竟政务可不轻松。

如今陆提婆被贬,赵彦深以为自己胜利了,哪成想高纬突然开口道:“兰陵王!”

“臣在!”

“朝中之事,日后就交给你了,这录尚书事的位置,就由你来担任吧。”

“诺。”

经过半年的伪装,此时高纬已经不再怀疑高长恭,有高顺在幕后指挥,有些错误他并没有犯。

赵彦深闻言脸色微变,斛律光却很高兴,也许是高长恭在战场上的表现很对他的胃口,所以他并不反对。

“朕累了,退朝吧。”

高纬挥手离开了大殿,大臣们纷纷上前恭贺,高长恭此时的心跳的很快,因为他知道一切终于开始了。

……

“什么?陆提婆被贬了?朝中现在是阿父掌权?”

高长恭点点头,戏谑的看着高顺,正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他们也没想到,赵彦深会来这么一出。

“我现在是录事尚书、左仆射,统领文武百官,除了斛律光,没有人是我的对手!”

如今朝局的变化,已经出乎高顺的意料,北齐朝中一个奸臣没有,岂不是要变好的节奏?

“阿父接下来有何打算?”

谈起正事,父子二人还是很严肃的,高长恭摇了摇头,他虽然接下了差事,却没什么思路。

高顺见他这个样子,也是一阵沉默,说到底他前世只是个普通人,熟知的历史他可以从中操作,可现在的情况已经全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