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逐鹿北朝 > 第七十一章 代天巡视(一)

逐鹿北朝 第七十一章 代天巡视(一)

作者:红莲素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0:32:22 来源:笔趣阁

一个举子说完,另外二人也缕清了思路,嘴上说的很符高顺的心意,只是不知道日后表现如何。

“很好,有句话希望你们谨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谨遵公子教诲。”

和三位举子见了一面,就让他们离开了,今天之所以见他们,主要是要扩大嫡系的队伍。

三人走后,颜之推看了看左右,对高顺小声道:“公子,前几日赵尚书来找我了。”

“哦?他找你什么事?”

“赵尚书负责重新统计人口、丈量土地,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高顺闻言皱了皱眉,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是他掌权初安排的工作,历时两年还没有结束,效率很低。

可是他也没办法,这年头交通不便,消息传递也不方便,地方官良莠不齐,派专人去做就需要大量的时间。

“什么问题。”

颜之推闻言拿出一份奏折,直接递给了高顺,高顺打开一看,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猜的没错,赵彦深的工作果然遇到了困难,主要是世家大族的不配合,让朝廷无法彻底核实数据。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赵彦深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当初朝廷制定的赋税,虽然全部收上来了,可有些富人的那一份,全部分摊到百姓身上了。

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希望通过收取富人的税,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哪成想这些人胆大包天,竟然敢当年一套背后一套。

那些富人有官员、有世家、有王宫贵胄,他们勾结当地官员,残忍的压榨百姓,让本就困难的百姓更加雪上加霜。

对于这个情况,朝中有人早有察觉,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想太多,觉得税收上来了就没问题了。

而高顺的情报组织刚刚组建,主要针对的是国外的情况,对国内的事情还没有展开。

“这件事陛下知道了么?”

颜之推点点头:“就是陛下让我来问你怎么办,他说那些世家惹不得,弄不好会引起叛乱。”

高顺听了冷哼一声:“叛乱?给他们十个胆子,一群蛀虫,看样子不能留他们了,你要做好准备了。”

颜之推迷惑地看着高顺,有点不明白他的意思,高顺忽然一拍桌子说道:“你回去禀告父皇,让他下一道圣旨。

就说他登基至今,还不了解国内情况,派我代天巡视,监察地方,我带着禁军转一圈,就不信这些人不消停!”

颜之推闻言恍然,在看高顺的样子,感觉这位公子是动了杀心了,于是起身行礼告辞。

三日后,高顺就接到圣旨,让他代天巡视,肃清寰宇,同时监察百官,考核政绩。

高顺接了旨,不得不改变训练计划,不过这对他也是个机会,他可以进一步拉进和百保鲜卑的关系。

全带走是不可能,那有点太兴师动众了,但带走二百人还是没问题的,加上他的一百侍卫,三百人足可以应付国内的情况。

对于高长恭的旨意,尉相愿不敢不从,更何况高顺手里还有虎符,有突发情况还可以调动地方府兵。

没有搞什么仪式,三百骑兵直接从军营出发,高顺也没坐马车,直接骑马跟在人群中。

……

第一站是荥阳,也就是后世的郑州,这里距离邺城不远,队伍一天就到了。

傍晚时分,烟尘滚滚中,人们看见一只骑兵冲像城池,所有骑兵仿佛黑色巨兽,奔跑在大地上,让人见了不禁胆寒。

荥阳城上,守城的兵丁听见动静,紧接着就看到远处的洪流,如潮水一般转瞬到了眼前,吓得赶紧让人关闭城门。

高顺的骑兵到了城下,看着眼前的城池,高顺摆了摆手,秦爱上前朗声喊到:“快来城门,下方是当今大皇子,禁军统领高顺丰公子!”

虽然知道是自己人,可还是被百保鲜卑的气势所迫,确定了来人的身份,这才重新打开了城门。

城门重新打开,高顺从人群中走出,一骑当先地进了城,侍卫和百保鲜卑跟在身后。

此时的高顺一身戎装,腰间佩着宝剑,骑马的速度并不快,也让百姓有了躲闪的空间。

进了荥阳城,高顺直接去了太守府,太守得到消息在门口迎接,很快就见到了高顺等人。

“下官拜见公子,不知公子此时前来,有何贵干。”

高顺走的太快,高长恭的圣旨还没传到这里,所以太守并不知道高顺的来意,只觉得他来者不善。

高顺看了看那太守,没有搭理他,直接迈步进了太守府,身后的骑兵也跟着进来,直接把太守府控制了。

太守见到这一幕愣了半天,这才跟了进去,他的家人都被吓得不轻,还以为朝廷是来抄家的呢。

“公子,下官犯了什错,这是要……”

高顺让侍卫找了点水,洗了把脸,又漱了漱嘴,这才坐在正堂之上,居高临下看着太守。

“你是郑兴,荥阳郡太守?”

“正是下官。”

郑兴跪在下面,内心忐忑不安,连身子都有些颤抖,战战兢兢地回话。

“你抖什么?”

高顺的声音不大,可郑兴却能听清楚,吓得赶紧停止了抖动,高顺见状冷哼一声。

“荥阳郑家,好大的家族啊,两国为官,两方下注,真是一手好买卖。”

高顺阴阳怪气地声音传进郑兴耳朵里,配合两排百保鲜卑,一股杀气凝成实质,让郑兴不由得又打了个冷颤。

“把你们家主叫来吧,本公子这次来,就是找你们郑家的!”

高顺说完就让人把郑兴撵了出去,对于郑家,高顺在出来前已经做了充分的了解。

要说此时的郑家,可谓是枝繁叶茂,虽然也经历过灾难,却并不影响家族发展。

郑元徳,出自荥阳郑氏北祖第六房,北齐琅邪郡太守,而他的妹妹郑氏,嫁给了北齐太尉、赵郡王高叡。

郑译,出自荥阳郑氏洞林房,幼年交好宇文泰,辅佐辅城公宇文邕,起家给事中士,迁左侍上士,迎娶安固公主。

郑诩,北周郑孝穆之子,继承金乡县子爵,历位纳言,为聘陈使,后至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邵州刺史。

南阳王妃郑氏,是北齐宗室南阳王高绰的妻子,出身北朝望族荥阳郑氏。

兰陵王妃郑氏,同样出身荥阳郑氏,如今郑氏为齐国皇后,荥阳郑氏一时间风头无两。

不算周国的族人,就拿齐国内的郑氏说,像郑兴这样的官还有很多,可见郑氏家族的庞大。

郑兴很快就把消息传到家族那里,荥阳城内可以说只有郑家一个大家族,所以郑家的人也早就知道了消息。

荥阳郡不大,也就是一个县城,但太守府不小,内外加起来倒是能装下三百骑兵。

外面天渐渐黑了,院子里点起了火把,高顺在军中待习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郑家家主到来时,看见宛如军营的太守府,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同样有不好的预感。

郑斌卿,北祖第六房,郑晔第六子北魏秘书监、南阳文灵公郑羲的后裔,是郑译的族兄。

郑斌卿进了太守府,一路没有阻拦,很快就见到了高顺,而高顺也郑望着他,郑斌卿今年四十岁左右,气质不凡,有大家风范。

“郑家主一向可好啊,这两年占了多少土地,收了多少奴仆啊?”

此言一出,郑兴脸色一变,而郑斌卿却不动声色,心里的一块石头反而落了地。

“公子星夜至此,难道就是为了此事么,吾在府上备了酒宴,公子不妨去喝一杯,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郑斌卿到底是家主,关键时刻沉得住气,要不是高顺来的太突然,让他没什么准备,他可以更加从容的应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