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逐鹿北朝 > 第七十五章 代天巡视(五)

逐鹿北朝 第七十五章 代天巡视(五)

作者:红莲素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0:32:22 来源:笔趣阁

“家主太客气了,本公子只是路过,并不打算久留,所以就不要惊扰小娘子了。”

高顺只是看了崔烟儿一眼,迈步继续往前走,崔烟儿抬起头,看着高顺的背影,眼神里有惊讶。

崔桁见状赶紧跟上,一直到了正堂,请高顺上座,高顺也不客气,直接坐到了主位,其他侍卫站在门外,秦爱站在他身后。

“卢思道北上贩茶,把河北的生意交给了你们家,茶叶卖的如何,把账本拿来我看。”

崔桁闻言赶紧一摆手,他早就准备好了,立刻就有侍者端上来一个托盘,里面放着两本账册。

高顺拿过账册,翻开看了看,虽然才刚开始卖,但销量还是不错的,毕竟是个新鲜事物,要一步一步来。

大概看了下账册,发现没什么异常,高顺放下账册道:“做的不错,看来你们还算用心。

你们既然选择跟着我,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们,不要小看这一成利,等你们把生意遍布整个河北时,最后你们崔家富贵十代。”

“是是是,着还要感谢公子的恩德,愿意栽培我们崔家。”

“礼部尚书年龄大了,崔儦表现的很不错,如果他不犯什么错,下一任应该就是他了。”

高顺也不掩饰,直接给崔家画饼,礼部虽然看似没什么权利,却隶属六部之一,在名义上算是第一部。

明朝的大臣想要入阁,礼部尚书是必经之路,明朝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重视礼教的表现。

“多谢公子!”

崔桁闻言大喜,虽然他不是崔儦的父亲,可他也是的长辈,崔儦一人关系到清河崔家庄的兴衰,崔家这一脉现在只有崔儦一人入朝为官,可以说承载了所有人的希望。

“至于崔家其他子弟,可以入国子监读书,未来考核合格者,可以入朝为官。”

高顺又抛出一个承诺,这是绝对的拉拢,现在齐国境内郑家有两支,被他打掉了一支。

而崔家也有两支,博陵崔氏可要比清河的势大,尤其是高长恭继位后,所以高顺打算扶持清河崔氏,打压博陵崔氏。

查看了账本,话则说完了,高顺没有停留,直接离开崔家继续北上,他的人已经在北门等候。

清河郡北面是长乐郡,再往北就是博陵郡,高顺正在赶路,突然看见路边的一个标记。

“停!”

高顺一摆手,叫停了队伍,带着秦爱翻身下马,迈步走进了一旁的树林。

就当高顺四处寻找的时候,一个人影从树上跃下,吓得秦爱和几名侍卫赶紧拔刀,可高顺却不为所动。

等到那人落地,只见他一身绿色衣服,和树叶一个颜色,难怪没有人能发现他,走到高顺面前单膝下跪。

“影三拜见主人,属下有秘密情报。”

高顺微微颔首,影三便呈上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只有一排数字,其他人不明白意思,可高顺却可以看懂。

“长乐公主在博陵。”

一排个数字,翻译过来就是这七个字,高顺皱了皱眉,心说他这个姑姑不是在邺城么。

摆了摆手让影三退下,影三行礼后翻身上树,如猿猴般灵活,然后在树上跃荡,转眼就消失不见。

这位影三是赵五本手下,是他收服的一位民间奇人,负责国内的情报,也是刚刚开始组建,高顺曾见过他一面。

“公子……”

秦爱见高顺脸色不对,有些担心地上前一步,高顺把纸条碾碎,然后出了树林,这次却放慢了速度。

“又是一个亲戚,真是难办。”

之前高顺以雷霆之势扫了郑家,也不是没有后患的,郑氏得知家里受难,当即晕了过去。

高长恭很是心疼,当即派人传旨,让高顺收敛一些,否则就收了他的兵权,不许他鲁莽行事。

有高长恭的警告,高顺就不能像之前那样杀伐果断了,对于博陵崔氏,高顺原打算先斩后奏,但长乐公主的出现,打乱了他的计划。

“史书记载,崔达拏对长乐公主始终怀恨在心,但忌惮高家不敢发作,直到北齐灭亡才杀了长乐公主,丝毫不念夫妻之情。

我这次去博陵,就是要解除这个隐患,现在没有人相信我,我那个姑姑还傻傻地去帮崔家挡刀。”

高顺虽然没见过长乐公主,但长乐公主却经常出入宫中,去看望高长恭和郑氏。

公主和皇子不同,她对皇权没什么威胁,所以皇家一般都很宠爱公主们,以体现皇家也有亲情。

如果北齐不灭亡,长乐公主自然没有危险,可杀母之仇不共戴天,岂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博陵崔家,长乐公主回到家里,也感受到了崔家的敌视,这让她心里愈发地苦涩。

她现在愈发的后悔,为什么要在阿父面前说那句话,这句话造成了她一生的不幸,崔达拏现在对她只有恭敬,毫无爱意。

作为一位公主,她的婆婆即使不待见她,也不敢把她怎么样,她不在崔家住就是了。

而要是换了正常一点的皇帝,顶多也就是警告一下,可高澄却杀了崔达拏的母亲,这也说明这和时代的礼崩乐坏。

现在高澄死了,可崔家的仇恨却没有消除,尤其是崔达拏,始终在等待机会报仇。

高顺走在路上,心里思索着如何对付博陵崔家,如果长乐公主求情,他能不给面子么?

对于荥阳郑氏,高顺已经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他杀的都是该死之人,这样皇后都接受不了。

除了高长恭的警告,朝廷的御史们早就开始了,有不少官员出身世家,怕殃及到自身,开始上书弹劾高顺。

但高顺从郑家抄没的财务,一分都没私吞,全部运回了邺城,赵彦深见了一双老眼都发光。

结果朝中开始了口水仗,支持高顺的和不支持他的相互攻讦,高长恭就当没看见,让他们自己吵去。

将领出身的高长恭虽然不懂政治,却也知道这些世家的隐患,况且屁股决定脑袋,当上皇帝以后,他看许多人也有些不顺眼。

所以对于郑家之事,他只是警告高顺,同时极力安抚皇后,让他不要太难过,郑家还在,就是搬了个家。

即便如此,郑氏还是有些难以释怀,一见到高长恭就哭,对高顺的印象坏到了极点,高长恭也拿她没办法。

一个郑家就引起了这么大的波澜,高顺如果在灭了个崔家,不知朝廷要乱成什么样。

杀鸡儆猴固然有效果,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有人在暗中观望,高顺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不能停。

哪怕是不想面对,一行人还是到了博陵郡,长乐公主带着崔家人迎接,高顺下马见礼。

“侄儿顺丰拜见姑姑。”

“丰儿快起来,你现在代表的是天家,不必行此大礼。”

长乐公主把高顺扶起,仔细打量着他,有些欣慰地说道:“你和兄长长得真像,和兄长年轻时一模一样。”

高顺闻言心里无语,脸上却露出笑容,他忽然觉得长得太帅不是什么好事,否则高长恭打仗时也不用戴面具了。

“我等见过公子。”

高顺给公主行礼后,就轮到崔家人给他行礼了,高顺笑着让众人起来,丝毫看不出异常。

“诸位太客气了,我只不过是路过,看看各州各郡的百姓,自从陛下登基以来,我大齐已经是天下承平,国富民强。”

高顺恭维一句高长恭,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这时一个中年人走出来请高顺进城,他是博陵崔氏家主崔阳。

高顺跟着长乐公主进了城,长乐公主拉着高顺问长问短,说他东奔西跑如何辛苦,和高长恭当年一样,都是劳碌命。

高顺闻言心中腹诽,高长恭那是东征西战只顾着打仗,他这可比高长恭复杂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