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逐鹿北朝 > 第八十四章 大难不死

逐鹿北朝 第八十四章 大难不死

作者:红莲素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0:32:22 来源:笔趣阁

高顺装出一副狼狈的样子,踉踉跄跄走向村子,立刻就引起了周军的注意。

“站住,什么人!”

高顺闻言表面惊恐,但却并不是慌张,道:“这位军爷,某乃前面村庄的村民,被大水冲到这里来的,和家人都走散了,想来讨碗水喝。”

此时的高顺满脸黄泥,身上也有不少泥,根本看不出样貌,乍一看起来就是个难民。

“你是三河村的村民?你命真够大的,那么大的水都没淹死你,可惜我那些兄弟……”

放哨的兵丁没有怀疑,直接让高顺进去,高顺道谢后走进村子,发现除了村口的兵丁,里面也有一些难民。

“这位娘子,给碗水喝吧。”

高顺看到一妇人,正在给难民们放粥,不由得咽了咽唾沫,然后就是一阵干呕,因为嘴里都是沙土。

“小郎君快来,先洗把脸漱漱嘴,然后一起喝粥。”

妇人很热情,招呼高顺过去,高顺迟疑了一下,走到前面的水井旁,旁边有一木盆,盆里有一盆清水。

高顺蹲下身子,捧起水先漱了漱嘴,然后随便洗了把脸,并没有洗的太干净,免得引起怀疑即便如此那盆水也很脏了。

看见脏了的水,高顺想着给人家再打一盆,于是拿起旁边的水桶扔进井里,等水桶满了然后用力一提。

噗通!

击水的声音传出,所有人都看了过来,高顺倒吸一口冷气,低头看着手上的口子。

“还是让妾身来吧,小郎君一看就是读书人,提不动这水桶也是正常。”

高顺心里苦笑,但是他并没有解释,虽然他外表看起来柔弱,却并不是弱不禁风。

妇人走了过来,接过绳子数量的大水,高顺道谢了一声,然后把木盆拿了过来打算帮忙。

“小郎君哪人啊,周围村里的年轻后生妾身都知道,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一句话,顿时引起周军的警惕,高顺叹了口气道:“哎,不瞒大嫂,我本是长安人士,初春外出游学,行至此处,见大河雄伟壮阔,于是就多住了几日。

哪成想两国交战,祸及无辜,齐国如此丧心病狂,竟然决河放水,使我和亲人分散,我真恨不得生啖齐军之肉!”

高顺一副恨恨地表情,引起了所有人的共情,这时有一个汉子道:“就你那小身板,恐怕连刀都拿不动,上了战场就是送死的货!”

“哈哈哈……”

面对汉子的嘲笑,高顺好像有些恼羞成怒,道:“我随拿不动刀枪,却可以以笔做剑,骂死那些畜生!”

“以笔做剑,哈哈哈……”

众人这么一笑,原本有些悲伤的气氛顿时好了许多,高顺一副不愤的模样,反而引起众人嘲笑。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高顺也懒得和他们解释,况且他也是有意为之,读书人还是迂腐些比较像。

喝了碗粥,高顺长出了一口气,感觉身子暖和了,肚子里也不太难受了。

正在他琢磨怎么返回齐国时,一位身穿铠甲的周军走到高顺面前,拱手一礼道:“小郎君怎么称呼?”

高顺连忙起身拱手:“在下李白,字太白。”

“原来是太白兄,某乃陇右军一校尉李忠,咱们是本家,和大部队走散了,太白兄是读书人,不知能否帮某一个忙。”

听到都姓李,李忠顿时感觉亲近不少,但也没多问。

而高顺闻言心中警惕,脸上却笑着说道:“将军太客气了,不知某有什么可以效劳。”

那校尉闻言摆了摆手,一个士兵拿来纸笔,高顺见状松了口气,只听那校尉继续道:“我军的书记官下落不明,还请郎君帮忙记录一下这些散兵。”

高顺接过纸笔,打眼一看村口聚集了有百十人,都是被水冲到这里的,他们接下来还要回到原部队,所以需要登记。

于是高顺找了一张桌子,把笔墨准备好,然后就让那些士兵一个个过来,报出名字和来地。

此时周国是府兵制,除宇文泰自己在大统三年由西魏文帝任命为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为西魏军队的实际统帅外,又在大统十四年任命西魏宗室广陵王元欣为柱国大将军,但仅挂虚名,并无实权。

另任命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六人为柱国大将军,实际统率六军。

每个柱国大将军下有两个大将军,共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四十八仪同。

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一个开府领兵两千,一个大将军领兵四千,一个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六柱国合计有兵四万八千人左右,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府兵。

用了大概一个时辰,高顺才把这些散兵登记完,那校尉抱拳感谢,然后笑道。

“郎君经此一事,应该也无心游离,正好某住在长安郊外,不如一同回去,也好有个照应。”

高顺听到这话,脸上的表情有些凝固,他只是随口一说,打消众人的怀疑,没想到这校尉竟然当真了。

“多谢将军,这样会不会太劳烦了……”

“哎,不瞒郎君,我李忠平生最佩服读书人,正好请你去家里坐坐!”

李忠说着还拍了拍高顺肩膀,把高顺差点拍趴下,心里叫苦不迭,这下玩大了。

接下来又等了三天,又来了百十人,李忠这才带着队伍,打算把这些散兵带回军营。

高顺被迫跟着,他实在没理由拒绝,也只能先去长安,到了长安在随机应变。

从李忠那里了解到,他们之前在虞州地界,东面就是齐国的怀州,两州都处在黄河沿岸,距离并不远。

而长安距离虞州,也不过二百里地,走着有三天也到了,所以让他别担心。

高顺为了不伤到齐国百姓,所以特意把绝口向西开,然后利用地势水淹周军,事实上怀州也受到了很严重的波及。

可水火就是这样,现在这个结果已经很好了,只是不知道联军伤亡如何,尉相愿他们后续有没有什么动作。

三天后,高顺到了长安郊外,看着眼前这座古城,高顺内心有些复杂。

第一次来长安,竟然是以这样的身份,现在大唐还没有出现,所以长安城还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岁月的侵袭,战火的波及,让这座古城充满了沧桑感,作为汉王朝的国都,它的雄伟毋庸置疑。

李忠见他凝神远望,还以为他是在感慨,走到一旁笑道:“没找到吧,自己还能活着回来,其实我也没想到。”

经过三天的相处,二人的关系亲近了不少,李忠还问高顺有什么打算,如果没有可以给他介绍个差事。

对比高顺委婉谢绝,让他来周国当官,被人发现那还了得,他现在可是齐国太子。

见高顺不愿意,李忠也不勉强,安顿好其他将士,李忠带着高顺进了长安城。

“李兄一路多有照顾,太白感激不尽,只是白还要回家报信,还是就此别过吧。”

“如此也好,我的住处你也知道了,有机会一定来家里。”

“好。”

二人说好了,李忠原路返回,把高顺一人留在长安街上,高顺反而有些茫然。

“这就完了?不管我了?我接下来去哪?现在往回走?”

往回走是不现实的,高顺身无分文,也没有坐骑,恐怕没走到齐国,他就饿死了。

要是战争前,他或许可以沿途乞讨,可现在边境百姓走的走逃的逃,要么就是被战争波及。

高顺如果不做好准备,是回不到齐国的,而他现在身处敌国,想要生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重要的是不能暴露身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