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357章 巍巍萧关

大唐朝请郎 第357章 巍巍萧关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应是晌午了吧?”张军再次抬头看了看天。

“回郎君,现在刚刚午初二刻。”

那就是十一点半整,这会儿是午正开晌,还差半个小时。也差不多到了饭点儿。

府衙和军营一样,是要管饭的,张军这边自然也就和府内军营统一了时间,要不然不方便。

“走吧,便早一些。”

张军比手相请:“某到是有些饿了。”又扭头和韩骆两位解释:“某习惯了公厨,便屈就府内食堂一餐,慢待处还请恕罪。”

韩游瑰和骆元光都笑着表示没什么,四个人就往府衙的食堂走。

霍仙鸣都在这吃了好几天了,熟门熟路,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平时没有客人的时候,张军回后宅陪着媳妇闺女吃饭,有客的时候都是在府衙的食堂就餐,这个比较相熟人都已经很了解了。

当然,还是有包间的,大唐的等级观念受法律保护,有相当严格的规定,这个不能触犯,不是你想和下级官吏们打成一片就可以的。

三品以上是一个等级,五品以上是一个,然后是其他官员,吏不能和官员同席,役不能和吏同席。

三品以上是堂厨,也可以叫御厨,就是皇帝吃什么大家就吃什么。五品以上是公厨,五品以下是曹判厨。吏役同厨但分食。

说堂厨的东西做多了剩了不少,拿到公厨来食用吧。不行,犯法了。

所以大家虽然是吃食堂,但也就是公宴和私宴的区别,其余并无不同,顶多也就是私宴上可以随意一些。

……

连绵不绝的山丘从低到高,被大雪覆盖成了一个连着一个的蒸饼。

山丘都不高,但连绵起伏,从这里再往前去便是山区了,山势也会越发的高大起来,河幽谷深,水流湍急,站在山丘上都能听到哗哗的冲击声。

河水沿岸,冰雪和流水纠缠在一起,谁也奈何不得谁,激起阵阵白色水雾彷如笼烟,把河岸两旁的树枝都挂上了厚厚的白霜。

如果张军这会儿在这里,估计会叫一声雾淞,喊一句美,然后再想起照像机来。

但此刻站在山丘上面的武怀表,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份情趣。

“将军,河水没有冻啊。”

“某看得到。”

武怀表皱着眉头趴在雪上看着远处一派迷朦的河道。

他带着两营人马在安定州和王如意分开,一路沿着山丘地带的边缘迂回到萧关左近,整整走了四天半。

本来他还打算带着一半人马绕到萧关里面出其不意,结果大雪帮了吐蕃的忙,根本不行,太容易失去方向不说,战马也进不了山。

他只好顺着党州,乌州,桥州这么一路绕过来,也算是顺路规整诸州,把各州的乡军编入部队,即充向导又充战力。

这一带是正州和羁糜州并存的,大小羁糜州十几个。

现在他的临时营地就是脚下高塬的背后,军士们正在抓紧时间埋锅造饭,他带着牙兵摸上塬顶用望远镜查看敌情。

这里已经处在黄土高塬的外围,再往北就是大片的平塬地带了,萧关就处于古道入口里面一点,倚山傍水而建。

这条驿道古来有之,是汉代出塞的要道,几百年下来一直有所修缮增扩。

萧关其实就是在汉城留址上建立起来的,离秦代萧关更近。

武怀表爬上来前还在打着主意,看看能不能从冰面上发动,结果人家根本就没冻,反到是增加了攻打的难度。

想想也是,一个国家级的关隘,肯定是考虑的特别全面那种,就好比陇关散关潼关,都是河水不结冰的险要之地。

秦汉长安东依函谷关,到唐时兴废,把潼关北迁到塬下,还不就是因为随着气温变化,唐代的函谷关段黄河开始结冰了嘛。

他举着单筒望远镜,披着麻衣伏在绵垫上,对着萧关上的吐蕃军旗发呆,直到被牙兵碰醒。

“将军,该吃饭了。”

大冬天的在野外煮食不易,冷的还快,又要防备不能让敌方发现,所以要求就是速战速决,纵使他是将军也不能搞特殊。

“便去。”武怀表思索着收起望远镜,抓起铺在雪地上的绵垫,弯着腰随牙兵下塬,走到走出去二十几米站直身体。

两营军将都在甲外套着麻衣,一进营地有一种特别异样的感觉。

没有办法,这个年代暂时棉布太贵了,也就是麻衣最使宜,又厚实禁磨。

于是在雪地里行军打仗麻衣就成了最好的伪装物,只需要把全身一裹就混进了风雪之中,极难发现。

这也是欺负这个时代的敌军没有什么监视设备,全靠眼睛。而眼睛长时间在雪地当中会受漫反射影响,变得不易看清物体。

其实就算不搞这套,这种天气下在摸到城池边缘以前也极难被发现,大家冬天都不打仗,这是各方共同遵守的潜规则。

除非太倒霉了,直接撞在对方的侦骑面前,还留不住人家。

大家都难,想在大雪天里运送物资粮草实在是太艰难了,成本极高,谁也负担不起,而且军士的折损率也高。

就算是凤翔现在配备的四轮带减震的大马车,这一路行来也是颇费了些周折。

快速的吃过饭,军士们清理打扫,车夫把煮饭产生的炭火用铜盆盛了放入大马车下两轮之间,这是防止润滑的油脂被冻硬干裂。

武怀表召集了部将们到主帐开会。

临时营地,一共就立了两顶帐蓬,一是伙帐,一是主帐,军士们都和战马混在一起抱团取暖,到也不虞冻伤。

营夫们开始分发草料,大家开始喂马,帮战马刷去身上的冰雪沫子,检查马蹄。

三个负责观察记录的牙兵把刚才观察到的情况和大家做了一个说明,然后武怀表总结。

萧关乃天下重关,不管哪一朝哪一代那真的都是相当重视的,所以关隘修建的又高又险,而且城墙一直修到了塬上,设有多处烽火台。

唐诗里关于萧关的语句多不胜数,已经说明了萧关的地位还有重要性。

关墙也不是平直的,而是曲拐伸缩,形成一个一个的马面和女墙互成犄角,外有瓮曲,内有方城,箭楼敌楼角楼密密麻麻。

这会儿的萧关也不只是一道关,而是一座城,是长安入塞的大型出塞公路服务区,唐胡旅客转乘点,胡人入关服务中心。

吐蕃占领这里以后,这里便成为了吐军的一个大型屯兵点,物资中转站。

牙兵依据观察到的旗号,确定里面至少有三千战卒,那就是至少一万八千兵,还要再加上各种工作人员。

这都是可以提刀作战的,守城的时候老弱妇孺也不能小看,一样有杀伤力,何况是官员。

武怀表坐在那听着牙兵报告,眼睛看着旗下一众将军,还有临时从各州编进来的乡兵首领。他手里一共也就三千来人。

如果是野战对上,他丝毫不惧,大唐随便拎个小兵都有这个自信,但是现在这是攻城,攻的还是萧关这样的历史名关。

就像我们平时做个什么东西生怕它不结实,但拆的时候总是嫌它太结实要骂一样,他这会儿也有这种心态。

特么的,搞这么结实干什么?

原来是防备人家的,现在双方一调个儿,发现这事儿有点头疼。

当初吐蕃下萧关的时候是用的围陷,把周边的地区都打下来了包起来熬,熬到弹尽粮绝。再雄伟的关城也经不起这种打法。

当初吐蕃陷长安那是因为没有守军了,平定安史大唐已经拿出来了全部的力气,结果长安周围就只有两千渭北行营的老弱病残。

当时谁是皇帝也只有放弃首都跑路一个办法,总不能坐家里等着被俘虏吧?

郭子仪奉命抗敌,就招募到二十个人上路,还是沿途收拢了过去的老部曲,使兵力达到一百多人。

他也没招啊,只能跑到蓝田去招拢部队,十多天聚拢了四千多人就打出旗号反攻长安了。

结果马重英带着主力攻打凤翔十多天也没打下来,还被马璘给干了一下,一听这边老郭要收复长安,自己撤了。

如果当时长安守军能有个五七八千的,估计马重英都不敢有这个想法。这个时代攻城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尤其是像长安和萧关这种包着砖又高又大的关墙,那就没个整。

一听牙兵在汇报萧关的观察情况,下面坐着的这些将军首领马上都反应了过来,这是要打萧关。

凤翔的将军们到是没什么太大反应,但是这些个首领就坐不住了。

“武虞候,我等,这是要克萧关么?”

“正是。”武怀表看了看说话的人,是桥州党项野力部的野力疙瘩仁,是羁糜桥州刺史,野力部头人野力刚达的儿子,带着五百多骑健儿。

这个野力氏是党项八姓之一,是排在拓拔后面的第二大姓,也是后来西夏国的后族。皇族是拓拔氏。在党项,羌这一片儿影响力比较大。

“虞候可是意欲以我等为前卒?”野力疙瘩仁大声问了一句。

武怀表皱起眉头看了野力疙瘩仁一眼:“即入军伍,可知军法何在?尔在藐视本司马吗?”

“若是某错怪了虞候,但凭处置,但若是虞候欲以某野力部等部众为前卒,某等誓死不从。”

“某何时所言欲以你野力部为前卒?你野力部可以纵马关墙吗?大言不惭。来人,二十军棍,不得容情。”

“虞候所言当真?”

“某一军之虞候,言语岂能儿戏?”

“好,这棍子某接了,希望虞候言而有信。”

“虞候,”边上野力州的首领站了起来:“虞候,此时正值用人之际,疙瘩仁虽粗鲁,但亦勇武,这二十军棍可行暂时记下,允他将功折罪?”

羁糜野力州是野力部大头人的领地,直接以部落名字为州名。

武怀表看了这个人一眼,摇了摇头:“军法在此,何人可以豁免?即入军伍自当遵从,某亦相同。某也不缺勇武之人。叉出去。”

片刻,帐外传来噼啪的抽棍子声,这野力疙瘩仁到是硬汉,一声也没有出。

“敢问虞候,”野力州的首领脸上有点挂不住,站在那里拱了拱手:“当如何克复萧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