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416章 长街遇袭

大唐朝请郎 第416章 长街遇袭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6:09 来源:笔趣阁

事情都商量好了,诏书也已经制好,陪着皇帝看了会儿宝贝,张军和诸位宰相告退出宫。

“小郎君却是鲁莽了。”李勉还在对张军‘盅惑’皇帝心怀不满。

“某有计较,首相宽心就是,日后自知。”

“日后之事,便作日后之论。”

“是。某受首相指点。”

老头气的直吹胡子,张军笑呵呵的认错。

其实老头也不是真生气,只是表现出来警告张军一下,必竟张军年纪小嘛,怕他不知深浅轻重恣意胡来。

大家回到政事堂,李勉和李皋组织宰相们开会,张军不想让人感觉自己有意干涉政事,进门打了个招呼便告辞离开。

那边牛车卸货登记还得有一会儿,自会有内侍陪同回府,也不用他操心,骑着马溜溜达达出了大明宫。

此时已经近暮,长安城裹在一片落日余辉中,瓦顶,坊墙披上了金光,树木枝叶在斜阳下闪动着暗金色的光斑。

明处更亮,暗处幽深,拉长的光影把长街高墙绘成了生动的立体。

张军和近卫,随从,刀人骑着马走在大街的中道偏左,打量着周遭的暮色景致。

丹凤大街宽接近一百八十米,是长安城内最宽阔的大街。

大街由石灰垫底夯土所成,黄土铺面,分为左中右三道,三道之间用树木花草相隔,内有排水沟。

每日里有左金吾卫洒水打扫,修整树植。

中道是驰道,行大军,平常只有皇帝皇后和宰相可以行走。

中道空旷无人,两边行道上人也不多,未见骑马者,行人肩挑背扛贴着路边快走,牛车吱哑吱哑的声音传过来,有骑驴散行的人夹在牛车左右。

这条比中轴线朱雀大街还要宽出来三十米的街道,行人对面看过去也就是能见个指头大的人影,再有树木掩映,什么都看不清楚。

驮满货物的牛车也不过就是个拳头大小。

丹凤大街是因大明宫而建,长三里,竖直穿过永昌,光宅两座上坊直抵通化大街永光坊,把两座上坊切割成了光宅,永昌,翊善,来庭四座下坊

因为这四坊紧挨着丹凤门,坊内住的都是高级官员,高级内侍和内侍机关,府宅和机关的大门都开在坊墙上直抵大街。

一路看过去,就见阵戟排列龙旗飘舞,三阙乌门并列而开,富贵连绵,相当的有气势。

顺着大街一直向南走到头,绕过庄宅司的衙门口,在通化大街左拐东行三百余米是十字路口,远远的能看到大宁坊内太清宫和兴唐寺的大门。

路过郑国公文贞公宅,荷恩寺,在十字路口右转,绕过凤翔进奏院旧址,左金吾卫衙门,长街一下子缩减到了四十几米宽。

虽然只有四十几米宽,但仍分三道,中驰道有二十米,两侧树木花草繁茂整齐。这条街两侧的行人就比较多了,熙熙攘攘的。

主要是很多人不被允许走六正街,都被挤到副街上来了。

十字路口都有金吾卫的巡徼守着指挥交通,以免行人交错拥堵,哨声不停的响起,行人车辆按照指挥排队通过路口。

主街通行六十息止,副街通行三十息止。除了路面上没有画斑马线,路口没有红绿灯以外,其他的和现代也并没有什么差别。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中驰道先行,远远的看到张军一行人马,徼巡就已经吹哨禁止了两边的行人车马,立正敬礼,等待张军一行先行通过。

“此间都知院可是闲置了么?”看到摘了牌子的凤翔进奏院,张军问了卫阿荣一句。

进奏院分为两种,节度使所设的为都知进奏院,其他为上都进奏院。主要是级别不同,上都院为正五品置,都知院是从三品置。

这会儿凤翔的进奏院搬在了祟仁坊,那边地方要大一些,这事儿张军知道。但原来在永兴坊这一处怎么处置的他就不太清楚。

结果没问对人,卫阿荣根本不知道,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天天跟在张军身边,对京城这边不是太了解。

“郎君,”府内的随从拱了拱手:“此处已经安置归予高别驾处,设凤翔都市署司,统管两京府内行商事。”

张军点了点头。所谓凤翔都市署司,也就是凤翔商业公司的两京分公司,负责凤翔出产商品在两京地区的销售回款工作。

“郎君,此间事某未知晓。”卫阿荣低声认错。

“不怪你,某也是随口一问。”张军斜了卫阿荣一眼。

现在王如意管着演武营诸部,武怀表在忙着扩建新军,卫阿荣已经正式成为他的侍卫。不过这小子确实没有王武二人机灵,有点憨。

张军到也不用身边的人怎么聪明机智,只要忠诚,能执行命令也就够了,其他的可以指点,慢慢成长。

其实在这个年代,忠诚并不算什么可贵的个人品质,忠诚是社会道德的一个标准,并不缺乏。

相对于现代,这是一个科技落后,物资不足,但道德标准相当相当高的年代。这个时代的坏人拿到后世去,每一个都会比那些精英专家企业家圣洁万倍。

凤翔都市署的工作其实并不复杂,他只负责把凤翔出产的商品分类定价,批发给代理商,然后催收回款运回凤翔。

商品的具体销售、运输工作是由张军和皇帝,几位亲王公主,首相辅相几人合资的商号进行的,同时负责向各州县商号批发运送,催款。

这个商号张军占四成,皇帝占三成,其他人分持剩余三成。除了皇帝,其他人只有分红,股份也不被继承。

像李勉的份额,他退休以后就没有了,会转给继任首相,或者由其他人均分。

这样就是为了永远把首辅宰相绑在车上,给他们创造一些收入,不会被某个家族永远把持股份,对公司发展有利。

一边闲聊着,一行人顺着长街南行。从通化大街到升平坊需要经过三个大十字路口,三个小十字路口,一个丁字路口。

大十字路口是指三横三竖连通长安城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的交汇路口,街道都有一百二到一百五十米宽。

小十字路口是指不通抵城门的横竖大街相交,街宽六十余米到四十余米。

丁字路口就在东市西门外,平康宜阳两坊之间。

这个时间点,东市已经罢市关门了。

东西两市实际上是更像是综合性批发市场,里面都是大铺大商号,仓库林立,主要的客户都是其他各坊内的小商号和店铺。还有官员采买。

坊内的商业是全天营业的,甚至有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店铺,随时可以消费,东西两市不是。东西两市有着严格的开关市时间。

两市里面,相同的商家会被集中安排在一起,前店后厂,一家挨着一家,叫行,每行中的店叫业。行业就是这么来的。

东西两市并计三百六十余行,也就是后世所谓的三百六十行的出处。买东西也是指东西两市。

仔细研究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现在汉语里有大量的词汇都是来源于唐代。

东市的位置就在兴庆宫西南对角上,周边九坊就是整个长安城最热闹,最繁华之地,是亲王公主宰相大员们居住的地方。

东市的坊墙比周边诸坊要高,每侧两门共开八门,有箭楼角楼,禁军值守。

长安城内的禁军相当多,南北衙,太子率,御使台所部都属于禁军系统。

南衙十六卫,北衙六军,太子十率,这就是三十二个军事部门了,还要加上御使台指挥的司法部队。

南衙由首相指挥,北衙实际上是皇帝亲军,十率由太子统率,但实际上是左右率府率大将军实际控制,同时向皇帝和太子两边负责。

东市的坊墙上是不许格外开门的,高大的城墙巍然壁立,走在大街中间都能感觉到城墙带来的那种隐隐的压抑感。

而东市周边隔街相望的九座里坊,坊墙上的华丽大门比肩邻立,戟旗招展,和坊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尤其宜阳坊,是万年县廨所在,又有邠宁等藩镇进奏院,二等寺庙多间,从长街上看过去尤其的华丽且威严。

话说邠宁、泾原进奏院也是张军的。

虽然张军身兼十镇,但并不能把十镇的进奏院统一到一起,还是需要各设各的,只不过凤翔进奏院那边级别要高一些。

这就像省里有驻京办,但省下的各市也会有驻京办。各司其责。

张军在马上打量着万年县衙门口的小广场,那里是长安城内行刑地之一,是杀人的地方,平时也是发布布告的地方,挺热闹的。

“小心。”卫阿荣突然喊了一声,一夹马腹超过张军跑到了前面,手中横刀已经出鞘,高高的举过头顶。

后面的近卫刀人随从们接到示警信号,横刀出鞘步枪上膛,迅速的散开里外三层的想把张军包裹在中心。

这实属条件反射,他们都没来得及观察一下四周,只是下意识的按照训练展开。这就是训练有素的体现。

张军也被惊了一下。他一点受袭的思想准备都没有,甚至正在精神溜号。

不过他的反应也比较快,眼睛已经顺着卫阿荣的视线方向看了过去,右手从鞍后抽出来一把……左轮。

确实是左轮,只是比较粗大了一些,或者应该叫手炮比较合适。这是凤翔保密坊的最新实验性产品,还没有量产。

近卫刀人们队形还没有完全展开,张军也还没看到卫阿荣发现的东西,众人耳中已经听到了箭支带动的风声,弓弦声。

张军没有犹豫,想也没想翻身就跳下了战马。人在马上目标太大,他又没有着铠,下来反而安全一些。

其他人反应也不慢,都从马上翻下来,几个随从举着臂盾跑到张军身边。

噗噗几声,两个随从,一名刀人还有两匹马中箭,发出几声闷哼,战马嘶鸣扬蹄,被主人死死勒住按下。

这会儿它们就是最好的盾牌,这种情况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牺牲它们。

而且普通箭支的伤害对它们来说实际上也不算大,不会伤及性命,甚至都不会重伤。也就是疼两天。

战马的肌肉至少得有十几公分厚,而且相当紧密,箭头根本就射不进去。即使是后来出现的专门用来射马的箭支,也是以马腿关节为目标的。

张军个子高,已经看到了卫阿荣发现的目标。话说这小子总是笨笨的,今天可是着实出了彩。

箭是从东市坊墙上面,还有县坊墙上,东西两边射过来的。

好在大唐对弓箭的管制相当严,对方用的不是军方制式,威力不大,而且也少,应该只有五六张弓。

这要是多了,十几二十张弓齐射,也是麻烦。

随着这边有人中箭,从两边,还有身后身前的路口,树木草丛里,已经有二十几个黑衣人举着刀沉默的冲了过来。

具体没有时间数,离的太近,几十米几步就跑到近前了,还是包围的形式。

“杀。”张军喝了一声,看向冲到前面的卫阿荣,举起了手中的大左轮。

身边近卫刀人们围在一起,黑衣人想冲过来没那么容易,示警的卫阿荣跑的有点远,反而危险了。

“从事与刀人蹲下。”张军喊了一声。这些人把他围的太紧,反而不好发挥了,也会影响近卫的反应。

话音未落,近卫们手里的步枪已经响了起来。

其实说来话长,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