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支配者 > 第八章 内阁首辅的自我救赎

大明支配者 第八章 内阁首辅的自我救赎

作者:羿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6:17 来源:笔趣阁

早上六点,皇极门。

五凤楼上,鼓响三声。

鸿胪寺旗校摆好仪仗,鸣钟敲罄。

两边掖门大开,官员们一流水的披着红色大氅,抱着牙笏,鱼贯而入。

走过金水桥,官员们按照品级依次排好,分成两列,文左武右,站在皇极门的丹陛前等待皇帝的到来。

经过了昨晚上的剧变,百官们心思各异,有的看戏,有的缄默,有的疑惑,也有的不安。

但所有人都无一例外的离着阉党众人有些距离,不是嫌,单纯是怕。

武官队列中,田尔耕看了眼手臂上包着纱布的许显纯,问道:“老许,这是怎么了?”

许显纯摇了摇头。

“没什么,五更天时刚抓了几个人。”

田尔耕有些惊讶:“几个人?以你的身手还会吃亏?”

许显纯看了眼四周:“待会散朝再和你说。”

文官那边,还有一处单独的‘阵地’,那是独属于言官的那一片。

这些所谓的清流,是东林党在朝中最大的倚仗和势力。此刻他们却没了往日的威风,脸上愁云惨淡,让好些人乐得看笑话。

由于昨夜刚下了一场雨夹雪,天气转冷,所以有不少身子单薄的官员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不过好在仪仗不久便到达了。

在一众内官的簇拥中,身着明黄衮服的崇祯帝踏上金台,随着礼乐响起,鸿胪寺官员高唱:“入班!”

左右文武走上御道,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行一拜三叩之礼。

至此,礼毕。

接下来才可以开始议事。

大明的早朝其实很辛苦,并不像很多影视剧中一样是站到殿内议事的,而是站在广场上,露天议事。

历史上叫做“御门听政”。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在家门前听大臣们汇报工作。

无论刮风下雨,亦或是下雪,都是这样。

当然,制度归制度,是否执行就是另一回事了。

除太祖、成祖以外,大明真正勤政的皇帝可以说屈指可数。

一月一次早朝便算是勤劳的了,更有甚者常常都是半年或者更久,还有的干脆几十年都不上朝。

大臣们自然有样学样,虽然早朝还是上,可经常有人以各种理由缺席,又或者草草走个过程,礼毕后,就都挪到右顺门的偏殿去,有事入奏,无事就去办公。但也正因为难得见到一次皇帝,所以像今天这种有皇帝出席的早朝,官员们也比平时来的齐。

说起来,距离朱由检上次上朝,也快有两个月了。

这倒不是他懒,而是他实在厌倦了听那些言官和大臣们的叱咄与抱怨,上朝也只是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他刚好利用这段时间,在进行布局。

朱由检将振兴大明的步骤分成了五步,如今,尚在第一步计划之内。

而现在,一切准备就绪。

该群臣看他秀了。

朱由检坐在皇位上,俯视群臣,脸上无悲无喜,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好戏。

按照规矩,由当日出班的司礼监太监喊了一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接着,就是官员上奏的时间了。

明朝官员奏事,有个暗地里的规矩,就是内阁辅臣最先,若他们无人上前,其他人才会奏事。谁要上奏,就自己先咳嗽一声,然后出班,走到御前,跪着奏事。皇帝没来,就把折子递给当班的太监。

所以,内阁首辅黄立极就是奏事的顺位第一人。

而事实上,他也的确有本要奏。

对于这位内阁首辅而言,昨晚上他的心情可谓是和坐过山车一样。

因为,和懿安皇后张嫣密谋劝进一事,几乎可以说是由他一手促成。

照说,他一个阉党成员,为什么要参与进这样一件明显不利于魏忠贤的事情中呢?

旁人乍看下,或许难以理解他这样的行为,可仔细分析一下,就能理解了。

在天启朝,不管是天启有意还是无意,有一个事实是所有人都无法否认的。那就是当时的魏忠贤,所能行使的权利,几乎等同于皇权本身。

想要当朝为官,特别是能上殿的京官,对魏忠贤都只有阿谀奉承这一条路可走。

反抗者的下场也很显然,东林前六君子,后七君子就打了个样。

因此,黄立极投靠魏忠贤也是迫不得已。(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是这样的。)

所以,在天启落水之后,这位当朝首辅,立刻为自己的未来打起了算盘。

他算是客、魏集团之中的一员,因此他也多少得知了一些魏忠贤和客印月商量的事情,什么‘狸猫换太子’、‘拥立福王子孙’之类的计划。

黄立极认为,若是魏忠贤真的办成,那大明恐怕就真完了。

太监掌权,会有什么后果?

这事赵高干过,于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的秦亡了。

换做大明又如何?

因此,黄立极当机立断,选择与魏忠贤背道而驰。

所以,黄立极是真的为了大明?

那倒不是。

其实,和黄立极想法类似的大臣们,不占少数。这倒不是说他们这样的人是真的一心为国,而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和根基与大明息息相关,若大明无了,这些人祖上的爵位、荫庇甚至是他们自己的功名都有可能不保。倘若有人能许以厚利,他们倒是不在意叛一叛的。

但若你以为,他们只是这样想,那也还是天真了。

对于黄立极来说,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魏忠贤挡住了他前面,成为了他获取真正权利的挡路石。

做人臣的,谁不想学徐阶、高拱之流?

一生清誉,还赚的盆满钵满?

可是,要做到这种程度,那必须要是权力斗争的胜利者才行。

什么是胜利者?

名声,银子,两手抓。

那就是胜利者。

而阻止宦官当权,就是很好的理由。(实际上是痛打落水狗)

可这种徒于利己的想法,恰恰也是令他们短视的根源所在。

试问,不惩小恶,何以遏大祸?不遵小节,如何循大节?

为自己着想时,他们会变着法的给自己编理由。可真正到了为国出力的时候,他们又会摆出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来。

正是这种灵活的道德标准和底线,大明朝才会出现这么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在共同的利益,和灵活的道德标准之下,曾经的敌人,也可以成为现在的朋友。

黄立极和东林党的关系就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