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支配者 > 第三十七章 第一位新内阁

大明支配者 第三十七章 第一位新内阁

作者:羿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6:05:14 来源:笔趣阁

“皇帝跟皇帝是不同的,太祖那样的皇帝要求的是政令合一,力往一处使,他们有旺盛的工作欲,见不得大权旁落,朝臣有一丁点的异心。可若是世宗、神宗这样贪图享乐的皇帝,就巴不得朝臣闹,让你们闹个天翻地覆,他们才乐得清闲。”

“现在这位,就有点当初太祖的那意思了。”

“好像的确有那么点意思。”

散朝后,几位大臣闲聊着。

“太祖杀伐果断,今上似乎手段上还差点?”

有人意味深长:“清理了阉党,陛下才算腾出手来了,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定哟。”

当天下午的时候,东厂的调查出来了。

清点财物大约估值为两千三百万两(包含地产以及京师近郊的田产),时间仓促,这只是大概估值,等到完全清点完毕,再换成银子,估计还有涨幅。

昨天晚上被灭门的一共三十七家,平均一下就是每家拥有六十几万两的财富。

而这还只是他们在京城的府邸,还不算这些人在各自老家的产业。

搞得朱由检都想找个借口把他们老家也给抄了。

另外,阉党成员那里,查获的现银数量为十二万两,魏忠贤几处宅子里查获的现银只有两百八十两。

然而,以上的数字只是真正价值的零头。

阉党成员在京城的财产总值在一千万两上下,魏忠贤的财产总值在八百万两左右。

而他们在各自老家的产业,还待查明。

银子有了,接下来就可以处理问题了。

该给银子的要给,可这银子也不能乱给。

现在朝廷的贪腐之风并没有得到治理,随便派发下去,估计还没出京城就得少三成。

等银子变现,朱由检决定先把近几年京城的各种欠俸补了,让京城各部衙正常运转起来。

然后,他要考虑的就是新的内阁人选。

朱由检虽然想要把司礼监和内阁的权利收回来,可直接废了肯定不现实。

只能说现在先把成员都换成自己可以信任的人,能听自己安排的最好。

司礼监已经完成换血了,接下来就是内阁了。

朱由检首先想到的人选就是孙承宗。

虽然孙承宗有东林色彩,可朱由检痛恨的并不是东林党,只是那些背地里搞事的东林党。

孙承宗无疑属于那种能办事的东林党。

他督师辽东的时候,重振军纪,修整军防,做了不少实事。

虽然他的做法比较烧钱,可朱由检有的是办法搞钱,在有钱的情况下,孙承宗的做法对现在的局势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毕竟经过万历、天启朝的几次惨败,边军精锐损耗殆尽,想要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批能吊打此时风头正盛的建奴各部的军队,还是有点难度的。

在辽东问题上,朱由检现在的战略方针就是筑城屯田,养兵铸甲。

缓上一段时间再说。

况且对如今的朱由检而言,国内的诸多问题才是更为重要的。

国内的大盘理好了,凭借大明的地大物博,爆兵速度远胜建奴,打赢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说到辽东,就不得不提到明朝对边将的制度问题。

明朝前线的主帅并无战场上的绝对指挥权,几乎所有大事都要由朝廷最后决定。前线战将身边,往往还有由宦官组成的监军掣肘。任何人物都可以指手画脚,说上一通,效率之低,可想而知。更何况还有人际关系、粮饷供应、兵员调动补充之类的因素。就是说,前线主帅受到的牵制太多,不能有效、合理、迅速地制定战略决策,动用战争资源,调动兵力等等。

从杨镐到袁应泰,再到熊廷弼、王化贞,朝廷在辽东节节败退,原因固然很多,前线主帅当然也难逃责任,但责任最大的,仍应是朝廷本身。

战争是检验一个政权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

相反,努尔哈赤能集政治、军事、经济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动员人力物力,把建州搞得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两者相较,优劣自明。

若想要让主帅达到这种程度,那就需要皇帝无条件的信任,虽然有些危险,但是孙承宗是值得托付这种信任的。

现在崇祯最希望的就是稳住边事。

辽东局势复杂,朱由检可不想在皇宫里瞎指挥。

而明末战事极多,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一个懂军事的文官入阁做首辅,调动资源先将辽东的局面稳固住。

只有辽东局面稳住了,朱由检才有精力去搞钱,改革,安定国内局势。

当天下午,孙承宗来了。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臣身子骨看上去还是很硬朗,他进殿拜道:“臣,孙承宗拜见皇上!”

“孙卿免礼,来人,赐座。”

“谢皇上!”

“孙卿可知,朕召你来的原因?”

“臣不敢妄自揣摩天意。”

朱由检笑道:“朕想让你以兵部尚书之身重新入阁,孙卿以为如何?”

孙承宗作揖道:“能为陛下效力,是臣的福分。”

朱由检点头。

“朕还想让孙卿督师蓟辽。”

“这...”孙承宗犹豫道:“陛下可否容臣推荐一名人选?”

从本意上来讲,孙承宗是想去的,可从长远来看,他认为不能去。

他当年可是吃够了朝堂斗争的苦,在辽东之地,做什么都被人管着,最后连官都被搞丢了。如今重回内阁,他宁愿留在京城,动用关系,四处走动,亲自为辽东那边争取资源。

朱由检自然知道孙承宗在顾虑什么,可他还是想听听孙承宗到底想推荐谁去坐那个位置。

“孙卿请讲。”

孙承宗说道:“袁崇焕。”

一听到袁崇焕这三个字,朱由检眉头一挑。

他不是没有考虑过用袁崇焕。

可辽东督师的人选实在太过重要,而后世对于袁崇焕的争议又太过巨大,以至于朱由检暂时还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袁崇焕。

倒也不是说他怀疑袁崇焕的人品和能力,就是单纯觉得孙承宗更加老成持重而已。

故此,朱由检对这个提议允以否认。

“袁崇焕此人,朕另有他用,辽东军事,非孙卿莫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