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支配者 > 第五章 范景文

大明支配者 第五章 范景文

作者:羿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6:05:14 来源:笔趣阁

乾清宫前的广场上,王永祚领着一个皮肤偏黑的中年男人,疾步走来。

走到殿前,王永祚停下脚步,语气和善道:“万岁爷就在里面,奴婢就送到这了,范先生,快快进去吧。”

中年男人连忙回礼道:“多谢王公公。”

中年男人起身,抬脚正准备跨过门槛,王永祚却发现他裤脚上还有些干涸的泥点子。

顿时急道:“诶哟我的祖宗诶,早前不是派人和你说了吗,让你来是要见万岁爷的,你就不能换身干净衣服?”

中年男人惭愧道:“临行前看了天气,今晚似要下雨,我忧心麦苗,就下田去挖开了沟渠,避免麦苗...”

“行了行了,赶紧拍拍,看身上还有哪不干净的,可别把泥点子带到万岁爷面前去!”王永祚懒得听他说那么多,不由催促道。

中年男人连连点头,正准备掸一掸,一脸焦急的王承恩就走了出来。

王承恩急道:“快走吧,范先生,万岁爷晚膳都没用,就等着你来呢!”

“啊?!”中年男人吃惊道:“万岁爷等我一起吃饭?”

“是!所以快点吧,你倒是饿的起,饿坏了万岁爷可怎么办!”

“好好好,公公请带路。”

‘咕咚。’

大殿内,朱由检咽了口口水。

忽然,他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抬起头,便看到两人疾步走来。

王承恩在前,中年男人在后,此人正是他等的人,范景文。

范景文,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时任东昌府推官,在任期间,清正廉明,能力出众。

明神宗驾崩,明光宗继承皇位后,下令举荐贤能,范景文骨鲠上疏,极力举荐,但他举荐的大都是先朝元老,为明光宗所忌,被多次打压下,范景文无奈,不久便乞假回乡。

天启五年,范景文被重新启用,结果当时正是魏忠贤当权,他头铁,又给朝廷上疏道:“天地人材,当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当为朝廷守之。天下万世是非公论,当与天地万世共之。”这话明里暗里都在给天启提醒,可天启皇帝朱由校听得进去吗?最后自然是又给他贬了。

这一贬,就是两年。

范景文这样的人,是能吏,是贤才。他最怕的不是死,不是穷,他求的也不是高位,不是名不是利,而是一展抱负!

他最怕的是一身所学,无处施展,更怕就此沉寂,为此,他可以舍弃一切。

如今,朱由检特地找他回来,倒不是因为他头铁,不畏强权,而是因为他是‘一条鞭法’的拥护者。

原历史轨迹里,崇祯原本也支持范景文对一条鞭法的实施,可惜效果平平。

那是因为,崇祯把这么一个改革型人才,拿去带兵打仗!

范景文走进大殿,倒头便拜。

“学生范景文,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范景文的心情是很忐忑的。

当年他被天启势力打压,原本万念俱灰,毕竟天启还年轻,而他已经快四十了。结果幸运的是才过两年天启就驾崩了,范景文心里又有了入朝为官的希望。新皇登基后,他处心积虑,四处送礼,让官场好友替自己上疏举荐。

只为能继续入朝为官。

可这才几天,信怎么就到了皇上手里?

而且看这样子,好像还不是一般的会面?

范景文只能姑且认为,这是新皇求贤若渴的表现。

他却不知,朱由检可不只是求贤若渴,而是把他当做了一张底牌!

因为从后世而来的朱由检深刻的知道,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赋税有多么重要。

而这,就需要合理的制度,制度对了,路子才对,国家才有可能振作起来。

抄几个贪官的家,杀几颗奸臣的头,终究是杯水车薪。

大明这种体量的国家,赋税才是重中之重。

一条鞭法,就是针对赋税的改革。

如果把国家比作集团,那么赋税就是利润,公司有了钱,才有能力拓展业务。

员工们才能有更好的福利。

而这就需要优秀的制度。

如果只是一味增大工作量,增加劳动力度,往往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员工干不下去了自然就撂挑子了,人民活不下去了,除了润就只能改天换日。

任何朝代发展久了,就会形成一些固定的阶级。

而改革就需要触动那些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完成资源的再循环。

否则,阶级不断固化,上层建筑愈加臃肿,而底部无法支撑。

就会发生倒塌。

也就是改朝换代,重新洗牌的过程。

这是从古至今,一直不变的道理。

很明显,原历史中范景文获得的支持是远远不足以将这种改革实施下去的。

读过万历时期的明史就能得知,要实现一条鞭法这种影响深远且极具深度的改革,必须也只能由皇权鼎力支持。

就如同当年的皇权实际拥有者张居正一样。

如今,朱由检选择一条鞭法来进行改革,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样做固然需要得罪一大批固有阶级,可国难当头,碰撞在所难免。

诚然,用后世的眼光看一条鞭法仍有不少弊端,可对于当下的大明而言,这是真正的良药!

张居正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推广它,也是因为仔细研究了晚明时期的各种社会现状,经过取舍,结合实际之后对症下药。

比起搞什么现代式的变法或者主义,一条鞭法无疑是最适合当下的改革。

而范景文,就是这样一个现成的人才。

朱由检走下殿,亲自将范景文扶起,喜不自禁道:“我原本只对先生有七分期待,如今,却是有了十分。”

范景文受宠若惊,故作不解道:“陛下何出此言?”

“堂堂进士之身,尚能与民同劳,岂非大贤?”

“学生何德何能敢称贤,不过是为图生计罢了!”范景文叹道。

朱由检笑了笑,牵住他的手:“走,与朕一同用膳。”

“这...”

范景文有些不敢,朱由检却不由分说,把他摁在了位子上。

朱由检走回主位坐下,拍了拍手。

一直担忧万岁爷饿着了的王承恩脸上一喜,立刻扯开嗓子。

“上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