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支配者 > 第七十三章

大明支配者 第七十三章

作者:羿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6:05:14 来源:笔趣阁

“陛下,臣来了。“

朱由检点头:“爱卿辛苦了。“

“陛下,微臣惶恐,陛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朕听闻你近期在调查江淮水患一案。“朱由检道,“不知此次你可调查出什么眉目了?“

“臣正欲向陛下禀报,臣已经调查出了一些眉目。“

“哦,快快道来。“朱由检急忙道,他最怕的就是范景文一无所获。

“臣昨日刚与江淮知府张守中接触过,并且问询过他的情况。“

“哦,他怎么说?“朱由检连忙问道。

范景文将自己昨夜与张守中的对话全都详细的讲述了一遍。

“陛下,您请听,他说他已经派人调查过了,他已经找到治理水患的好方法。“范景文又将张守中说的那种方法又说了一遍。

朱由检听了心里很激动,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治理水患的办法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实施这个办法了。

“爱卿,如今天灾已经越来越严重了,而且还出现了大规模的死亡,朕觉得这些都跟江淮的水患脱不开关系。“朱由检道,“这些天灾已经让朝野震惊了,朕决定要用最短的时间治理好这件事,你可有什么建议吗?“

“回陛下,微臣认为可行。“范景文拱手道。

“爱卿所言极是啊!“朱由检欣慰的道,“如果有爱卿相助,朕必能成功的解决水患之事。“

范景文躬身,恭敬道:“微臣一定竭尽所能,为陛下效劳。“

“如此甚好!“朱由检满意的笑道,“这一次水患的治理就靠你了。“

“是!微臣遵旨!“范景文道。

“好了,去吧!“朱由检挥了挥手道。

“是!微臣告退!“范景文躬身道。

等范景文走后,朱由检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御书房。

他要去处理一些政务,还有一些奏章。

朱由检走后,李东阳和李岩就进了御书房,两人见到皇帝后行礼。

“免礼。“朱由检道。

“谢陛下。“二人起身,李东阳道,“陛下,微臣有一事相求!“

“李卿但说无妨,有什么需要朕帮忙的,只管说便是。“

“谢陛下。“李东阳道,“臣想向陛下讨一道圣旨,这道圣旨是为了赈灾。“

“圣旨?赈灾!“朱由检皱着眉头道,“李卿,你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回禀陛下,臣想请皇上为微臣做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李卿但说无妨。“

“是这样的,这段时间以来,微臣听说江苏水患十分严重,如今百姓生活困顿,吃不饱穿不暖,而且死伤无数,微臣认为江淮水患乃是一桩祸端,如果不早日除掉的话,必将成为国家的一颗毒瘤,微臣恳请陛下派遣使者前往江淮,调查江淮水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并且解决掉。“李东阳恳切的说道。

“哦,既然是这样的事,这件事情就交给你负责了。“朱由检道,“你准备一下,朕明日就启程前往江淮,你安排人护送。“

“微臣领命!“

“嗯,去吧。“

“是,臣告退!“

李东阳离开后,朱由检陷入沉思之中。

李东阳的提议倒是让朱由检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自从上一次江南水患之后,他就一直在忙于朝廷的军政大事,疏忽了江南一带的民众生活状态,如今江南已经变成这般模样了,再继续这样下去,那么不出一年的功夫,江南一带必然会被洪水淹没,而到那个时候百姓将陷入无边无际的饥饿之中。

所以,他决定前往江淮,为江南的百姓解决这个问题。

“陛下,臣也有一事想要奏报陛下。“范景文从外面走了进来。

“爱卿有何事要奏报。“朱由检道。

“微臣认为陛下应该加紧招募士兵,组织士兵在江淮救灾,微臣认为如果不能够解决江淮水患,那么江南的百姓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范景文道。

“这些我已经派人去做了。“朱由检淡淡的道,“只是现在朝廷的粮食已经不足以维持赈济灾民,所以这一步暂且搁置吧。“

“微臣明白,微臣这就回府,让臣的妻子们去筹措粮草。“范景文道,“微臣的几个兄弟,还有几个侄儿侄女都已经参加过救灾,他们的口粮都已经供应不足了,希望陛下能够恩准微臣调拨一批粮草过去。“

“你放心吧,粮草的事情就交给我了,你只要负责赈济灾民便可。“朱由检道。

“多谢陛下恩典!“范景文大喜道。

“恩典?“朱由检轻声念叨着这两个字,他知道范景文的这两个字代表的意义。

他知道范景文对他忠心耿耿,这些年来他为了江山社稷一直都没少花钱。

他对范景文的信任,远超过其他官员,所以他不介意将他视作心腹,甚至可以说是自己最亲密的伙伴。

他现在也在想办法,是否能够给范景文的家族一个升迁的空间。

这些年来,范景文虽然一直跟随他左右,但是却一直低调平庸,没有任何的功绩,他知道这是范景文的底蕴还未显露出来,等到范景文的功业显现出来之后,他肯定会成为一个大功臣的。

而现在范景文的家族正处于危机之中,如果不尽快解决江淮水患的问题,那么范景文的家族肯定会陷入灭顶之灾,到时候范景文也难逃一死,所以他打算借助这次赈灾的机会,将范家提拔上去,让范家在朝堂之上也拥有一席之地。

“你先回去吧。“朱由检吩咐道。

“是,微臣告退。“

......

第二天一大清早朱由检就带着自己的侍卫,骑马出宫前往江淮。

这是他第一次前往江淮,所以他非常的小心谨慎,并且亲自驾车,带着侍卫前往。

他们来到江堤之上,看到了江堤上一片狼藉,许多地方都有水迹,而且还有一股恶臭味弥漫,显然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扫了。

朱由检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有一丝悲痛,他也想象过江淮的情况,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个样子。

“陛下!“旁边一名侍卫道。

“走,咱们去江堤上。“朱由检道,他决定要亲眼看看,到底是谁这样丧尽天良。

他骑着马在江堤上转悠了一圈。

“陛下,江淮水患之所以这么严重,是因为他们缺少足够多的水稻,而且他们的庄稼都被洪水冲垮了。“一名侍卫道。

“是吗,真的是太严重了。“朱由检感慨道。

“是啊,这一次水患的洪水,恐怕会将整个江南全都冲垮,所以,江南的百姓只能在旱灾中度过,如果能渡过这一劫,那么他们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一名侍卫道,“可惜,他们根本不懂得珍惜这样的大好时光。“

“呵呵,他们自然是不懂得,他们只顾着享受,只顾着赚取银子了。“朱由检叹息道,“可怜那些孩童们还在苦苦支撑着,可惜,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陛下,您不觉得咱们可以在江堤上修建一条堤坝吗?“那侍卫道,“将江水拦住。“

“堤坝!“

“对呀,堤坝!“

朱由检眼睛亮了,如果能够在江堤上修建堤坝,那么江南的百姓肯定能够渡过这一场灾祸,那么江南的百姓们便有了一条保命的通路。

这样的话,就可以减轻江南的压力了。

朱由检道:“此计甚妙,那你们去修建堤坝。“

“是。“

“对了,陛下,微臣有一个想法。“范景文道。

“你说来听听。“

“陛下可曾听闻过水利工程?“范景文道。

“水利工程?“朱由检皱眉道,“水利工程乃是大明朝廷的专利技术,不允许外泄,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是这样的陛下,微臣听说这一次江南的灾害非同小可,所以我想在堤坝之上修建一座堤坝,这样就可以阻止洪流的冲击,减少一部分的伤亡。“范景文道,“我们可以用水利工程修建一个堤坝,来防御洪水,减少伤亡,不仅可以减轻灾民的伤亡,同时也能够减缓灾情的蔓延。“

“不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可惜,水利工程的专利权在朝廷手中,朕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渠道拿到专利权,所以这项工程不可行。“朱由检摇头道,“朕还是建议你去向户部讨要一份水利工程的专利文件,或者是找户部尚书讨要一份,这样就容易多了。“

“是,臣知道了。“

“好,你去吧,这些事情,等到你弄到专利文件之后,立刻向朕禀报。“

“微臣遵旨。“

“陛下,臣还有一个建议。“

“说吧。“

“陛下,如果可以修建一座堤坝,将江水挡在堤坝的两岸,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灾区的损失,也可以减少一些百姓的伤亡。“范景文道。

朱由检沉默了。

他的确考虑过这种情况,但是他不愿意做这种事情,毕竟这关乎到一国的脸面问题。

不过这一段时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使得皇家威望一落千丈,百姓们都怨声载道,如果现在开始修建堤坝,百姓们肯定会感激涕零的。

可是他又担心修建堤坝之后,皇家的颜面丢掉,从而影响他治理天下。

所以,这个建议他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考虑了一番。

“好吧,那你就去修建一座堤坝吧,不过不能太张扬。“朱由检点点头。

“微臣领旨。“

“你们也去准备吧,等会朕要到堤坝看看。“朱由检摆手道。

“诺。“侍卫们齐声应诺,纷纷策马离去。

“父王,儿臣有一个建议。“

这时,一名青年男子跑了上来,他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身体健壮,眼神凌厉,充满杀气。

他是朱由检的侄儿朱厚照。

朱由检对朱厚照的到来并没有太大反应,他依旧在考虑着修建堤坝的事情。

“你说吧。“朱由检淡淡道。

“儿臣认为,这一次水患非常严重,如果再不想办法的话,我大明将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父皇应该加强对水患的监管,将水患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规模,不然的话,只会增加更多的人口和粮食消耗,这对我大明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儿臣认为,父皇应该尽快修建堤坝。“朱厚照恳切道。

朱由检抬起头来,打量了朱厚照几眼,发现朱厚照的神色非常凝重,没有任何玩笑的意思。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朕会考虑你的建议。“

朱由检点点头。

“对了,你怎么来这里了?“朱由检又问道,“你不是应该在京城读书吗?“

“父王,儿臣昨日在府里休假,刚刚返回京城,儿臣听说江南水患爆发了,便急忙赶来,想要向父皇请求修建堤坝,希望父皇可以考虑。“朱厚照道。

朱由检心想:你小子这么着急赶回来,莫非是知晓江南的情况了?

“修建堤坝的事情,朕会考虑的。“朱由检淡淡道。

“父王,儿臣有一个建议。“朱厚照又道。

“说吧,什么建议?“朱由检道。

“父王,您看,如果修建了堤坝之后,可以避免一部分灾民的死伤,同时减低一部分百姓的负担,那么对于我大明来说,也算是有好处的,如果不修建堤坝,这些灾民将会变成流民,而且还会越来越多,那个时候,百姓们的情绪将会变得更加激动,到时候百姓们会变得暴乱,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大明将面临灭顶之灾啊。“朱厚照急切道,“父王,儿臣恳求您可以考虑下儿臣的建议。“

“好了,这个问题朕考虑考虑,到时候会向户部讨要专利文件和专利资料的。“朱由检敷衍道,他其实是想找借口拒绝修建堤坝。

这些百姓们对于水患的恐惧和害怕已经达到极致,一旦修建堤坝,他们的恐慌就会更加剧烈,到时候,灾民们很可能会发生暴乱。

这样的局面不是朱由检愿意看到的。

他希望可以稳定人心,而且他相信以范景文的智慧,肯定能够搞定这些事情,所以不需要他操心。

......

“陛下。“范景文恭敬的走进了御书房,“臣有一个建议,请陛下参详。“

“你说吧。“朱由检坐在案桌前。

范景文道:“陛下,既然这一次水患这么严重,那么我们可以修建一个堤坝,将堤坝与河道连结,使堤坝可以抵抗水灾,减少百姓的伤亡,这样百姓就会安全了,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朱由检道:“范爱卿所言有理,修建堤坝的问题,朕也想过,朕正在思索着,不过你说的堤坝和河道连结,似乎不太现实,如果真的要修建堤坝的话,那么必须修建一条宽阔的官路,这样才能够将河道与堤坝连结起来,而且这条路还需要修建一座桥梁。“

“桥梁倒是可以设计一下,只是修建桥梁需要的人手比较多,不太划算啊。“范景文道,“陛下,儿臣觉得,如果能够修建一座桥,就能够减轻一部分百姓的负担,也算是一举数得。“

朱由检道:“那好吧,朕会派人好好研究这个问题,如果可行的话,那么就可以施行。“

“儿臣告退了。“

朱由检摆摆手,示意他离开,随后,他便陷入了深思。

“修建一座桥,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也是好的。只是不知道,修建桥需要花费多少银钱,而且修建的桥有多长,能够延伸到哪里去,需要什么样的物资才能够支撑?“

朱由检心里思忖着这个问题,一直到晚上都没有睡着,他辗转难眠,想了一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