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曹丕的三国 > 第一百零二章 汝南乱

曹丕的三国 第一百零二章 汝南乱

作者:天堂里的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21:58:40 来源:笔趣阁

云从龙,风从虎。

强者的身后总是不缺跟随之人。这些跟随者在强者的羽翼下成长,再为强者贡献自己的才华与能力。

只是,在这个强者林立,从者如云的年代,你会发现一件古怪的事,笃信礼义廉耻并以之作为取士标准的古人,却往往只需一张还能说得过去的遮羞布,一点蝇头小利,背叛便可能随即而至。

能从一而终之人若说是凤毛麟角或许过于夸张,可其珍稀亦足够史家为其添上一笔。

豫州,有了刘协诏书这块天下最好的遮羞布,在中原霸权这巨大利益的诱惑下,随着十万大军威临河南,本已尾附于曹操的豫州豪族大姓纷纷改旗易帜。

整个许都南面糜烂一片。

袁绍、刘表二人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千载良机,不约而同的派遣使者入豫招揽当地势力。

杨奉、韩暹这两棵墙头草很自然的,便倒向了实力强大的袁绍。二人与张燕合兵一处,围攻程昱驻守的平舆。

对内得防范平舆豪强的小动作,对外又孤立无援,程昱的处境已是岌岌可危。

东北边的袁涣亦同样自身难保,汝南当地的贼寇瞿恭、江宫、沈成等人结成联盟,兵围项县。

整个汝南郡,如今已成了倒曹联盟的大本营。

当然,凡事皆有例外,阳安便是如此。阳安都尉李通乃是曹操的死忠,这位在建安元年投奔曹操的大将,在斩杀了袁绍使者,并把得到征南将军印绶献给曹操之后,阳安之地心存侥幸之辈都消停了下来,成了汝南之地为数不多的中立地带。

李通的死忠惹到了在附近朗陵山一带活动的山贼刘辟。(注一)

一兵一贼,本就立场相对的二人过往便摩擦不断,奈何这位自认天家子孙的黄巾余孽战力过于拉跨,只能依仗对朗陵山地势的熟悉求得一命,如今即便再不爽李通,亦对其无可奈何。心有不甘的他便打起了如今防守空虚的许都的主意,集合了朗陵山中活动大小山贼,兴兵北上行“勤王”之事。

只是这些山贼刚进入颍川地界,便迎头撞上了带着精锐骑兵前去救援程昱的夏侯渊,双方在潩水之北大战。(注二)

不得不说,豫州平坦的地势确实适合骑兵的发挥,夏侯渊带着曹昂连战连胜。刘辟的溃军一路往东逃窜来到了洧(wei)水之滨。

这里是洧水往南汇入大河颖水的三角之地,刘辟退无可退,眼看便要兵败身死。

战场北边山林之中却陡然杀出一部骑兵,为首之人身量高壮,脸红如枣,一颌美长须,手中长柄大刀寒光逼人,不是关羽又是何人。其身后,跟着一及冠青年,其面相,与夏侯渊却是有五分相似。

作为副将,一直紧随夏侯渊身后的曹昂此刻脸色煞白,及冠青年他认得,乃是夏侯家的庶出子夏侯博。夏侯渊自然也认出来人,夏侯博算是族中为数不多他比较看好的子弟,此刻却出现在了关羽军中,出现在了这个一旦被围上便插翅难逃的死地,这他娘的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心中把族中老人问候了个遍,夏侯渊回头对曹昂大喝道:“子脩,这是误会,先突围,某随后必有交代。”

关羽冲出来的山林之中,一处高地之上,刘备驻马远望,一旁的徐庶望了望身后四千整装待发的步卒,劝道:“我等避开官道,出入山野,为的便是避人耳目,若是走脱了二人,许都必有防备,在要攻城,死伤无算矣。若拿下曹子脩当能逼迫许都打开城门,主公何苦妇人之仁呢。”

刘备沉默半响,缓缓的道:“防备便防备吧,某受司空恩惠多矣,诏书之事还可推脱以忠义两难。若这次放手施为害了二人性命,便真成了无义小人了,今日有缘于此,救下那位心怀忠义之人便是,余者,权当还了司空的知遇之恩。”

回头看了看还想继续劝说的徐庶,道:“一路来此,规划路径,联络地方豪族,避开百姓耳目,乃至那无烟之灶的办法,皆仗仰元直之力,如今功亏一篑,备对不住元直矣。”说完向徐庶深深一礼。

徐庶坐于马上,搀扶不得,又避让不及,一时间既是感动,又慌乱不已。

刘备行了一礼,继续道:“至于那人质之法,元直并未与子脩相识,不知这位司空长子看着温文尔雅,内里却极为烈性,云长勇矣,却是拿不住活人的,何必枉费工夫。”说完便催马回转,抢过徐庶手中缰绳,引着其马匹领着步卒往山林的另一侧行去,那里有汝南一些本土势力为刘备准备的大船,沿河而上,败退的夏侯渊等人,可不一定有他刘备快速。

“若是子脩死在此地,那位二公子怕是不得不上位了。备是真有点怕他。”望着泛着冷光的河水以及有序登船的军士,刘备如是想着。

那日曹操拿出刘备给的假诏,一众曹氏臣属便不再言语,只有那位二公子依然不依不饶,甚至一度要求要让张飞和关羽之中一人入许都为质,却被曹操禁足半月。

那位油盐不进的二公子,仿佛从幼年之时便预料到他要反叛曹操一样,还能精准的拿捏住自己的七寸要害。

可事实上,即便是刘备本人,便是刚入许都之时,其实并没有太多反叛的想法。只是乡亲们那来自黄泉之地的丧音,总是不停的出现在他的梦里,缠绕不去。而那磨磨唧唧的袁本初,明明占据优势,却迟迟不肯开战。

当刘协找到他时,他并未犹豫太多,便答应了下来。

他知道,曹操并未如天下人估计的那么弱小,他二弟从徐州一战回来后向他描述的那个可怕的武器,那仿佛永不熄灭的火焰,让他心悸。他知道,两方开战,袁绍败了更好,可即便败的是曹操,袁绍的力量也要被重创。

一旦他迎得天子,便有了亲手复仇的可能。

注一:朗陵山,隋朝时更名为朗山,宋大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因避宋祖赵玄朗之讳改名为乐山,乃华北平原南部边缘的道教名山。

注二:潩水,今河南清潩河的古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