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曹丕的三国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战后

曹丕的三国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战后

作者:天堂里的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21:58:40 来源:笔趣阁

三日后,各方大军从许都退去,百姓终于尝试着走出家门,这座被战火洗礼过的城市又慢慢的恢复着过往的活力。

作为城内百姓的生活集市,东市这里更早的便聚集了许多人气。

老刘乃是并州人,一手烹调羊肉汤的本事乃是这集市里的一绝,一大清早,他的店里便坐满了家境殷实之辈。

“唉,可惜那刘皇叔银样蜡枪头,居然就这么灰溜溜的跑了。”说话之人一身青皮打扮,语气颇为嚣张,即便在嘈杂的小吃店里亦显得极为突兀。

“癞皮三,你算个什么东西,刺杀西贼你不敢,却有脸在此讥讽我汉室英豪。”

“老子管着这东市的一亩三分地,西市胡商那亦能说的上话。草鞋张,你试试再嚷嚷,我教你今天开不成店。”

那个叫草鞋张的似亦不是善茬,你一言我一语的,便要在这小店上演全武行了。

老刘这店家赶紧出来打了圆场,免了癞皮三的饭钱这才作罢。

角落里,荀彧收起没能看戏的失望神情,对对桌而坐的石韬道:“刘备声望如日中天,广元可有后悔留在此地?”

“令君小瞧某了吧。某留于此,只因敬曹氏为寒门子弟所做之事。”

荀彧闻言笑了笑,道:“别紧张,某心知那日攻打皇城有你的好友徐元直,司空府中多了不少闲言碎语,你心中不痛快。

不过是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司空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不会在意,其他的便只是旁枝末节,多想无益。”

荀彧与石韬私交不深,今日突然相邀,石韬本还纳闷着,闻得荀彧的话,感激之情立生。

就在二人喝着羊汤细语交谈,气氛颇好之际,一声叹息从隔壁桌传来。却是先前争吵的草鞋张。

“可怜我汉家天子,差点便能脱了牢笼,却又被那荀文若一手给提溜回来,唉!”

坐在不远的癞皮三逮着机会,当即开口讥笑道:“嗤,说得好像司空虐待了天子一样,你又怎知你那刘皇叔,就能比曹司空做的更好。”

草鞋张想要争论,可这话题敏感,犹豫了一下,没接那话茬。众人见没热闹可看又各自聊上了。

石韬看了荀彧几次,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今日不过闲聊,广元有话,直接说就是,顾虑那么多作甚。”

“陛下此次确实有些不自量力,令君打算如何处置?”

荀彧双手一摊,道:“还能怎么办,天子之所以是天子,便是与普通百姓不同。

这天下,再没有人如董卓那般狂妄了。出了事,某除了安抚,还能如何?

不过某些人不自量力,往后便不再合适当陛下亲家了。”

石韬脸色大变,压着声音道:“废,废后!”

荀彧却是一脸淡然,“挟天子”乃是双刃之剑,要是掌握不好分寸,董卓的祸事就在眼前。

早在兴平二年撺掇曹操之时,荀彧便已把这之中的关窍想的清楚,这亦是曹操放心让他主掌许都的原因之一。

“今日休沐,这些正事便放一旁。广元不是敬曹氏书斋之事?那可愿随某探望那位书斋老板?”

……

石韬见到曹子恒时,这家伙正躺在院子里的竹床上,恰意的晒着太阳,旁边的绿荷正服侍着往他嘴里喂着西域来的葡萄。

虽早知道曹子恒乃是受伤动弹不得,可一个创作出《汉语拼音》蒙学之法,以印刷之法普及书籍的学识之士,却是如此一副纨绔的做派,实在让石韬无语至极。

“看到公子精神大好,某算是放心了。”

对于荀彧的问候,曹子恒本不想理会,这一位虽看着笑眯眯的亲切,可卖起人来,毫不手软。

可终究是年轻气盛了些,很自然便怼了一句:“不劳尚书令大人费心,某这诱饵好得很,还不至于被那姓刘的吞掉。”

诱饵,看着乃是整场战事主导者的刘备最后发现不过是个以身为饵殉道者。

曹子恒,亦是荀彧下的饵。

“荀大人说的好听,让某警惕皇城,其实不过是看上某这十五的年纪,容易被人轻视罢了。”

荀彧笑了笑,毫不否认道:“公子能想清这些,说明身子真的大好了,华先生的医术确实精湛。

只是某选公子,并非全因如此。

人性本惰,一个人费尽心机做了一件事,不管此事成功与否,其后一段不短的时间,所思便会懈怠。

刘备在时,公子提防,刘备去,公子便就放松下来。

所有合适的人选中,公子既不熟识军务,又思想涣散,可以说是破绽最大之人。

而公子亦不负某所托,成功让云茂等人在你的眼皮子底下,毫不怀疑的把天子带往东门,进了某的袋中。”

这是大实话,并没有太多的讽刺之意,若换个人,还真不一定有曹子恒如今的效果,倘若云茂顾忌刘备的势力,决意带着天子往北玄武门逃跑,刘备必然果断跟随策应的。魏延麾下不过千余骑兵,未必能拦得住。

刘备以身为饵拖着整个羽林骑聚集在皇城南面,可荀彧又何尝不是以曹子恒为饵牵制刘备的精锐。

不过实话往往更加伤人,曹子恒的脸上实在挂不住,打了个哈哈,随即又想起一个人来,道:“灯下黑,把曹子烈安排到春明门边上最大的兴庆坊隐藏,如此大胆却又最容易被忽略之处,为了让曹子烈隐藏得更好,荀叔你甚至把自己的藏身之处安排在了隔壁通化门边上的兴宁坊,我都能想象得到云茂见到曹子烈那八百人马时的心情,只是如此算计人心的计谋,不太像是你的风格。”

荀彧笑着鼓起掌,赞道:“二公子果然聪慧过人。”

“不过马后炮罢了,有点脑子的都能明白。只是荀叔你怎么就能肯定刘备会在我方伏兵尽出后直接逃跑,而不是先把天子给抢出来?”看出来荀彧有意点拨自己,曹子恒亦开始大胆的发问。

“公子既然猜到这计划并非出自某之手,怎还猜不到某这后着,刘备逃得快还罢,若是贪婪天子之利在许都城中纠缠,呵呵!

公子,可不要小瞧了一位戎马半生的将军的直觉呀!”

曹子恒闻言,艰难的抱了抱拳行了一礼,再问道:“云茂已是中郎将,他何以肯定叛投到伏完麾下会得到信任?”

一个名气不大的将领,麾下只有三百余人,天子安定后,伏完反手就能把他玩残掉。

“国丈乃琅琊人,云这个姓,在琅琊可是有不少。”

搞半天,原来是乡党,就不知那人怎么卷进了青州黄巾之乱中。

“最后一问,既然云茂一开始就是伏完的人,那为何刘备一开始不选择突袭玄武门?”

“虎贲之中,会跟随云茂叛逆的,大概便只有三百人。剩下的要么是墙头草,要么便是死忠于司空的军士。”

“是了,荀叔你自父亲出发后,吃住皆在皇城,手中又有北边的五六百人。他们的计划才刚开始,不可能立马就孤注一掷的去抢北门,这样的操作风险太大。”

这时,荀彧摇了摇头,道:“这里面的门道,可不止这些。关键的是,云茂知道虎贲之中,那些是他自己的人,那些是墙头草,而那些又是司空的人。而他不知道我已经知道那些人是他的人……”

一番谈话下来,荀彧成功用师者之技缓和了曹子恒被当成诱饵的怨气。

其实,在曹子恒心中亦明白,荀彧之所以能毫不犹豫的把他当成诱饵,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曹昂活着,而他,不过一庶子的身份。

这位不想担当的懒汉,尝到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酸爽感觉。

荀彧二人走后,夏侯楙与曹休亦联袂而至。

当日曹子恒昏迷后,荀彧才喊出了伏兵,成功错过了曹家“千里驹”的首秀。

这位曹操的族子字文烈,初平元年董卓行废立之事后,天下有了大乱的趋势,谯县的曹氏宗族族人四散逃命。

而曹休的运气非常不好,他的父亲正好在那时过世,留下孤儿寡母。其时只有十几岁的曹休便带着寡母南渡吴地避祸。

随后一年,诸侯讨董,曹操在兖州拉起了义军,听闻此事的曹休便孤身一人辗转千里,投奔曹操而来。亦在那时,曹休得到了曹操“千里驹”的赞誉。

与曹子恒年纪相仿的他被曹操当成亲儿子般抚养,享受着跟曹子恒差不多的待遇。

随着年龄增长,不过比曹昂少了一岁的曹休便早早接触军旅之事,建安年间,曹休便多次为曹操执掌近卫虎豹骑。

其资历,跟曹洪等人相比都不遑多样,自不是曹子恒与夏侯楙二人所能比较的。

“麻蛋,真玩不过你们这些长七八个心眼的家伙!”夏侯楙一脸懵逼的听着曹子恒讲关于这一战的事情,自撤退到皇城西墙后,刘备军亦很快退下了城墙。看着人去楼空,只余满地尸骸的皇城,夏侯楙实在想不明白,这一战,到底打的什么鬼。

糊里糊涂的,占尽优势的刘备逃了;糊里糊涂的,跑出去的刘协又乖乖的回到太极宫;糊里糊涂的,本高高在上的大人们,被送进去了不少,其中最重量级的,还是那位国丈伏完。

唯一明白,就只有曹子恒侥幸不死的依仗——那副看着像样子货的轻铠。

三块天外陨石打制的铁胚,一件做了铁槊,一件制作成了轻铠,曹子恒留了下来给自己保命用。

得益于这副轻铠,曹子恒受了张飞一刀后,只断了后背三根肋骨,经过华佗的治疗,命保住了,可要想下床,起码得两个月。

得知轻铠的来历,夏侯楙连忙追问最后一块铁胚的去处,即便是向来不大爱说话的曹休曹子烈亦一脸关注。

武人的尿性,这一刻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