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曹丕的三国 > 一百一十五章 夺命·其一

曹丕的三国 一百一十五章 夺命·其一

作者:天堂里的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21:58:40 来源:笔趣阁

天子,这天下最尊贵的存在,代表着大义,若有机会把这面旗帜纳入掌中,这乱世有志天下之辈,没有人会放过。

孙策,便是这有志天下的野心家之一。

在原来的历史中孙策趁着曹操与袁绍隔河对峙,于建安五年在汝南秘密集结军队,而其本人,则是作为幌子去了丹徒狩猎。

当然,孙策本人热衷打猎这件事在江东人尽皆知,而正是因此,这场假戏不光骗过了曹操,还引来垂涎孙策性命的真刺客。

就这样,江东小霸王还没来得及见识天下群雄,便憋屈的断送了性命。

当然,这种三国时期不寻常的死法也让后世的三国爱好者们浮想联翩:郭嘉设计论、孙权扮猪论、江东士族论……

各种靠谱、不靠谱的猜测充斥着整个网络。

如今因为刘备的搅局,生平第一次被人抢了先手的孙策没再鬼祟行事,而是大张旗鼓的在寿春整兵。

其后更与程普一起给合肥的曹仁来了个南北合击,彻底把九江郡收入囊中。

乘着大胜之势,孙策开始在寿春募兵,丹阳、庐江、会稽,无数扬州之地无数自认有点本事的豪杰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集结成军。

而此时的孙策正一脸郁闷的站在寿春南门之前等着人。

数天前的夜里,一群黑衣人翻墙而入进攻他寿春城的住处。在与护卫们厮杀的混乱中,那群人放出一阵毒瘴,一下子就伤了大半亲兵护卫,护卫队长凌操中毒危殆。

出了这么大的事,在众人的劝说下,孙策的住处搬进了军营之中。若只是换个住处,孙策其实没啥意见,可自搬进军营之后,那无时无刻不被注视的感觉,却让孙策浑身不自在。其后,刺客的身份也被审问了出来。

说是审问有点夸张,这些刺客压根没有隐瞒身份的意思,他们都是邪道于吉的狂热追随者,这场虎头蛇尾的刺杀的背后自然就是扬州道门。可即便确定了目标,孙策还是没有时间去找扬州道门的麻烦,火中取栗才是首要之事。

江东道门,且容其多活些时日。

凌操危殆,孙策护卫队长自然得换人。陈武,便是接替凌操之人。

孙策一大早来到城门处,等的,便是这位接任者。

早春的冷风吹卷着官道旁的枯叶,也扬起了阵阵烟尘,迎接一行近百骑士的到来。

为首一人颇年轻,却并非孙策要等之人。双方见面一阵寒暄,随后孙策问道:“休穆,子烈人呢?何故由你前来?”

这位字休穆的年轻人姓朱,名桓,出身吴郡望族。

只见其跟孙策拱了拱手,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道:“禀吴候,丹阳之地山匪情况反复,陈司马一时抽身不得,吴太守让某来此应下差事。”

陈武,早在孙策受袁术差遣进军庐江之时便在麾下效命,深得孙策信任,如今独领一部人马,在丹阳太守吴景手下做事。

看罢信,孙策眉头轻皱,一瞬又舒展开来,笑着道:“既是如此,休穆尽心做事便是,只是你跟着某也有三年,怎地你家还是如此吝啬,说是支援点粮秣,每次都推三阻四,忒不爽快。”

朱桓不答,只是低头拱手。

孙策看着,泄了口气,转身边走边道:“一本正经的,没趣。”

三日后,大军开拨。

一万八千人,这是孙策如今的钱粮能供养得起的最大基数。为了这次远征,孙策可以说是提着刀挨个把扬州的大户都威胁了一遍,才凑出了足够的粮秣。

其后因没有足够的船只,大军被一分为二,水陆并进。程普督水军先行,步卒则是在孙策的带领下,沿着颖水东行,半月后便入了项县地界。

“可惜了如此肥沃的土地。”孙策站在田埂上,俯身抓起一把泥土捏了捏,如此叹息着说道。他的身前一望无际的土地上,长满了野草仿如未开发的深山密林一般。本应忙于春耕的百姓要么变成田间枯骨,要么逃进荒野之中。

这些,自然便是围困县城的贼寇瞿恭、江宫、沈成等人的杰作。

可惜这里不是他的治下。

而如此规模的精锐从边上经过,可把围城的三寇吓得不轻。

是夜,孙策大军就宿在项县二十里外的一个小山坡上。

大军正中心,一只獐子被架在火堆之上,滋滋的冒着油。诱人的肉香在小山坡上弥漫开来。

“投诚?”

獐子变得焦黄,孙策撕下一只后腿往周瑜面前递去,周瑜咽了咽唾沫,高冷的摇了摇头。孙策亦不废话,愉快的享用着自己的猎物,边吃边问道:“那不是汝南大族养的野狗?”

“正因如此,这群用完即弃的可怜虫正四处寻求出路,他们清楚待得袁本初扫平河南入主汝南,第一件事便是用他们的人头来安抚人心。”

孙策用衣袖擦了擦嘴上的油,玩味的道:“公瑾的意思,接纳他们?”

周瑜点了点头,道:“远的,这片土地的产出,伯符不眼热?有一群熟识此地的家伙在,对我等攻略汝南帮助极大。

近的,我等虽与张燕结盟,可此地毕竟是其地盘,一旦翻脸,我等便是孤军。有此一支人马接应,更稳妥。”

孙策脸上神情不显,取过自己的钩镰枪,仔细保养着,半响,才幽幽的道:“那便要看他们的本事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太平道的口号犹在耳边,那场席卷整个中原的叛乱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瞿恭、江宫、沈成三人以及项县这近万的贼寇不过是这中间的冰山一角罢了。

曾几何时,他们不过是这天朝上国的统治下一员老实交巴的平头百姓,抢掠不过是为了生存,后来却成了习惯,甚至是享受。踩着他人尸骨前进的道路,一开始就没法回头。

黄巾之乱平息后,皇朝有了一段短暂而相对平稳的时期,像他们这种被重点关照的小毛贼自然只能窝在深山老林里不敢冒头。

饥寒交迫之下,投靠大族便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

不管是作为底层百姓还是后来成了大族豢养的野狗,半生仰人鼻息,察言观色练就的直觉告诉他们,前路渺茫。

孙策的路过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趁着大军歇息之际,三寇在众贼首的推举下,带着此前搜刮的金银前去拜营。

事情出乎他们意料的顺利,那位在江东之地颇有名气的美周郎对他们的态度很是亲切,剩下的便是他们能在江东集团里争取到什么样地位了。

武斗,成了众人都喜闻乐见之事。早在投靠大族之时,众贼便经历过,而那些大族的族兵,那些没见过多少鲜血的嫩子,又如何是经历过血与火,并最终活了下来的叛逆的对手。

他们的表现,每次都能让新雇主满意。

这次也不会例外。

看着空地中的七尺男儿,瞿恭如是想着。

俊美的面孔,火红的皮甲,泛着阴冷光芒的钩镰枪,可惜却是个“矮子”。

七尺,在汉朝百姓中很普遍,可这样的身高,放在武将之中,却有点上不得台面。

即便是瞿恭自己,身高也有八尺。

也是仗着这样的身材以及作为一个铁匠锻炼出来的力量,瞿恭在黄巾之乱后,在一众黄巾余孽当中,脱颖而出,爬到了如今的位置。

尽管对孙策的形象颇为失望,可江东小霸王的逆天名气依然让瞿恭拿出了全力。

一柄大锤掼在地上,被瞿恭拖着前行,沉重的锤头与地面摩擦着,发出奇异的声响。

瞿恭喜欢这样的声音,让他安心,也让敌人心悸。

在这声音的驱动下,瞿恭越走越快,当他来到孙策面前时,其势,盛极。

带着这样的威势,大锤如泰山压顶般向着孙策的面门砸下。

“铁锤么?有趣。”

一道鬼魅的声音传来,钩镰枪仿佛幽灵一般出现在大锤之前,轻轻一抚,沉重如山的大锤便偏了方向。

钩镰枪再进,准确的洞穿了瞿恭的咽喉。

一扭,一收。

瞿恭的脖子上多了一个圆形的大洞,鲜血喷涌。

“可惜,技巧太差,没劲。”

窒息,最为痛苦的死法之一。窒息之人往往能挣扎很长的时间,面对逐渐逼近的死亡,多数人都会崩溃,失禁,也可以说是最为屈辱的死法之一。

“下一个,谁?”

瞿恭的痛苦挣扎让一众贼首崩溃,屁滚尿流的逃了去。

孙策一挥钩镰枪,甩掉了上面的血污,冷冷的看着卷缩在地上的瞿恭,道:“朝三暮四,胆小如鼠,本事平平还罪行累累,这样的人,也配当我孙策的部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