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曹丕的三国 > 第十四章 陈宫

曹丕的三国 第十四章 陈宫

作者:天堂里的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21:58:40 来源:笔趣阁

初平三年,腊月。东武阳城东外一处农庄。

“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二等于三……”稚嫩的童音念诵着最简单的数学口诀。这是一间简陋的瓦房,即便四周的烧着炭盆,四处漏风的墙壁也无法阻止冬日寒风的入侵。念诵口诀的稚童都是随军出征的青州流民工匠的儿孙。

买了工匠们的命,自然得照顾好他们的家人。这个本属于卫家的农庄,就成了这些家眷的栖身之所。

大军如今出发已经半月,曹子恒每天从夫子那下课之后就来到这里,给孩童们上一个时辰的术数课。今天,这个简陋的课室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陈宫。

放课后,陈宫和徐子恒漫步在大院之中。

“陈叔,你不是随荀叔往济北安置流民了么?何时回来?今日怎么有空来这边。”

陈宫一身墨色衣袍,笼着手,笑着道:“荀先生有子房之才,早在月前已经把百万黄巾安置妥当,只心忧民生,逐多留了半月。如今临近岁首,着我等先行返回。”陈宫打量了一下四周,继续道:“听闻二公子之事,心血来潮,逐到此观之,可有打扰之处?”

“陈叔客气,不过是些工匠的住地而已,我那油弹作坊缺人手,就干脆搬到这边,冬日无事,让这些妇孺做工挣一口饭吃。”曹子恒随意的说道。

“刚刚的术数课,实在让宫大开眼界,二公子对术数之道、匠造之术颇为青睐,猛火油弹如是,这次主公的高唐之行亦如此。不知宫可有幸一观公子的匠作之所?”陈宫直接道出来此地的目的。

“哈哈,陈叔饱学之士,些许匠作的粗鄙所在,就不污陈叔你的眼睛了。”曹子恒拒绝道。

我们的主角来自后世,对这个时代的人很多时候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他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陈宫反叛了曹操,可具体的原因后世众说纷纭。他亦只能从一些靠谱的原因中去引导历史的走向。如今这位忠诚度还有待考证,油弹作坊这么要紧的所在,自然不能让他参观。

随即,岔开话题,道:“那位边文礼可还安分,上次要不是陈叔向父亲求情,那家伙就死定了。毕竟他的同乡都出来举报他了。”

陈宫眉头一皱,回答:“那人不过一利欲昏心之辈,有张太守看管,自是无碍。”随后快步向前,转身,拦在曹子恒的身前,直视其道:“二公子似乎对宫颇为提防,敢问,可是宫之行为有不妥之处?”

陈宫这直接的质问一时之间让曹子恒不知所措,陈宫视而不见,继续逼问:“宫自问自投奔主公之日起,事事躬亲,并无张狂跋扈之处,公子对宫之疑,所起何来?”

“难道我说你以后会背了曹操,投奔吕布么?”曹子恒小声嘀咕了一句,然后撒赖道:“停停停,陈叔,我不是这个意思。”

陈宫也发觉,自己对一六岁孩童如此逼迫,殊为可笑,后退一步,道:“宫,并无歹意,只一时情急,望公子能答宫之疑问。”

“或者早一点也好,以这位耿直的性格,早一点把这事捅破,对大家都好。”曹子恒如是一想,叹了口气,问道:“陈叔,你如何看董卓?”

“国贼也,专横跋扈,妄行废立之事,君子不齿也。”

“是呢,董卓就是个小人,君子不伍。”曹子恒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道:“那陈叔可知,我怎么看我的父亲?”

“他是个不惧权贵的勇者,也是个救民于水火的能臣,更是个会护佑天下的英雄。”曹子恒顿了顿,接着说:“可他却不是个坦荡和善的君子。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如此小人之态,才是我的父亲,你的主公。

陈叔,人总会变,家父之才众人有目共睹,他日所掌,绝不止一州之地,他日家父掌权,却成了一个跟董卓一流的小人,行相若之事,你又当如何处之?

死谏,或是离开,或是背叛?”

陈宫闻言,震惊,随后大怒,道:“荒谬,竖子竟以此莫须有之名污蔑生父,主公怎有你这样的逆子。主公雄才大略之辈,或有自私之处,亦不过小过罢了。走,与我面见主母,看看是何说法。”说完,拉起曹子恒便走。远处的护卫见此,赶紧过来阻止。

曹子恒乘机逃到一旁,遣走护卫,再次出言道:“陈叔,你冷静。我父如今主掌兖州,你觉得,他下一步是哪?”

陈宫冷冷的望着曹子恒,开口道:“自然是徐州。”

“然后呢?”

“豫州。”

曹子恒吸了吸因为受冻,有点鼻涕的鼻子,再次出言道:“那么,袁本初与公孙伯圭,谁会赢?”

不等陈宫回答,曹子恒便自己回答道:“我觉得是袁绍,因为公孙伯圭脑子有坑。赢了公孙伯圭的袁本初,下一步,必然是并州。在这之后,我父便当与袁本初一战了,其引子,便是青州之地。这些,陈叔可同意?”

陈宫点头,曹子恒再次出言道:“袁本初家世显赫,有讨董盟主的名头,声望崇高。坐拥天下第一州,钱粮不缺,幽并之地强兵辈出。怎么看,我父都没有胜算。陈叔你猜猜,我父会怎么做?”

陈宫此刻脸色煞白,分外吓人,半响,艰难的吐出一句:“当往西,奉迎天子。”

“之后的事情,以陈叔的见识,大概亦能预料得到,且以袁家朝堂上的关系,你觉得袁本初会什么都不干?”

说完,没再理会愣在原地的陈宫,吩咐一声旁边的护卫,就离开了。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君子不器……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夫子正在检查曹子恒的功课,背诵《论语》为政第二。有着后世的知识基础,曹子恒蒙学的进度比起别的孩子快的多,夫子爱其才,蒙学结束后,就把曹子恒收为弟子。

夫子认为性格跳脱的曹子恒最应该学习的,是如何修身,《论语》便是他最好的功课。

“君子与小人么……”曹子恒喃喃自语。这几天,流言四起,陈公台自从去过城外田庄之后,仿佛得了离魂症,整天不停的唠叨教人以善谓之忠什么的。很多人传言,曹家二公子在城外行鬼神之事。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这事干的。唉。”自怨自艾了几句。然后问夫子,道:“夫子,我父算是个小人吗?”

“曹公非君子,可也不是小人。”夫子答道。“尔一小儿,妄言父过,才是小人所为。”

“可我总觉得我父以后会变成第二个董卓。”曹子恒争辩道。

“董卓入主洛阳之前,虽然桀骜不驯,可也是宏才大略之辈,奈何一入繁华,堕落如斯。”夫子摇摇头,继续道:“你父不同,曹兖州长于中原,历经磨难而本心不改,如此,方为人主之相。”

“可历史上,我这位便宜父亲就是干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这话曹子恒只能腹诽,自不能和夫子说。

汉朝的国祚已延续了三百年,儒家之学早已深入人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注一),这是国家运作的最基本规矩。董卓败亡的最大原因,就是自视太高,逾越了这个规矩。

废立之事,那是“君”的权力,霍光地位尊崇,可废刘贺亦要为他罗织罪名,即便如此,最后亦无法善终。董卓用了这个权力,废了毫无劣迹的少帝刘辩,却没有坐到那个位置上,出身又太低。他的行为让同为统治阶层的士族,失去了“臣”的立场,亦失了士的脸面,天下的臣们,自然群起而攻之。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要高明很多,盗用了“君”的权力,却并没有扯掉天下“臣”们的遮羞布,打了个擦边球。可即便如此,在不揉沙子的君子眼里,也是有失臣子本分的大罪。而陈宫,很明显就是这么个正直君子。

正直君子自然十分反感曹操的屠城之举,历史上的陈宫就是在曹操二征徐州,向徐州百姓举起屠刀的时候反叛的,还拉上当时的陈留太守张邈,这位曹操的好友。随后,因边让之事早对曹操心生不满的兖州士族倒戈,曹操丢了大半个兖州,不得不从徐州撤兵。

曹操这二征徐州,不但毛都没有捞到,还丢了名声,地盘,差点万劫不复。

注一: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当所有人都遵循自身的身份规矩行事,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的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