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曹丕的三国 > 第四十七章 庐江攻略

曹丕的三国 第四十七章 庐江攻略

作者:天堂里的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21:58:40 来源:笔趣阁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夜看扬州市》唐·王建

唐朝武德八年,唐高祖李渊于广陵之地,定下扬州城之名,自此,这座江淮平原上最为繁华的都市,一直屹立于历史长河之中千年之久。

唐的扬州,是一座璀璨的城市,而东汉末年的天下十三州之一的扬州,却只是个偏远之地。这个面积比青、兖、豫、徐四州加起来都大的广袤之所,六郡九十二邑,却不过百万户四百余万口,仅与兖州持平。如此广阔之地,却只养了如此人口,盖因扬州之地,除了北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东部数处大河的入海之地,其余皆被无数荒山所覆盖。

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浓浓的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广袤土地——南岭。自西羌炎黄与东夷蚩尤两族相争形成中原文明,这里便被世人所遗忘,其内部族默默的生存于这莽莽群山之中,其文明起点,便是现代的珠江水系,亦就是汉末三国的交州所在,长期与中原脱离的这里,被歧视的称为南蛮。

这个群山中的族群在中原两大部落群争斗融合的两千余年中一直繁衍开荒迁徙,如繁星般散落于群山之中,临河而居。最终顺着沿海之地绕过南岭,发展到了浙闽丘陵一带,开始了与中原之地的交流融合,并在春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走出了原始的部落时代,建立了越国。其后在后世大名鼎鼎,被载入语文课本的越王勾践的带领下,击败了当时位居长江下游的吴国,君临江东之地,成就春秋五霸之一。

正是由于这样的辉煌成就,南岭之民正式脱去南蛮之名,自称越。南岭之地,亦从此被称为百越之地。

好景不长,根基为部落之民的越国在辉煌过后,便因部族叛乱,后院失火,为楚所灭。越国遗民亦退居回浙闽丘陵的深山密林之中。

时至东汉,这些越国遗民如今多被江南之地的百姓,称为山越。

祖郎便是这些山越之中,最早出名的一个。其出名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败在名将之手,就像演义里的华雄一样,这位祖郎乃是彪悍的小霸王成名路上的第一块垫脚之石。

去岁,大汉虎臣孙坚之子孙策在其舅舅丹阳太守吴景的帮助下,以数百新兵大破泾县贼祖郎,开始站上汉末乱世的大舞台。其后,带着数百精兵回归寿春,投靠袁术,并成功讨回孙坚旧部千余人。

当年孙坚起兵,其一家老少便留在寿春,孙策少年的时光便是于此度过,性子阔达长相帅气的他于此地结识了诸多名士,名声远扬,更被当地百姓亲切的称为“孙郎”。其一生中最大的知交好友,另一位吴越之地有名的帅哥,庐江舒县周瑜周公瑾,亦是在那个时候特意前去寿春与他相交。

如今当初那位孙郎平贼归来,寿春城内便就变得热闹非凡,连袁术麾下大将桥蕤、张勋亦常与之往来,桥蕤更是多次言道:“伯符有其父之风,虎子也。”令孙策于袁术军中的威望,水涨船高。

这些,引发了袁术的极度忌惮。当日,那个瘦弱的少年那猩红的目光,如今仍然让其记忆犹新。

主簿杨弘很清楚袁术在担忧什么,告诫道:“此子确类其父,非软弱之辈,主公曾囚其一家,逼迫其母,仇隙已种,如今卑躬屈膝,日后势大,必如那吕奉先般反噬其主,将军还得早做打算。”(注三)

“孤又如何不知,只是当时玉玺已置于面前,难道天予不取?只是没料到,当日那择人而噬的幼兽,如今竟能屈能伸。奉高(杨弘的字)可有计策教我。”当日,孙策守孝结束,便来到寿春,以为父报仇之名向袁术讨要孙坚的数千旧部。袁术自私自利的性子,自然不会答应,欺其年幼,以其不知兵为由,拒了孙策,更是打发他往丹阳投奔太守吴景。

“我观桥蕤、张勋二人似有意提携此子,如今正值主公征讨广陵之际,绝不能让此子参与其中,此子于九江之地名声极佳,留于寿春亦是不妥,可令此子往外,我曾闻说孙策居舒县之时,陆季宁(陆康)对其极为怠慢,若命孙策以孙家旧部征讨庐江这块硬骨头,主公还怕他不尽力?此事若成,不但可出了主公借粮时那口恶气,又可将此强兵之地纳入手中,即便不成,孙家军亦损失惨重,孙策有此一败,主公便可名正言顺的将其压下。此一举数得也。”

袁术闻言,顿感眼前一亮。

兴平元年,袁术以庐江太守之职为引,命孙策征讨庐江。

……

庐江郡东临江水,西邻大别山,领十四县。其下之民多急躁、果决,好恶斗又视死如归,征讨此地实乃硬骨头。

沘水,属淮河支流,处于庐江郡腹心处,南起大别山,北向经六安、芍陂人工湖,过九江,入淮水。一艘高大的楼船领着数十艨艟,行于其上。孙策一身深褐色的野猪皮甲,安坐于楼船之中,程普坐在孙策身旁,不住的抱怨道:“袁术那小人,连借口都找的这么随便,借粮?那陆季宁(陆康)也是硬气,不卖袁家的脸面。我说伯符,你不会真相信,那个言而无信的家伙会让你当庐江太守吧?”

提起这桩,本来脸色和缓的孙策,立时阴沉了脸,道:“相信?自那畜生囚我家人之日起,他说的话,我一句都不信。”

程普知道自己大意之下提了不该提及之事,顿时住口。孙策亦不欲再提当年之事,便转头对旁边站着的新人陈武问道:“子烈,你生长于斯,此战,可有方略教我?”

陈武抱拳,只回了一句:“打服便好。”

孙策气笑,但想了想此地百姓的德性,顿觉此话大为有理,霸气的道:“如此,那便把所见之敌,通通压服。”

话音刚落,船楼外便传来擂鼓之声。

宽广的沘水水面上,横着三艘高大的楼船,楼船后面整齐的跟着数十艨艟快舟。中间最为高大的楼船上,一面张字旗迎风飘扬,船头一个身材雄壮的汉子正赤着上身,不停擂鼓。待双方战船接近后,才停了下来。深吸了一口气,高喊道:“我乃六安守将张长宏,对面的娃娃可是吴郡孙策?”

“这嗓门还真大,隔得这么远还能听着这么清楚。”孙策玩笑的对旁边的程普道。随后往前走到船首,高喊道:“六安的守将,可是来迎接你家孙爷爷?”

“黄口孺子也敢口出狂言,念你家尊长乃英雄,乖乖滚回九江,给我与那袁家的纨绔带句话,要粮,我庐江没有,命,有种便带着大军来取。”

孙策闻言,嘴角一裂,露出一个嗜血的笑容,道:“看来我被小看了呀,很好。擂鼓,全军冲锋。”

隆~隆~隆~隆隆隆……

由缓而急的擂鼓之声很快便响切了整个河面。双方战船随着鼓声加速,接近,没有远程的弓箭,只有楼船间激烈的碰撞,以及双方士卒的接舷硬战。

锋利的钩镰枪狠狠的勾住双方船舷,厮杀开始。孙策一马当先,拽着缆绳,跳帮到敌船的甲板上,四周皆敌。手中钩镰枪一挥,遥指船首的巨汉,道:“来!”

被挑衅的张长宏看着面前这个身高还不到其肩膀的七尺少年,狂笑道:“哈哈哈,孙文台如此英雄,怎么有这么个痩鸡仔似的儿子呀!”说完抄起身边的环首大刀,狂舞着朝孙策冲去。

双方一丈之距,孙策突然矮身,如迅马般一划而过,发髻散开,孙策的长发披散而下,而张长宏的半边身子却冲天而起,掉落在甲板上。鲜血,洒满半空,浇在孙策的身上,烈日之下,颇为妖异。

孙策军的楼船顶,程普一边指挥身后的船队,一边观察着孙策这边的动静,见敌将伏诛,才松了口气,感叹道:“直娘贼,真不愧是文台的种,比他还能乱来!”

“光长个子,手上的功夫却稀松平常,还不如祖郎好耍。”环视四周,孙策于敌阵中高喝道:“敌首已诛,尔等还不投降。”

随即,庐江军中爆发出一阵高喊:“兄弟们,冲,为张将军报仇。”

残阳如血,六安守军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了半天,两千余人部队,投降者仅四百。张长宏的坐舟,孙策站于船首,望着程普收编这些六安投降过来的将士,陈武站于一旁护卫,问道:“武家乡之人,主公可满意?”

“简直满意之极。”

一日后,于六安县边上登陆的孙策军,接受了六安县令的投降,接着一路势如破竹,陷灊县、龙舒,不到一月,便已到达郡治舒县脚下,围城。

注三:《后汉书·袁术传》云:又以袁氏出陈为舜后,以黄代赤,德运之次,遂有僣逆之谋。又闻孙坚得传国玺,遂拘坚妻夺之。作者认为,这也是孙策在孙坚死后四处搬家的原因。孙坚葬于曲阿后,孙策搬家到江都守孝。其后投奔袁术,便把家人安置在曲阿,后又随吴景搬至历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