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曹丕的三国 > 第七十八章 袁谭

曹丕的三国 第七十八章 袁谭

作者:天堂里的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21:58:40 来源:笔趣阁

袁谭,字显思。一个并不为父亲所喜爱的儿子。

袁绍年轻时在袁氏的地位并不高,因而,袁谭的生母,亦就是袁绍的第一任妻子,出身并不高。袁谭亦模模糊糊的感觉到,父亲对自己的不喜,大多源于此,只因他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袁绍曾是个“家奴”般的存在。

当然,母族不显不过是袁谭人生中的一个小坎,并没能将其打倒。不被父亲所喜,便努力的表现自己,跟曹昂同岁的他,身上的功绩,却早早的超过了曹昂。在袁绍平定河北的征程上,其表现不但早早的得到军中宿将的认可,还在其后的青州之战中,凭借着出色的军事能力,击败田楷这样的大将,雄踞了整个青州。

纵观整个天下,能做下如此功业的年轻人,亦不过江东孙策、南阳张绣二人。

如今,这位青州之主,再次行动,其目标,乃是兖州东郡。

阳平,位于东武阳的正北边十余里,乃是东武阳防备冀州的主要屏障,东郡太守刘延驻军于此已有一载,起初是为了防备沮授等人的骚扰,如今,却又多了一名大敌。

面对六千大军与青州之主,不过十日,忧思重重的刘延,嘴角便起了大泡。

“季才,那袁显思已在发干盘横多日,一直未见动静,你说他在等什么?”

城楼上,别部司马徐奕望着天空中黑压压的乌云,无奈的道:“还能等什么,必然是淳于琼的支援。承嗣,你此前去信荀令君,我等的支援到底何时能到?”

徐奕,自下邳一役被曹军俘虏后,不久,便投降了曹操,如今乃是别部司马,协助刘延守御东郡。二人在这一年中合作的颇为不错,多次击退冀州军的骚扰。

如今面对袁谭,手上却只有两千守卒的二人,连分兵立寨据守都无法做到,无计可施。

向驻防白马的夏侯惇求援,得到的,却是沮授与淳于琼二人领兵八千,强攻白马与濮阳两地,无法分兵应援的答复。

数日前,那边再次传来急报,本来兵围濮阳的淳于琼突然退兵,消失于人前。刘延、徐奕二人便是再蠢,也明白失踪的淳于琼到底去了哪里。

现在,徐奕提及援军之事,刘延本来难看的脸色,更加阴沉,压低声音,道:“那还有援军,青州军如今已精简了近六成士卒,主公征讨南阳,夏侯将军出兵汝南,几乎把所有能战之士都抽调一空,如今,兖州内里早已空虚。濮阳的守卒,亦不过一千两百,我等能有近两千守卒,还是托了小武阳城颇为要紧的福。”

徐奕皱眉道:“东武阳中有守卒近三千人,小武阳城亦有悍卒八百。近四千士卒,何不抽调部分?”

刘延摇了摇头,道:“东武阳的守卒乃是青州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师,其守将便是那位魏校尉。你来此日浅,不知主公曾下令,此两千守卒只能死守东武阳,唯一能去支援的地方,便只有旁边的小武阳城。

某就任太守之时,主公便曾特意吩咐,即便东武阳中人死绝矣,亦要保下小武阳城。那处的要紧,可见一斑。”

刘延的话,惊到了徐奕,一时之间,二人陷入了沉默。

亦在此时,斥候来报:淳于琼来了。

……

夏日的豪雨遮掩了野外的一切,汹涌的濮水河滨,一支身披黑色皮片刻甲的军队正在冒雨进攻一座小城。

说是小城,可此城池的城墙却又格外的高大。城中的守城器械更是一样不落,连在下邳之战中声名大噪的八牛弩也有数十具。

尽管黑甲军表现得十分勇武,可一个不过百亩大的小城,硬是强攻不下。

这支身披黑甲,名为“踏山”的军队乃是袁绍挑选常山,中山等地的山民组建而成。与挑选军中雄壮之士组建,人数并不多的重装步兵——大戟士不同,踏山军成军近三千人。

穷山之中,耕地稀少,山民们为了养活家人,多数都会干点贼活,向过路的商人收一点买路钱。而得益于这种半民半贼的习性,踏山军浦一成军,便表现出不俗的战斗力,在与兖州的摩擦中屡有战功。

他们的领头,便是河北名将——高览。这位历史上记载不多,却被后来著名说书人张国良赞誉为河北四庭柱的名将,在袁谭进入兖州之后,便已带着踏山军取道平原,昼伏夜出的来到黄河东岸,埋伏于山林之中。

就在刘延与徐奕往东郡西边元城、阴安一带广撒斥候,防备着作为幌子的淳于琼时,高览便带着踏山军,在早前与淳于琼约定的入兖之日渡河发动偷袭。

踏山军的任务,便是赶在淳于琼缠住阳平守军,袁谭率骑军赶至东武阳城下之前,踏平这小武阳城,并将其化作进攻东武阳的营寨。

……

“报,乐平守将传信,发现冀州军踪迹,沿濮水往东武阳而去。”

阳平城头,徐奕听着乐平而来的传信,却无动于衷。盖因,淳于琼带来了近五千士卒,他与刘延能守住阳平就不错了,支援个毛线。

然而,当刘延得到消息之后,想都没想,便带着五百士卒,从南门而出,驰援东武阳而去。

看着奔出城去的刘延,徐奕的心中只有一句:“直娘贼,又是这样。”

只是,他没预料到的是,刘延这一去,却顺手捡了个天大的功劳。

当袁谭来到小武阳城外之时,入目的,尽是烧焦的麦田,以及周遭熏人欲吐的焦糊味。飘荡的雨水与四周烈焰的升腾,形成了一副过往从未见过的奇异景象。

踏山军刚刚攻城不利,退了回来,高览见袁谭到来,赶紧前去请罪。

本来,战况不利乃是常有之事,要是他高览能攻必克,战必胜,便不是如今的位置了。作为冀州有功之人,只要其在袁谭面前做足姿态,对方亦会对他这位沙场悍将轻轻放过。

可惜的是,高览低估了袁谭的野心。

在这位青州之主的未来规划中,乘着这次兖州内部空虚,奇袭拿下东武阳,占据东郡北部,黄河两岸之地。再兵出东平国、北国、鲁国三地,拿下后,便可与青州本部南北夹击泰山郡,应劭绝不是其对手。

待拿下泰山,便可用老办法,东向挤压曹纯的活动空间,如当时击败田楷般,把曹纯挤到东海之地去。其时,居于高处的袁谭,便可虎视整个淮北。

而在这样的计划中,北国、鲁国、泰山皆有大山覆盖,精锐的步卒踏山军便成了极为重要的力量。袁谭对此垂涎已久,借着这次高览作战不力为由,以袁绍长子的身份,拿下高览,抢过了踏山军的指挥权。

做完这些,料定小武阳城在踏山军连日的进攻下,应是强弩之末,亦不与士卒休息,便立马下令,强攻小武阳城。

攻城器械皆是现成,天空飘荡着大雨,敌军的火器效果大减,正是攻城的好时机。可当袁军接近小武阳城墙之时,袁谭才明白,为何精锐的踏山军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依然不能快速的拿下这个小城。

只因对面的装备,实在过于华丽了些。距城四百步,城头的强弩便开始发威,两百步,漫天的轻弩箭雨便覆盖而来,艰难的接近五十步,迎面而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猛火油弹。

艰难的迈过火海,登上城头,迎面而来的守卒那一水银色鱼鳞甲,彻底亮瞎了袁谭麾下众将士。

其守将更是彪悍,赤着上身,手中一根手臂粗的熟铜棍挥舞如风,当着袁军先登的众人面前,把他们的老大,一名近三百斤的胖子营将硬生生的轮飞出城墙之外,砸到地上,生死不知。

这名彪悍的守将,姓李名进,乃是济阴乘氏县人,任当地县尉,常领着县兵进剿贼寇,为人仗义疏财,在当地颇有名望。兴平元年那场大旱,当时的济阴太守吴资倒台,济阴的救灾之事几乎停滞,灾民遍地,四处疫病横生,乘氏县亦不例外。

而周济四邻,常常救助病患的李进,亦在防御措施不足的情况下,不幸的染上了时疫。还好,这位县尉命不该绝,曹子恒搜刮周边医者、药材,强行指派他们进入济阴,成功的压制住了正要冒头的时疫,李进亦在带头的华佗的医治下,保住了一条性命。

大旱过后,济阴郡被刘备接手,幸存下来的济阴百姓,便在一些乡望的提议下,由李进领头,组成了一支近百人的义从,投奔到了曹子恒的手下。而当我们的主角听说了李进的名字后,这位在原来历史上曾击败过缺粮的吕布的牛人,便顺理成章的成了小武阳城防卫力量的二把手。

远处,一直留心战局的袁谭,随着自家爱将的坠落,心亦沉了下去,正要鸣金收兵。其大军身后,突然杀出一团烈焰,那是一队千余人部队,士卒皆身穿黑袍,披漆红札甲。

为首的将领骑着枣红大马,亦是一身红黑打扮,人未至,声音已传遍了整个战场:“你家魏大爷在此,袁家大娘子还不出门迎客!”

面对如此骚包的敌军,如此挑衅的言语,怒火冲霄的袁谭直接派出新接手的踏山军迎了上去。

主将被囚,群龙无首的踏山军正是士气低落的私活,又如何是魏延统帅的青州军精锐的对手。浦一接战,便被冲得七零八落。

袁谭的中军眼见精锐踏山军不过一回合便败相毕露,都骚动起来。亦就在此时,小武阳城门洞开,本来谨守城头的守将李进,此刻瞄准战机,带着两百骑兵冲出城门。

这队骑兵一身白衣白甲,骑着白马,仿如夏日中的飞雪,直扑袁谭的中军而去,正是白马义从。

烈焰与飞雪在袁谭的中军交汇,两名主将相视了一眼,各自继续绞杀着敌军。

雨,不知何时停下,袁谭带着残军,狼狈的奔逃,却在路上遇上支援而来的刘延,倒霉的身中一箭。就在山穷水尽之际,终于等来了淳于琼的接应部队,逃得了一命。

建安三年夏末,光芒万丈,雄踞青州的年轻一辈大佬——袁谭兵败小武阳的消息传扬开来,一直徘徊在琅琊国的曹纯突然出现在北海境内,用了近半月时间,成功攻陷北海治所剧县,其后,再次挥军北上,占据了乐安国寿光等数县。同时,泰山太守应劭亦见机出兵齐国,二人合力之下,成功把青州从中切开。

消息传至发干,惹得袁谭箭疮发作,差点一命呜呼。

同年秋,随着沮授在白马面对夏侯惇的防御,久攻不下,最终粮尽而退。见势不妙的袁谭与淳于琼,亦随之撤军回到平原,再次募集军队,开始反攻曹纯驻守的剧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