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醒狮路 > 第七章:演技派?

醒狮路 第七章:演技派?

作者:文一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09 来源:笔趣阁

一弯新月划过精致的角楼,给高墙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让这深宫里显得神秘而安静。

清河郡主疾行在鹅卵石铺就的甬道,前方一个引路掌灯的小太监一边控制着灯笼里的火不至于烧了灯笼,一边还要疾行,宫中的小太监最是知道谁该惹,谁不该惹。

来到一处宫殿外,清河郡主站定,等待小太监的通传。

“这便是此次兰亭集会的题目和答复,请皇兄御览。”听到清河郡主的声音,那位头戴帝冕,身穿九龙袍的男子才从满桌子的奏折中抬起头来。

“清河啊,辛苦了。快起来吧,今日关于新马政的议题,在你看来谁写的最好?”皇帝拍拍清河郡主呈上来的策论答卷问道。

“回皇兄,柳尚书家的公子写的最是条理清晰,脉络明确,当是认真研读过新马政的结果。”清河郡主低头回答。

“嗯,柳承倒是教出个好儿子啊。”皇帝微微颔首。

“这之中,定远侯世子苏醒写了俩篇佳作,一篇行路难,一篇将进酒,都可谓传世佳作”清河郡主继续回复。

“哦?素闻苏崇那个儿子才名不小,他之前写的诗朕也看过,还不错,不过这倒是我第一次从你嘴里听到传世佳作这种话。”皇帝翻动着奏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咦?”皇帝读完不禁赞叹“好诗,但如此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不像是一个生在侯府没受过挫折的人写的啊,难道世间真有此大才?”

“陛下,苏醒此人才学出众,诗词即使不像策论一样能用与近处,但从长远看,比策论更能表现陛下的文治。”

听清河郡主这样说,皇帝陛下脸上露出了笑容,确实,再没有什么能比一个朝代留下更多的文学典籍能形象的说明一个皇帝的文治了。

皇帝心情大好“苏卿这次出征也是立下了大功,朕还在想着该如何封赏他,看来,可以在他儿子这里封赏一些。”

说着又拿起另一篇行路难,看完之后挥挥手“清河今天辛苦了,你先下去吧。”

“臣妹告退”清河郡主弓身退下。

皇帝起身渡步,想着行路难中的诗句“呵呵,倒是有大志啊,就是不知道你这大志到底是什么。”

第二日,早朝,皇帝和众臣正在讨论关于定远侯的封赏。

右承福至出列,持朝笏恭拜:“老臣以为,此次大胜定可保东境数年安稳,给我大周修养生息的时间,定远侯当居首功,定远侯原本的封邑之上再加封邑,定远侯世子近日来的俩首诗一出,也勉强当得陛下亲封。”

皇帝端坐龙椅轻轻点头:可。

苏醒迷迷糊糊的醒来,只觉得脑袋有点痛,实在是因为喝酒太多的缘故,倒不是苏醒在兰亭会没有读诗被人灌了,而是因为苏醒的行路难和后面的将进酒一出,众人再不能做出与之相提并论的诗词。

在场都是熟人,不能在诗词上争锋,只能是用酒来灌醉苏醒,以报此仇。

苏醒从床上爬下,想起了昨日深思之事,坐在桌前一边研磨,一边想着该怎么给那位便宜父亲写信。

终于,在三易其稿之后,苏醒写完了这只能称之为一段话的书信。

出门,找到谢叔,谢叔还是那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似乎确定苏醒没问题之后谢叔看见他都懒得动了。

苏醒站定,“谢叔,我这里有一封亲笔书信,希望你能在父亲回京前交到他手上,信中之事关乎苏家命运,请务必小心。”

谢叔看着面前这位小侯爷,眼神中流露出惊异。

于是苏醒把自己的猜测和盘托出,苏醒对这位老仆的信任来源于记忆中父亲对他的态度。

“小侯爷放心,老仆一定完完整整的把信交给侯爷。”谢叔接过信,把信放在怀里。

苏醒拱手“谢叔路上小心。”

“老仆去也”

一晃又是半月,这半月来,苏醒的行踪相对无聊,早上起来,练习苏家枪法。上午在家中看地志、大周记。中午去找柳宗元蹭饭,下午就在酒楼中听戏,或是在金陵城中走走。

每天都会试着进入那灰蒙蒙的空间,实在是洗筋伐髓的效果太好了,苏醒还想要试试能不能捞到别的好处。

这日,谢叔回来了,一并带回了父亲的口信,只有三个字:知道了。

谢叔告诉他,这趟一点都没有耽搁,得到了侯爷的回复就立刻往回赶了,而且大军行进事务繁多,远不如单人独骑来的快。

按照谢叔的速度,和父亲那一日行军60里的军令,苏醒大概推算出了父亲回京的日子,就在三日之后。

军队凯旋,老百姓箪食瓢饮,夹道欢迎。

这天天气很好,苏醒在藏书楼里翻看名人传记,和这个世界的诗词,感慨道:“能在一个世界上留下名字的人,写出的诗词果然不比唐诗宋词差。”

忽然听到外面的传来的欢呼声,苏醒出去一看,人群们自发队列路旁,像是在夹道欢迎。

正在苏醒准备出去看看的时候,谢叔走了过来拦住他,“是侯爷回来了,但侯爷一定是先进宫面圣,安心等会就好。”

“陛下有旨,定远侯劳苦功高,特许赞拜不名,宣,定远侯上殿觐见”尖细的声音传来。

苏崇弓身称诺,起身整理一下官服,脱掉鞋子,把手中那把仪剑交给小黄门,拾步而上。

苏崇回来的日子正是每月一次的大朝会,苏崇这次的功劳非常之大,皇帝的赏赐自然不会轻,但众大臣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种殊荣。

在大周,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是至高的荣誉,虽然看起来没什么用,只是好听,可大周立国800年,全部得到这三种荣誉的一个都没有,得到俩个的仅有一名,得到一个的,仅一掌之数,算上苏崇也才六个。

进入殿中,苏崇趋步上前大礼参拜:“臣苏崇奉命平定东境,今幸不辱命,这是此次战报请陛下御览。”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走下来,拿起苏崇手上的战报,恭谨的递给皇帝。

龙椅上皇帝接过战报,轻轻抬手“爱卿平身,此次爱卿平定东境之乱,为我大周立下了赫赫功劳,朕重重有赏。”

“全赖陛下圣德,将士用命,请陛下重赏阵亡伤残将士,另外微臣有一不情之请。”

“哦?爱卿有请?快快说来。”皇帝一愣这算是苏崇第一次向他要东西了,不过这样他反而放心。

“这次臣出战之初并不顺利,反而中了魏国的圈套,幸赖陛下保佑,将士们用命,才得以摆脱圈套,重整旗鼓,但当时微臣身边的人大多牺牲还有很多受了重伤,微臣请陛下允许臣组建府兵,将他们纳入其中。”

皇帝陛下眉头一皱,看着苏崇:“苏卿这不算要求,你作为一品君侯,本就有50人的在册府兵,你难道不知?”

“微臣还想要些许钱财和土地”苏崇说着低下了头,像是不怎么好意思。

皇帝哈哈大笑“爱卿,这有何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