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醒狮路 > 第六十四章:一波未平

醒狮路 第六十四章:一波未平

作者:文一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1:40:44 来源:笔趣阁

皇帝看向苏醒,开口了:“既然是苏卿的练兵之法,练兵人选,自然是苏卿更合适,这点不用再说,苏卿对于兵士的选择和场地有什么建议,都可以说出来。”

苏醒想了想,把心中的打算说了出来:“对于场地来说,臣想申请在城外五里处建一军营,作为训练兵士之所,还请陛下赐名。”

“好,准了,不过既然是训练兵士之所,就叫大周演武院,如何?”皇帝起了一个名字后,抬头看向众臣。

台下站着的都是人精,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掉了皇帝脸面,纷纷拱手道:陛下圣明。

苏醒悄悄的撇撇嘴接着说道。

“陛下,对于兵士,我们不可能练太多,只能是走精英路线,主要是因为太多了会影响我朝的其他事情,一个粮食就跟不上,所以微臣建议,每个边军出二百人,共计八百人,另外兵丁要年轻的,最好是二十以下的年轻人。”苏醒把心中的想法都说出来,忽然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陛下,臣还有一事。”

皇帝双手一挥,扶着把手问道:“说。”

“臣请陛下做演武院的院长,当然不必陛下教学,只是希望陛下能在开学之际,前往演武院激励兵士。”苏醒面色郑重的说道。

这就是苏醒忽然间想到的,说实话,苏醒的政治智慧并不多,定远侯也没比他强,所以俩人都没有想到这演武院必须捏在皇帝手里,若不是刚刚苏醒忽然想到,这次之后,皇帝只会更加忌惮苏家。

苏醒面色严肃,拱手说道:“来参加训练的兵士皆是我大周最精锐、最忠心的战士,请陛下亲自激励。”

“臣等附议。”左右相领着百官来了这么一句。

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马上隐藏起来:“众爱卿说的说的没错,来者都是最精锐最忠心的将士,不能让他们心寒,至于你说的院长一职,朕也接下了。”

这次是殿下众臣一起行礼:陛下圣明。

皇帝摆摆手,心情很好的样子:“平身吧。”

到这时,苏醒才松了口气,若不是自己反应快,此时怕是已经恶了皇帝。

“诸位爱卿,练兵一事的讨论就到这里,之后朕会发明旨给四方将军。”

“户部听命。”

“臣在。”福大人起身出列。

“演武院必须开建,而且要快,一应财物必须尽快到位。”

“臣领命。”

“工部听命。”

“臣在。”

“命令你部督造演武院,从实地测量,用料,到院内设计,都找苏醒商量,有了具体施工方法就呈上来,朕要看。”

“是,臣领命。”

“苏醒,你也要好好准备准备了,虽说还有时间,但朕要看到更加细化的练兵之法,就在你之前那个折子的基础上写吧。”

皇帝接二连三的命令发出。各部官员纷纷领命,苏醒当然也接下了命令,这对他来说不算难题。

早朝当然不止这么一件事,渭南的灾情虽然平复了,但这次天师道显示出来的威胁,也让朝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这已经不是苏醒第一次听到天师道这个名字了,这么一场早朝下来,也让苏醒明确的认识到了天师道是什么样的存在。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皇帝似有些疲累,但还是强打精神问道:“众卿家还有何时启奏吗?”

一段时间,都无人说话。

“那就退朝。”皇帝大袖一挥。

先行摆架而去,随着大太监的一声起驾回宫,众臣行礼,这场以阅兵为主题的早朝算是结束了,但此事真正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后宫之中,皇帝坐在御书房中:“拟旨吧。”

大太监立刻命人取来笔墨纸砚,皇帝身边的这位大太监,正是秉笔太监,俩个小太监铺开宣旨,大太监手中缓缓的研磨着。

一段时间后,皇帝开口了:“昭四地之将帅,从军中选拔二百名忠于大周的兵士,以校尉级军官为主,选一位副将带队,入京参加演武院训练,此事关系国本,本月下旬所有军士必须入京,不得延误。”

皇帝口中还在缓缓的说着,秉笔太监正在将皇帝的话落在纸上。

很快旨意写完,秉笔太监把墨迹尚未干透的圣旨反复吹过后,递给皇帝,皇帝亲自取出玉玺,加盖上去。

“此件以密信的方式发出,你马上去写一份明旨,内容不可出现具体数目,官职,调回原因。”皇帝前面那句话似乎不是在吩咐秉笔太监,这位大太监也是将那张写好的秘旨放下,就领命去写明旨,皇帝回到桌子后面坐下,看着眼前的那封要当作密信发出的信件。

屏风后走出一人,正是清河郡主。

“臣妹领命,不知陛下对于天府那边的情况有何吩咐。”清河郡主拿过信件并没有退下,而是再问了一句。

“天府有吕将军坐镇边塞,朕本是不担心的,可这天师道这次给朕的感觉坏极了,影子怎么样?”皇帝皱着眉头,似乎很是烦恼。

“影子已经在那边立下了脚,影卫发展也不错,对于刚刚去了哪里的他们来说,但还没有达到陛下对他的要求。”清河郡主一拱手,将影子的情况说出,并送上一封手书。

“当时本就是要为难他,让他长长记性,如今既然他干的不错,那就让他好好的磨练。”皇帝看完手上的手术,已经大抵明白了影子目前的情况。

俩人说话的时间,秉笔太监已经写完了明发的圣旨,拿来给皇帝过目,无误后皇帝加盖了玉玺,吩咐太监赶紧发出,也摆手让清河退下。

秉笔太监领命而去。

皇帝一抬头发现清河郡主还没有走,“清河,还有事吗?”

“陛下,臣发现一桩大事,关系到朝廷重臣,不敢轻易继续查下去,请陛下过目。”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本奏折,抵了出去,自然有旁的小太监过来捧起,奉上。

皇帝面色疑惑的拿过小太监手上的折子,只是打开看了一眼,就拍在桌子上:“养不熟的白眼狼。”

“陛下息怒,此事臣妹并无证据,只是牵涉太大,所以把我的猜测写下,给陛下过目。”皇帝震怒,清河郡主自然赶紧跪地回话。

皇帝起身,渡了俩步:“给朕查,不管牵涉到谁,查!”

“是,臣妹领命,请陛下放心。”清河郡主知道,又一场风波要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