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西晋送馒头 > 第174章不要脸

我在西晋送馒头 第174章不要脸

作者:一大只咸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14 来源:笔趣阁

女人嫌弃的看着两个士兵:“真是,恶心死了,几百年没有漱口了。”

女人迅速扭头,用嘴扯开一旁女人嘴里的破布……

…………

若罗拔能带着人把县城又搜索了一遍,还是一个活的人都没有找到。

“奇怪了,白白少了几万人,这些人总不能都插着翅膀跑了吧,天上也没有看到有人飞着,到底去哪里了,都不见人影。”

若罗拔能看着附近空荡荡的街道,眉头都皱成了川字,手里揉的胡须搓成一团,头发都快气得竖起来了。

若罗拔能身后的士兵,一个个都战战赫赫的,生怕哪里会惹到若罗拔能,他一个不高兴就下令把自己砍了。

若罗拔能余光看着自己手下的兵这副样子,用力搓了搓下巴上的胡须,更气了。

觉得来到这凉州的地盘,他们就变怂了,都不像是勇士了。

下令让手下继续打扫战场,收集值钱的东西后,若罗拔能就带着亲卫队继续在街上游荡,鸡蛋里挑骨头,不时的揍人或者是骂人。

若罗拔能直接成了一个行走的火药桶,不到半个时辰,亲卫队的29个人通通被若罗拔能一一骂了个遍,有几个人甚至被打了一顿。

河西鲜卑人崇尚武力,谁厉害,谁就是勇士,谁就是老大,就听谁的。

而若罗拔能除了身份高贵,是鲜卑贵族以外,武力值也特别厉害害,打遍全军无敌手。

因此亲卫队的人被打被骂了,不但不怨若罗拔能,反而还都费尽心思想让若罗拔能平静下来,因为生气对身体不好,久气郁结于心会与寿命有碍。

看到前方关押女人的院子,亲卫队的领头人眼神一亮,立马凑近若罗拔能:

“大将军,您一路快马加鞭带着我们来这里,实在是辛苦了,前面就是关押这个县女人的院子。”

“有不少女人模样不错,身段也不错,其中还有青楼的妓女,听说她们技术都特别的好,能让人欲仙欲死。

正巧这会儿没事了,不如大将军进去检验一下她们身体如何,是不是如传说的一样,看看有没有我们草原女儿那么强壮。”

若罗拔能抬头看着前方的院子,想到了粉蝶那张白白嫩嫩的脸。

这里很多女人脸蛋也差不多,都是白白嫩嫩的,若罗拔能大步往院子走去,“走吧,都去吧!”

若罗拔能一行人来到院子门口,看着院子大门紧闭,亲卫队的人正要上前敲门,若罗拔能直接让他们让开,一脚踢在门上。

“哐当”一声巨响。

大门直接被若罗拔能踢塌了。

若罗拔能带头走进院子里,整个院子空荡荡的,并且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没有。

“女人呢?”

“女人在哪里?”

“几千个女人,你们不可能把她们分别关押在房间里了吧?”

若罗拔能扫了一眼院子四周的房间,所有房间大门都是敞开的,一眼就能看到里面根本就没有人。

亲卫队的领头人环顾四周后,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一个一米九几几的汉子瞬间像是一个小媳妇儿一样抖着手道:

“大将军,卑职就是把所有女人都关押在这个院子里的,并且还派了两个人守着这里。”

“关押在这院子里的?”若罗拔能又看了看院子,又看了看院子四周的墙壁,院墙有三四米高,上面光秃秃的不说,也没有有人上去过的痕迹。

若罗拔能带着人搜查了整个院子,一个角落都没有放过,但是就是没有看到女人的影子。

若罗拔能气得抽出腰间的弯刀,一下削断了院子里碗口大的一棵树,厉声吩咐:

“给我掘地三尺,一定要把那群女人给我找出来,他奶奶的,又没有鬼,又没有人看到过这院子有女人出去,到底跑哪里去了?”

亲卫队领头的人满眼崇拜的看着若罗拔能,试探的问:“大将军,掘地三尺是什么意思?”

“就是挖地三尺,从这里给我挖下去三尺的意思,真是没用,这个意思都不懂,快去找人来办。”

若罗拔能嫌弃的看了眼亲卫队的领头人,亲卫队的领头人立马走出院子。

片刻后回来,身后就带着五六十个手里拿着铁锹,锄头,各种掘地工具的士兵。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开始掘地,其中还有人拿着尺子量,只挖三尺深,不深一公分,也不浅一公分。

若罗拔能看着这个场面,特别是看到有人拿着尺子量挖的深度,直接气得鼻孔冒烟了!心里疯狂吐槽:

都是傻子,傻子,掘地三尺,掘地三尺,三尺只是个大概意思,又不是真的要挖三尺深。

这些人脑子不知道怎么长的。

况且刚才若罗拔能说掘地三尺时,只是突然想到了这个成语,想要装一下逼才说的。

因为亲卫队的人,包括若罗拔能手下全部的士兵,全都没有上过学,甚至字都不认识。

最近上百年,草原也是各种天灾**不断,还伴随着各种流行性疫病,牛羊骆驼,包括人所在的动物,时常一死就是一大片。

并且有时候连几个月一滴雨都没有,河里直接干枯了,草原上也长不出草,不少牛羊直接被饿死,时常还有沙尘暴席卷而来。

又或者是接连几个月每日都是暴雨,草原上随处可见都是湖泊,水分太过充足,草原上的草也依旧长不出来,不少牛羊,人直接被淹死或者是饿死。

人都忙着想要生存下来,平民能够活下来就很不错了,识字那些,完全是属于若罗拔能这种贵族人做的事情。

人对自己未知的领域总是充满了想象力,这些人因此也是特别的崇拜识字有文化的人,更别说这个人还是最厉害的勇士。

每当若罗拔能一说文绉绉的话,众人都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

若罗拔能气呼呼的看着众人挖地,又是自己下的令,如今碍于面子,也不能拆自己的台让他们停止。

为了撒气,若罗拔能直接拿着弯刀砍院子四周的树,把树当成了张轨,“砍死你,砍死你!”

“张轨,你是活不过今晚了,你一死,凉州就是我的了,洛阳也会是我的,整个天下都会是我的。”

院墙里,有几双眼睛透过几根头发丝大的缝隙看着院中的人忙碌,眼里全是嘲讽和仇恨。

…………

傍晚时分,张轨带着人来到一个狭窄的山谷前。

山谷高大约两千米,两边山上都长着茂盛绿油油的树木,中间只有十几米宽。

在山谷口放眼望去,整个山谷就像是一个深渊一样。

由于山过于的高了,两山之间的距离又过于的窄,直接把地面的光线全挡住了。

此时明明太阳都还挂在天边,往山谷里看去,却实黑压压的一片。

“大人,现在怎么办?继续赶路吗?”

“如果要继续赶路,走进山谷里了怕是要点些火把才行。”

张轨身边副将看着前面的山谷询问张轨。

张轨一抬手,“别急,都停下。”

张轨话音一落,负责通信的士兵立马手举起来,往后面比手势。

片刻时间,大军全部就停了下来。

张轨则拿着地图研究,看着地图上的这个位置,“一线天。”

“这名字倒是和实际样子挺符合的。”

“全长五公里,昼如黑夜,伸手不见五指,且毒蛇,蜈蚣等各种剧毒之物众多……”

张轨看完了关于这一线天的所有介绍,啧啧称奇:“没想到这凉州还有如此地方。”

“大人,咱们是连夜赶路,还是找个地方安营扎寨?”

张轨看了眼问话的将军,抬头打量了一下前方的一线天:

“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吧,明日在过一线天赶路,这山谷里据说毒物众多,又十分湿润,晚上赶路太不安全了,要是再有人埋伏,那完了。”

“是,大人。”

张轨发话了,所有士兵立马翻身下马,就地安营扎寨。

有的士兵扎帐篷,炊事班的士兵则捡柴火,烧开水,煮馒头粥…………

夜幕刚刚降临,一线天山谷口就升起了数堆熊熊大火。

张轨带着士兵们,左手拿着热气腾腾白花花的白面馒头,右手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馒头粥。

馒头粥上面还撒着一些咸菜,凉拌香菇,泡黄瓜,泡木耳等各种东西,不少香菇里甚至还混合了肥瘦相间的猪肉,牛肉,羊肉,猪肉,只要是能吃的肉,基本上都有。

整个山谷口香气四溢。

所有士兵都吃得腮帮子鼓的,一脸满足。

张轨也吃的腮帮子鼓鼓的,有些惊奇的看着碗里的香菇:“张宾那小子还真没有说谎,这玩意儿吃起来还真香。”

“当初只是碍于面子和他购买了一批这个玩意儿,没想到味道是真的好。”

张轨身边原本正在狼吞虎咽的副将闻言,口齿不清的附和:

“大人,这东西确实香,看起来不咋滴,好丑,还像屎一样黑不溜秋的,没想到味道会这么好。”

一旁另外一个将军立马给了这人一肘子:“在吃饭呢,说什么屎不屎的,太恶心了。”

“我的错,我的错!我就是个粗人,大人请见谅啊!”说屎的这人立马不说话了,埋头继续能吞虎咽,像是八百年没有吃过饭了一样,和当初第一次吃到白面馒头一样激动。

张轨呵呵一笑,“没事儿,想当年带兵打仗啊!什么环境下没吃过饭呀!屎而已,正常的。”

张轨喝了一口馒头,细细咀嚼了一下馒头粥里的香菇和肉,感叹:

“这东西太好吃了,比皇宫御厨做出来的东西还好吃,也不知道怎么做的。”

“并州可真好啊,有那么多温室大棚,据说每天都有各种新鲜吃的玩意儿从温室大棚里生产出来,不知道那里的百姓是不是日日都吃这个。”

“日日都吃啊,那也太幸福了吧。”

张轨附近的一个将军眼里露着羡慕,眼睛一转,讨好的看着张轨,“大人,这温室大棚这么好,搞出来的东西这么好吃,要不您也派人去并州取取经,在咱们凉州也搞些温室大棚呗!到时候我们不止有新鲜蔬菜吃,还能时常吃到这个,买的话好贵啊!几惯钱也不能买几袋。”

张轨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这主意不错。”

想到张宾上次来时,带来的新鲜的什么番茄,窝卷,红油菜,小白菜等新鲜蔬菜的味道,张轨舔了舔嘴唇,要是能日日吃它们,那日子就美了。

张宾带来的蔬菜全部都是张轨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张轨暗搓搓决定,还得向张宾买些蔬菜种子才行。

要是蔬菜种植成功了,还可以组建蔬菜售卖队伍,去和凉州附近草原上的人换牛羊肉……

张轨是个行动派,吃饱后就立马让人拿纸笔来,给如今的并州刺史张宾写亲笔信,讨教温室大棚的事情。

信写好就放飞了鸽子,给远在并州的张宾送去。

咸菜木耳等东西,全部都是从并州的张宾手里买来的货。

从今年的二月份开始,并州就在往全国各地销售各种下馒头,下饭的菜。

各种蔬菜,肉类,全部都是用特殊制造出来的油纸或者是罐子包装的,保质期半年或者一年,只要撕开就能够吃,方便快捷。

而制作方式则是以宋丁云给的秘方制作的,原材料是大棚里种出来的各种新鲜反季节蔬菜。

张宾不止在政治军事上有才能,经商也是一把好手,为了钱,还特别能放下面子。

宋丁云曾经暗示他,希望他能把并州搞成一个国库的中心力量,然后有他想要的东西奖励他。

半年时间,张宾就把并州大棚生产的各种咸菜,新鲜蔬菜,水果等东西卖到了全国各地。

同时还从各地收购各种土特产,向宋丁云讨要方子和调料,加工方法,自己生产加工工具,然后二次售卖。

全国各地集市上就出现了不少带有并州二字的吃的,用的,穿的,如:并州手撕牛肉,并州椒盐花生,并州麻花,并州天麻,并州阿胶,并州……

张宾还从四月份开始就远程遥控并州的一切,亲自出马,带着各种产品前往个个州。

发挥他的忽悠能力,口才,向各州刺史售卖并州的产品。

包括张轨在内的各地官员,虽然心里都很看不起张宾一个个堂堂的朝廷命官,居然不要脸面的亲自到各地当商人售卖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