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二百零六章 袁方的解释(四)

明末小进士 第二百零六章 袁方的解释(四)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3:42:28 来源:笔趣阁

袁方道:“杨涟弹劾魏忠贤的第十九条罪状是朝夕令改,他在折子上说,给事中魏大中遵旨上任,忽然传旨责问他。等到魏大中回报,官府又接连上疏弹劾他,又再次亵渎了皇帝的圣旨。且不说将言官玩弄于股掌之间,堂堂天子的圣旨,魏忠贤也敢朝令夕改。”

“你又怎么看?”孙承宗盯着袁方问。

袁方答道:“恩师,处罚一个有罪之人与朝令夕改是没有关联的,魏大中因为牵涉到‘封疆案’而被捕,这跟他有没有刚刚升官毫无关系。我们不能说因为皇上刚刚提拔了他,就不能下旨诘责了,有罪行被揭露出来也不能责罚了,恩师,您说大明律法里面有这一条吗?”

孙承宗道:“这个魏大中该抓。下一条。”

袁方道:“朝廷设立东厂,原是用来缉拿奸人。自从魏忠贤掌管东厂,每天都用它来发泄私人仇恨,危及陷害忠良。放纵他的养子傅应星、陈居恭、傅继教等人,设置陷阱告发忠良。如有一言不合,立即招致罪罚,其阵势是一定要制造同文馆那样的大案才肯罢手,是大罪之二十。”

孙承宗问:“袁方你怎么看?”

袁方道:“杨涟为了罗列魏忠贤的罪状,不顾朝廷的基本法度。东厂的行动本来就由东厂太监直接向皇帝汇报,不归内阁管。杨涟竟然说逮捕汪文言‘不从阁票,不令阁知’是魏忠贤的大罪,凭什么来定罪?要是东厂按照内阁的意愿去抓人,或者抓什么人之前要知会内阁,那么设立东厂有何意义?”

孙承宗作为内阁成员当然知道东厂存在的作用,经袁方这么一解释,他也认为魏忠贤无罪。

“杨涟在下一条又给魏忠贤定了什么罪?”孙承宗问。

袁方道:“杨涟说,边疆警报没有解除,朝廷内外戒严,东厂缉查什么事情?先前奸细韩宗功潜入长安,实际的后台主子是魏忠贤,事情暴露才离开。假使上天庇佑他,韩宗功的阴谋得逞,不知道皇上先祖的九庙将安置在何地,是大罪之二十一。”

“你又怎么看?”

袁方道:“这条如果是真的,那当然是私通鞑子的大罪。恩师我们可以反过来推断,魏忠贤为什么要私通鞑子,他吃饱了撑的吗?”

孙承宗道:“这条不合常理,下一条。”

袁方道:“杨涟说,祖宗的制度,不养内兵,原是有深意的。魏忠贤与奸相沈翭创立内操兵制,窝藏犯法作乱的人,怎么知道就没有大盗、刺客隐藏在里面为敌国刺探军情的呢。一旦宫城近旁发生事变,真叫人担心啊,是大罪之二十二。”

孙承宗道:“袁方你也操练过太监,你对这条怎么看?”

袁方答道:“恩师,在皇宫里面操练净军是一件大事,皇上还亲自检阅过内操,而且皇上还当着学生的面要求学生严格操练太监们,所以说魏忠贤操练内操皇上是支持的。内操在万历时候就实行过,武宗皇帝也实行过,这都是有先例的。魏忠贤奉旨操练宫净军完全无罪。”

孙承宗道:“操练净军是皇上的旨意,当初皇上要选一位总教头,是我向皇上推荐了你。下一条。”

袁方道:“魏忠贤到涿州进香,一路上前呼后拥,声势浩大,飞扬的尘土迷失了道路,一般人还以为是皇帝大驾光临。等到他返回时,改乘四马大车,用羽毛装饰仪仗旗帜,用青蓝色装饰车盖,两旁夹道护送,层层保卫,俨然是皇帝乘车的模样。一路上进入幕中策划计谋,在马前马后献计的,实在不乏其人。魏忠贤此时自我感觉是什么人啊?!这是大罪之二十三。”

孙承宗道:“这个魏忠贤,是不是太目中无人了!”

袁方道:“魏忠贤去涿州进香摆出如此的排场,也只是摆摆威风而已,这与地方官拍他的马屁也有关系,沿途官员的接待过分隆重了,当年张居正坐三十二个人抬的大轿子回乡不也是如此吗?衣锦还乡摆阔气而已,这应该算是一条罪吧!我记得,去年钱谦益回乡,也是如此的排场,杨涟为何不提呀?”

孙承宗再次皱眉,道:“这一条就算了,要说这一条也算罪的话,朝中很多大员都要获罪。下一条。”

袁方道:“这是最后一条了,“杨涟说,宠爱达到顶点就会骄傲,受恩惠太多就会成怨恨。听说今年春天魏忠贤在皇上的车前跑马,陛下射死了他的马,饶恕他不死。魏忠贤自己不承认罪行,反而态度傲慢,回去后还满腹牢骚,时刻提防,耿耿于怀。自古以来的乱臣贼子,若有一念之差不处置他们,就会造成不可收拾的结果,怎能把凶狠的敌人一直养在自己身边呢!就是一寸一寸地割魏忠贤的肉,也不足以抵消他的罪孽,为大罪之二十四。”

孙承宗又问:“袁方你怎么看?”

袁方道:“恩师,这完全是造谣中伤呀!这个杨涟又拿‘听说’来说事,这最后一条根本就没依据,是他拿来凑数的。”

“何以见得?”

袁方解释道:“如果皇上都发怒到要亲手射杀魏忠贤骑的马了,怎么可能还继续重用他来管理东厂、组织内操呢?此事显然是无稽之谈。”

“完了?”孙承宗问。

“完了。”

孙承宗道:“这么说来这份折子皇上看了也不会相信魏忠贤是个罪人。”

袁方道:“从这份折子上,我们能充分看清杨涟这个人的面目。第一,他认为东林党人以及他们推荐的人都是贤臣,魏忠贤打压东林党、不准东林党升官,就是大罪;第二,他认为道听途说的事情也能够定罪,他认为魏忠贤干了很多坏事,具体情况不清楚,也没有证据、没有证人,但这都是大罪;第四,杨涟认为魏忠贤这样发展下去,他一定会祸国殃民、弑君造反,应该趁早把他杀了。”

“说完了?”

“说完了!”

孙承宗道:“这样的折子就是一张废纸!”

袁方问:“恩师,您还带不带军队进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