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二百八十八章 崇文学院开学

明末小进士 第二百八十八章 崇文学院开学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3:42:28 来源:笔趣阁

袁方回到工部,效仿郑三俊向朱由校推荐了满桂和曹文诏到南直隶来任职。

这一天,袁方跟着张拱薇来到了他家的绸缎庄,他家的绸缎庄距离麻家的——现在应该说是袁家的绸缎庄,只隔了五间铺子,两家铺面的规模差不多大,看不出两家在销售方面有何差别。

看完绸缎庄袁方又要张拱薇带自己去看看他们家的工坊,他们家的工坊远在北郊,袁方是乘坐马车去了,一路极不好走,道路坑坑洼洼。

到了工坊,袁方进去一看,里面倒是挺大,比起他自家的两个工坊加起来都要大,他是个外行,但是走了一圈后,也看出了问题。

因为他之前已经看过了麻家的工坊,初步知道工坊的大致工序,第一道程序就是缫丝,把收来的蚕茧进行抽丝,而张拱薇家的工坊里却怎么也找不到缫丝车间。

“你们的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袁方好奇地问。

张拱薇告诉袁方,他们家的蚕丝直接从乡下买进来的。

袁方大概明白了张拱薇家的绸缎为何要比麻家的贵三钱了,他们家的蚕丝是购买的,这样势必就增加了原材料的成本,加上蚕丝的运输会有损耗,蚕丝运回来之后还要进行整理和加工,这道工序袁方倒是亲眼看到的,这样,绸缎的成本势必就会增加,所以就竞争不过人家麻家。

袁方把整个工序都看完后,就请张拱薇到自己的盛宝隆大酒店用午膳。

餐桌上摆上了丰富的佳肴和美酒。

二人交杯换盏喝过一轮后,袁方就他们今后的合作意向进行了一番论述。

袁方告诉张拱薇,工坊要重新选址,他家的工坊地方虽然够大,但是环境不理想,具体的体现是交通不便,道路不畅,这样会增加成品所用的时间,无形中增加成品的成本。

选址可以在郊外,但是必须交通便利,而且距离绸缎庄不能太远。

张拱薇很赞同袁方的意见:“袁公子所言极是,那么,选址的事情就交由袁公子你全权办理。”

袁方告诉张拱薇,他会派自己的一名代理人来办理这些事情,希望张拱薇也能派一名心腹出来与自己的代理人合作,建立一个联络处,共同办理绸缎庄的有关事宜。

袁方还告诉张拱薇,绸缎庄的工坊还要扩大,并且要招募数百名熟练工匠,这样就可以提高绸缎庄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

“对。我的计划是,在新工坊动工的这段时间,先招募工人在我们两边的工坊进行培训。”

张拱薇问:“熟练的工匠为何还要培训?”

袁方答道:“在工厂工作与在小作坊工作是个完全不同概念,在工厂更要讲究合作精神和纪律性,而且还要经过岗位培训。只有这样,我们的绸缎才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抢占市场。”

张拱薇觉得袁方所说的太新奇了,他从未听说过,所以他问:”你这是要打战吗?又是讲合作,又是讲纪律,而且还要占领什么市场?“

袁方道:“没错,商场如战场。一旦我们新的工坊投入使用之后,我们的绸缎在南京还要降价出售,挤垮在南京的其他的同行。同时,我们还要把大批量了绸缎投放海外市场,我们可以在香山澳与番人进行交易,通过船运把我们的绸缎运到世界各地。“

张拱薇没有听明白,他打断袁方道:“等等,你刚才说我们还要降低价钱,这样我们还怎样赚钱呀?”

袁方解释道:“我们新的工坊开工,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我们在南京的绸缎庄虽然降低了价格,还是有盈利的空间的。为什么要降低价格呢?就是为了要垄断市场,我们降低了价格,商家们都来我们这里进货,无形中就会迫使其他绸缎庄也要降价,否则他们的绸缎就卖不出去,但是,他们要降价就必定会折本,折本的买卖谁还会去做?他们不做就必定要转行或者倒闭。你就等着看吧,到时候,南京只有我们一家绸缎庄,我们想升价就升价,想升多少就升多少,你想想这个前景,是不是财源滚滚呀?“

张拱薇茅塞顿开:“我明白了!我就是竞争不过麻家,所以生意才越来越难做的。”

袁方笑道:“你们发觉生意难做,就利用你们的官威来威胁恐吓麻家,迫使麻家关门倒闭。”

张拱薇马上否认:“没有没有!我们从来没有威胁过他们。”

袁方微微一笑,道:“这就是战场。麻家迫于你们的威胁把绸缎庄投献在了我的名下。”

张拱薇沉默了。

袁方又告诉张拱薇,为了打价格战,在南京的虽然暂时会受到一些损失,但是海外市场这一块是保证能够赚钱的,完全可以弥补在南京的损失,只要垄断了南京的市场,那才是赚钱的时间的到来。我们还可以从南京把绸缎庄扩大到大明的其他城镇,在其他城镇建立分店,挤压整个大明的绸缎市场。

张拱薇汗颜,他认为自己幸好是与袁方合作。

……

这一年,天下大旱,大明步履维艰,财政入不敷出。

朱由检再加辽饷,每亩征银三厘,使得百姓每亩负担十二厘,增加征税银一百七十余万两,累计辽饷每年七百余万两。

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对农民军剿抚并用,农民军各部流窜至山西活动,攻占了襄陵、吉州、太平、曲沃,从此起义烽火燃遍大地,李自成、张献忠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起家。

……

袁方的崇文书院在南京的南郊正式开课了。

崇文书院设立在祖堂山上,祖堂山云雾缭绕、山谷幽深,松涛竹海,风景秀丽,环境幽静。

书院门口一幅对联: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袁方把睢州的学生全都带了过来,在南京又招募了几十名学子,现在有六十多名学生,五名讲师,袁方自任书院山长,第一课就是由袁方给全书院的学生和讲师上的。

袁方给师生们的讲话,有勉励,有鼓励,更多的是展望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