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三百章 胜利返航

明末小进士 第三百章 胜利返航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3:42:28 来源:笔趣阁

袁方战前已经下令,倭寇一个不留,所以就算是倭寇不想再战,明军也没有放过他们,数千明军对几百倭寇实行了割头之战,最后,就算倭寇进行了奋力地反击,也是无济于事,逃脱不了一死的下场。

打扫战场,对未断气的倭寇进行人道补刀。

这些倭寇来侵犯大明,他们是死有余辜的。

古代打仗,胜者多半都会有所收获,至少锣鼓帐篷也会有的。但是,这一战却毫无收获,那是因为海盗的战船全被烧毁沉没,所获的只有人头,一共是六百七十二颗头颅。

三个舰队依照序列依次返航。

回到镇海,论功行赏,守备吴兴达功劳最大,获得首功,被破格提拔为参将。

吴兴达自己心里清楚,如果没有袁方作保,这个首功肯定轮不到自己。

袁方圆满地完成了剿倭的任务,他没有马上返回南京,而是回到温州。

知府窦金瀚再次盛宴为袁方接风,参将吴兴达作陪。

窦金瀚相信,袁方这次凯旋而归,肯定还会高升,他要好好地巴结巴结这位仕途光明,前途无量的高官。

酒过三巡,窦金瀚在袁方面前表起忠心来:“袁大人,你来到了温州就是回到了家,你在温州有什么事情需要办的,只要你吩咐一声,下官马上为你去办。“

袁方道:“今日本官还真有事要麻烦窦知府。”

窦金瀚忙道:“有何事袁大人尽管吩咐。”

“乐清县有个叫陈井生的,你替我查一查此人。”

“好说好说,明日下官就把此人的所有底细一点不漏地全部禀报大人。”

“明天本官就等你的好消息。”

……

第二天上午,窦金瀚带着温州通判一起来见袁方。

“袁大人,你让下官查找的人下官查到了,此人是个江洋大盗,十年前就判了监禁,就是不知何故,此人一直未有到案。”

袁方问:“判了几年?”

“十年。你看,卷宗下官都带来了。“窦金瀚讨好地把一份卷宗展开给袁方看。

袁方扫了一眼,问:“这么说,案子还未销?”

一旁的通判插了一句:“人犯未到案,这个案子是销不了的。”

袁方又问:“你们想不想破了此案?”

窦金瀚凑上前道:“想,当然想。袁大人可有线索?”

袁方道:“本官给你们提供线索,你们可有好处给本官呀?”

窦金瀚媚笑道:“有,有。袁大人要什么条件尽管说。”

袁方道:“依据律法,盗窃所得之才物必须充公。本官不会让你们有所损失的,本官只要盗贼身上的财物便可。”

窦金瀚道:“这个好说,这个好说。”

“既然你们答应了本官的条件,本官现在就带你们去抓人。”

“人在哪儿?”通判问。

“在南京。”袁方冷冷地看着窦金瀚,“这个江洋大盗在南京开了一家盐铺,学人做起了正当的买卖。本官的条件就是要他的盐铺,人你们统统带走。”

窦金瀚明白了袁方的意思,他是要空手套白狼,收人家的盐铺。所以他迎合袁方的意思说道:”下官只要抓拿案犯归案,犯人有多少钱财不是我们所管的事,再说了,一个江洋大盗他能够有多少钱财?一旦犯人归案,其身上的那点财物,温州府将作为奖资,奖给举报人。“

既然已经说定了,袁方也不打算在温州多住,当天下午便带着他的人马启程返回南京,为慎重起见,袁方把吴兴达请去了南京,吴兴达是见过陈井生的,让他去见一见陈井生,以免抓错了人。

回到南京,袁方把抓拿陈井生的事情交给张从去办。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张从先是带着吴兴达去见了陈井生,确认这个陈井生就是他村子里的那个惯偷,也就是温州府衙要抓捕的江洋大盗,袁方便让吴兴达带着温州衙门的捕快把陈井生拿下,在没收其财产的时候,把陈井生的盐铺忽略不计了。

接下来,袁方让王良逸去接管了“德旺”盐铺。

……

剿倭之战的胜利,袁方也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朝廷的奖赏。很快袁方接接到了朝廷新的任命,改袁方为南京礼部尚书。

这是平级调动,有功得不到晋升,何因?

袁方经过他的情报系统,很快就了解到了平调的原因。

话说钱谦益家占据河道的农田被袁方的人给铲平了,他怀恨在心,准备找人来修理修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袁方。

找谁呢?

找他的座师孙承宗是不行的了,因为孙承宗不但是钱谦益的座师,也是袁方的座师,而且袁方在孙承宗的眼里明显重于钱谦益的。

他想到了一个人,司礼太监曹化淳。

因为他曾经帮王安写过墓志铭,而曹化淳是王安的亲信,虽然王安已死,看在死人的面子上,曹化淳还是答应帮助他。

朱由检听说袁方在江南大搞水利工程,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呀,应该嘉奖才对。但是经不住曹化淳在一旁扇阴风点鬼火,说袁方违背圣意,擅自兴修水利,搞得民不聊生,应该有所处罚。

曹化淳道:“皇上忘记了吗?修水利扰民,这是皇上的御批,袁方却违背圣旨,他不但扰民,还侵害了百姓的利益。”

朱由检问:”如何才让袁方不在扰民呢?“

曹化淳建议道:“把他的工部尚书撤了,看他还怎么扰民。”

朱由检道:“大伴说得对,是该给他换个地方了。”

……

虽然袁方不是工部尚书了,让他改任礼部尚书,但是赞理军务和兼任河督这两条却没有变更,作为河督,他还是要继续在江南兴修水利的。

袁方现在又要换衙门了,他要从工部衙门搬去礼部衙门,好在也不远,都在一条街上。

在礼部迎接他的是礼部左侍郎孔贞运。

孔贞运是为五十六岁的老人,他是孔子的六十三代孙,为人处世十分注重礼节,袁方是他的上司,虽然他比袁方年长三十多岁,他还是亲自领了一干人等,走出礼部衙门的大门迎接袁方,以示尊重。

袁方身边跟着茅元仪、鹿善继和杜应芳三人,这三人是袁方的私人幕僚,所以袁方去哪里他们也跟着去哪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